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即便唐延對馬學沒有研究,也能判斷這是一匹好馬。
甚至在北莽,都未必可以見到這麼好的馬。
“出訪大周的使臣在回到土耳斯後告訴我,你們那裏的馬匹大多數很矮。”
“我想大周皇帝對這種戰馬,也很感興趣吧?”
戰馬,一直是大周人熱衷的東西。
在歷史上,王朝興衰幾乎跟戰馬捆綁在一塊。
唐朝戰馬充足,所以無比強盛。
而比唐朝更加富饒的宋朝,卻因爲戰馬缺少而在對外戰爭裏屢戰屢敗。
恐怕這世上,沒有人再比大周明白戰馬稀缺的痛了。
聽到敖彼得皇帝幾乎直白的表示自己想拿戰馬來進行交易。
唐延問道:“請問皇帝,您想用戰馬在大周換取什麼呢?”
他知道,土耳斯帝國的技術和體量,對比大周或許存在差距,可絕非北莽那種沒見識的蠻夷。
加上從土耳斯帝國到大周的路程遙遠,普通商人壓根做不了兩個大國的生意。
因此,大周不可能像當時給北莽輸出銷魂散和烈酒一樣,拿那些東西糊弄土耳斯人,在他們這換取戰馬。
果然,只聽土耳斯皇帝說道:“身爲帝國的統治者,都懷有實現雄途偉業的野心。”
“大周的陛下是這樣,本皇也是如此。”
“所以本皇希望有生之年,西擴帝國,在匈奧帝國的領土上打敗地奧利人,像當初攻克這座城市一般攻佔納也維。”
“匈奧帝國一盤散沙,地奧利人不足爲懼。”
“可在西洋,卻有個讓本皇西征感到爲難的威脅。”
“那個國家擁有一支強悍的騎兵,被稱作天主之矛。”
“他們若是加入到帝國對抗的戰事裏來,我們極有可能折戟納也維。”
“我想大使也聽聞過那個國家的名字,叫做波利聯邦!”
國家大事,唯祭與戎。
聽到土耳斯帝國像西征匈奧帝國,唐延心裏一驚。
在西洋航行的時候,唐延曾拜訪過許多學者,當然聽說過奧匈帝國。
在那些學者的口裏,唐延知道。
現在的西洋,其法理體系繼承於羅馬帝國時期。
在羅馬帝國分裂爲東西羅馬以後,整個西洋就有了兩套帝國法理。
根據當地人的觀念,只有擁有這兩個法理的帝國,在西洋纔可以稱爲帝國。
當然,西洋人對於印地和裏賽斯的皇帝和法理,也會承認。
只是西洋大軍掌控兩河流域,那都是早期羅馬的事情了。
而打到印地,更是要追溯到亞麗山大帝的事情。
至於被西洋人叫做裏賽斯的大周。
唐延不覺得這些國家的軍隊可以以入侵者的身份,出現在大周本土。
因此,來自裏賽斯和印地的法理暫且不提。
大多數人看待西洋的帝國,基本還是隻討論近在咫尺的羅馬。
其中,東羅馬的國祚持續了千百年。
直到被土耳斯將其覆滅,其恢宏的歷史才結束了。
而土耳斯也因此接手了東羅馬的法理,成爲了土耳斯帝國!
儘管有許多從東羅馬逃去西洋的學者一直堅持綠蘿不是羅……
而西羅馬在被蠻族覆滅後。
帝國的法理便被法克藍帝國繼承。
後來,法克藍一分爲三。
帝國法理,也被一個叫做神聖羅馬的國家繼承了。
不過那個國家十分奇妙,其國家被幾個諸侯把持。
那些諸侯叫做帝選候,他們每人都有一張選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