第660章
這傢伙懂餘杭民政嗎?
這傢伙會徵收商稅嗎?
整個餘杭,都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等着看武康這名新布政使出糗。
而李天正在美滋滋的聽着系統。
【貶謫潛能,大周國運:-5000點!】
怎麼只減了五千?
李天有點失望。
沒想到自己手段使盡,調換了餘杭等幾個布政使。
居然才減少了五千點國運?
罷了罷了,這麼折騰也太累了!
李天放棄了調換各地的布政使,而武康這些新布政使乘上火車,準備出發。
武康要去餘杭,他得乘坐火車前往京港口,然後乘船南下。
餘杭布政使可是個大肥差。
但是武康收到任命後,沒有在京都逗留,直接便啓程了。
腦中想着李天叮囑的話:
“武愛卿,去了餘杭,只要大膽的幹就行了!”
“朕不在乎餘杭徵收多少賦稅!”
“朕要的是餘杭,是聽話的餘杭!”
陛下親自放話,不要求餘杭的賦稅增收。
只要求武康整頓好餘杭官場。
這下子武康反倒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沉了。
但是一想到陛下這麼看重自己,這位四十七歲的中年老者,再度煥發出力量。
他馬不停蹄的趕往餘杭,就是要給餘杭一個朗朗乾坤!
如果李天知道武康有這麼高的工作熱情,一定會後悔臨走前說的那幾句客套話。
前任布政使被貶去滇南。
現任布政使是從滇南轉任。
這個消息在餘杭很快傳開。
陛下對餘杭不滿意的消息,讓餘杭的鄉紳很惶恐!
當今的陛下,跟先皇相比,可是精明強幹!
手裏捏着消滅北莽、覆滅大越的絕世功績。
當今陛下以後的功勳,絕對是大周第一份的!
可能僅次於建國皇帝!
陛下手裏還握着一支精銳部隊的!
餘杭的儒生,想要跟從前一樣,利用輿論壓迫皇帝,那是不可能的事了。
經過陛下的清洗,現在御史臺裏再也沒有敢衝進宮內覲見的言官。
現在大周官吏充足,即便是餘杭籍貫的官員辭官,那也有大批人手可以補上。
而且現在科舉選用了心學的課程。
餘杭地區的科考數據本來就降低了。
現在各州縣還開辦公學,士子越來越多。
像前朝那樣,餘杭的讀書人佔滿科考前幾名的情況。
估計再也不會出現了。
除了經濟以外,餘杭沒什麼能威脅朝廷的。
更重要的是,雖然餘杭每年繳納的賦稅很多。
可是現在的餘杭,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
餘杭曾是大周的糧倉。
憑藉錢糧兩項,餘杭曾遏制過朝廷的喉嚨。
先皇時期,曾想過清點餘杭的糧倉。
但是朝廷的御史還沒看見賬簿,就被關在米倉裏活活燒死了。
先皇震怒,派出御史繼續肅查。
可是最後只是揪出了兩個貪墨的知縣。
事情還是不了了之。
因爲當時餘杭已經放出風聲。
若是朝廷繼續肅查,餘杭不穩,那糧食就沒法運輸到京都了。
京都和東遼一旦缺糧,大周必定動亂。
所以先皇也只好嚥下這口氣。
雖然現在餘杭的賦稅仍然很多。
可是餘杭改稻爲桑,已經不是大周的糧倉了。
現在鐵路貫通廣湖,北方也歸附。
大周還有南洋這個糧倉。
餘杭已不再是糧倉了。
賦稅雖然多,可是現在大周國庫充盈。
就算餘杭真的叛亂,大周朝廷也不會軍資緊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