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就在大周這邊蒸蒸日上時,遠處出現了新的麻煩。
井川浩三又遇到麻煩了。
隨着貿易的發展,大周在南洋進口的糧食逐漸增多。
南洋是大周糧倉,產量雖然很大。
可是也支撐不住大周、倭國和高麗三個國家的進口。
現在大周更多的地方都是耕種經濟作物。
餘杭和的桑樹,大越的茶樹、西北的棉花,這些經濟產物帶來的利益,可比糧食高好幾倍。
每次看着工坊主,帶着錢幣前來收購時,就有一些百姓把農田換成這種經濟作物的田。
久而久之,種植糧田的百姓越來越少。
大周越發依賴從南洋進口糧食。
可是在戶部的賬簿上,這一切全是欣欣向榮的。
消費需求巨大的爆發,大周的國庫飛速上漲。
棉布、茶葉的出口,也給大周帶來很多的金銀。
國庫又把那些金銀用作抵押,發行出去鈔票。
現在在貿易發達的地區,紙幣已經取代了銀元和銅幣,變成流通的貨幣。
一開始,百姓也會不信任紙幣。
可是紙幣簡直是太方便了!
只用拿幾張紙,就能買東西。
這可比帶着銀子和銅板方便多了。
對於商家而言,紙幣也是最好的選擇。
之前商家會收取大量的銅板,還得拿車拉着那些銅板去兌換。
若是遇到使銀子的客戶,還得擔心那銀子是不是真的。
然後每個商家都得準備小秤,來衡量銀子的重量。
而氾濫的假金銀,全是沒法禁絕的。
現在很多大宗交易,索性就用上了紙幣。
朝廷發行的紙幣十分精美,普通人壓根沒法仿製。
而每張紙幣,都可以在銀行裏兌換等額的金子。
當建立起來這種信任,再也沒人會用金銀了。
紙幣多方便啊!
面額固定,方便攜帶。
用紙幣交易實在是太方便了。
而對於做長途貿易的商人,使用紙幣的好處則更多了。
攜帶金銀很容易被人盯上。
現在銀行還開通了通兌的業務。
就是在某一家銀行存款後,可以跨地區把錢取出來。
這又增加了長途貿易的安全性。
大周國內的經濟繁榮,對糧食的需求也就增加了。
現在南洋的糧食,不光要供給大周人喫飯。
還有許多南洋的種植園,做起了釀酒的買賣。
釀酒,會巨大的消耗糧食。
當很多的種植園開始釀酒,終於,南洋的糧食沒那麼充足了。
不過大周的商人,依然能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到糧食。
南洋都護府下令,開始組織屯墾,並且嚴禁對大周的糧食漲價。
但是倭國和高麗就沒那麼幸運了。
他們進口的糧食價格飛漲!
現在高麗和倭國,主要出口的全是本地的精品大米。
高麗和倭國都比較寒冷,這裏種出的大米,會比南方的更飽滿緊實。
可是倭國和高麗的大米,一年只有一次收成。
大米價格當然是遠高於南洋的。
而倭國就是憑藉這個差額,勉強維繫着倭國財政。
從南洋進口糧食,給本國的百姓喫。
把口味更好的本國大米,賣給大周的達官貴人。
井川浩三儘管不甘心,可是倭國好歹可以賺到一些收入。
但是這次南洋的糧價上漲,徹底引發了倭國的恐慌。
如果南洋的糧價增高,那倭國的錢就得搭進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