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今天,他們敢在京都外進行刺殺。”
“明天,也許在京都的我們,也會發生這種事情。”
“我可不希望師未捷身先死。”
曾黎聞言,沉吸一口氣。
開口道:“葛大人,你冷靜一點。”
如果不是瞭解葛浩的性格,曾黎早就罵人了。
他看着葛浩,冷靜道:“陛下之所以這麼低調的把此事告訴我們,也是想讓我們低調處理。”
“依你看,我們應該憑藉自己的判斷去做事,還是聽從聖上的命令?”
“別忘了,咱們法家上位,憑藉的是什麼?”
聽到這話,葛浩張了張嘴,沒有說話。
他當然明白,法家爲何能達到現在的境界。
法家能有現在的成就,內在原因是他們崇尚能力和效率,厭惡官僚主義,決心跟儒家的弊端作鬥爭。
但……
也許法家的人不知道一句話,就是“自身的奮鬥也要順從歷史的進程”。
但他們也知道,個人的努力,從來不是他們可以成功的主要原因。
畢竟,若是隻要努力就可以成功。
那這世上最成功的,恐怕就是驢馬了。
所以,他們的成功更多的是外在原因。
而外在原因,就是國家擁有相對完善的法律,和穩定的政治秩序。
還有更重要的……
一個有魄力,有野心,且希望社會進步,國家強大,並在引領國家發展中意識到了儒家弊病的皇帝!
別看法家現在一路高歌。
可他們之前的成績,基本都有西廠的參與。
沒有皇帝麾下的西廠,他們想到做到如今的成就。
不能說完全不可能!
但至少得付出上百倍的努力。
因此,他們必須遵守陛下的命令,不能做出忤逆的行爲。
想通這一點後,葛浩啞口無言。
在拱火了儒法以後,李天便沒再繼續關注了。
畢竟儒法之爭的第一階段,刑部尚書趙虎全下臺,就給李天敗掉了四千整國運。
不過李天在被背刺了好幾回以後,也知道雞蛋不可以放在一個籃子裏。
他必須幾方投資,嘗試各種辦法一塊降低國運!
只是他不知道,又一輪背刺馬上來臨……
有一說一,身爲一名法家變革者,曾黎並非只知道破壞,不懂建設之人。
事實上,歷史裏大多數的法家都不是這種人。
曾黎知道,皇帝之所以賞識自己,一方面是他的確可以滿足皇權需要打破儒家所建構的世俗規則的需要。
畢竟變法之人如果是儒家的人,那再怎樣變法,皇權也始終被困在儒家做建構的牢籠裏。
而另一方面,就是這位極具野心的皇帝,覺得自己可以和齊順義外,另外三位首輔一樣,使國家富強。
來滿足皇帝雄霸世界的野心!
所以,他不能光知道攔權、鬥爭,破壞原有的規則。
他也得發展建設,儘可能消除自己引發的朝堂鬥爭導致的負面影響。
因此,他大手一揮,進行了一項大變法!
刑部的獨立!
這個獨立,是把刑部的權利,是把一個縣的斷案權。
從縣令手中收過來,交給刑名官。
刑名官卻不用跟縣令,甚至更高級別的官員負責。
他們只需面對刑部、內閣跟皇帝而已。
同時,任免刑名官的權力,也從吏部轉移到了刑部!
這項變法一經推出,直接被衆官員反對。
特別是吏部。
畢竟這項變法,在強化了刑部全力的同時,還大大削弱了吏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