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以如今的記賬跟查賬水平。
曾黎知道,他們想對以前的賬單無中生有的找茬,也是可以做到的。
畢竟以前的記賬方式,在如今看來,有太多的漏洞了。
這也就使得,在現在的大周,稅務督查想查誰,理論上就可以查誰。
唯一可以制約稅務督查的,也就是亂抓人、查人後會不會被打擊報復了。
如果是西廠和皇帝的人被抓。
那就別說對等的政治報復,抄你家都沒問題。
當然,稅務督查也不敢把賬查到皇室和西廠頭上的。
可法家呢?
雖然他們能給法家大臣挑毛病,然後派刑部的人去逮捕他們。
可如果矛盾激化到白熱化程度。
儒家殺紅了眼,拿稅務督查同他們同歸於盡。
在曾黎看來,這是十分需要忌憚的可能。
畢竟儒家人多,曾黎之前曾做過一項調查。
他發現,現在的大周,認字率正好處在百分之一左右。
而這些認字的人,基本都是信奉儒家。
這也意味着,現在的儒家有百萬之多!
即便百裏挑一的提拔人才爲官。
儒家也可以拿出一萬人,跟法家對線。
而法家……
他們現在的人數,尚未破百呢!
即便十個儒家大臣換一個法家大臣,他們也換不起。
對於戶部增加官職、攬權的行爲。
曾黎知道自己不可以用清掃戶部冗官來處理。
畢竟這太簡單了。
簡單到即便法家接手了戶部,一道命令下發也可以做到。
如此簡單,也就代表着法家在計算他們佔領戶部所需的人手時,是按不破壞戶部的辦事效率的前提下,最高限度精簡人手來測算的。
洪秋澤可能也明白這點。
所以他在攬權的過程裏,增加的官職基本也是必要的,沒法裁撤的。
該如何是好呢?
突然,曾黎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名詞。
大周商業發展委員會!
這是一名家中正好從事工商業的法家大臣提出的概念。
曾黎的法家,和從前的法家不同。
在見識過工商業給大周帶來的利益後,他們並不排斥和商賈合作。
甚至於,比起那些憑土地收租過活的儒家地主,他們反倒對工商業主更和善!
所以,那名法家大臣也沒有避諱,直接提出了這個促進經濟發展的理念。
也就是“大周商業發展委員會”!
這個委員會,會吸收一部分商賈以類似顧問的形式,進入朝廷。
來幫助大周發展工商業。
此時,這個概念啓發了曾黎。
因爲理論上,吸納這部分商賈進入朝廷,在性質上看屬於吏。
這些吏的存在,可以一定程度削減官的負擔。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意味着可以減少官的數量了。
很快,曾黎便有了一套非常完善的計劃。
只聽他開口道。
“陛下,現在的戶部,增加了許多人手,可這些人手卻不是冗員,而是非常必要的崗位。”
“微臣曾看過洪尚書的變法議案,發現這些崗位非常依賴在職官員的經驗。”
“因此,一旦任上的官員調任去別的地方,亦或告老還鄉,在一定時間裏都會對戶部的工作效率形成打擊。”
“所以,微臣希望把這些職業……”
“由官改吏!”
把戶部的一些需要經驗和專業技術的職位改成吏。
就意味着,一旦法家佔據戶部。
他們可以把一些沒有通過科考得到官職的專業人士補到這些位置上,維繫戶部的運作。
這將大幅度減少法家佔據戶部所需的官員數量!
把事務官和政務官分開嗎?
李天心想。
曾黎的變法,在李天看來其實很先進,很現代化了。
他當然明白,曾黎這樣做只是在精簡戶部的官員人口數量。
但是從長遠來看,也的確有利於國家的發展。
理由非常充分,只要不是曾黎這邊負責實行,洪秋澤是不會警覺地。
於是他說道:“朕覺得曾愛卿的建議很不錯,變法的相關方案你定出來一個章程。”
“朕之後,會在殿前會議上提出。”
“此事,切不可讓戶部那裏的人知道。”
“記住了嗎?”
“微臣謹記在心。”
聽到李天的提醒,曾黎也露出意味深長的微笑。
曾黎頓了下,突然說道:“戶部的變法如果效果明顯,的確可以提高部門的工作效率。”
“或許陛下可以把他們作爲典型,把這項政策推行到別的地方。”
“可以!”
推行事務官和政務官分離,組建先進的公務員系統。
對於封建官僚體系而言,絕對是一個效率提高的變法。
但一旦推行,就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