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畢竟,他雖然知道大周的強大,可對這個帝國並沒有像李天那般絕對自信。
但是權衡利弊之後。
本伊默罕還是先問道:“外臣想先了解一下大周陛下對和平條約有什麼想法?”
他的目的很簡單。
在答應李天這個要求以前,他必須確認大周和土耳斯帝國對西洋的利益訴求並不衝突。
畢竟萬一大周皇帝希望西洋某國割讓某塊地,而敖彼得皇帝也勢在必得的話。
那這項合作壓根無法達成。
只有雙方的需求並不衝突,達成共識。
他們纔可以共進退。
李天聞言,明白了本伊默罕的意思。
他露出一抹危險的微笑。
用滿是算計的口氣說道:“大周和西洋相隔萬里,因此朕和敖彼得不同,對對方的土地毫無興趣。”
“與之對應的,朕希望大周在西洋的商貿利益得到保障。”
頓了下,他接着組織語言,並伸出了右手。
豎起食指,繼續說道:“在戰爭過後,大周的遠征軍不適宜留在土耳斯帝國境內。”
“可大周遠征軍遠渡西洋,跑去打了一仗就回來,實在太虧了。”
“因此,朕希望首先得到西洋諸國的駐軍許可,特別是駐紮在鐵路沿線,守護鐵路的許可。”
聽到這話,本伊默罕覺得沒什麼問題。
有大周駐軍的掣肘,西洋各國的軍事實力必然會在戰後削弱。
這對土耳斯帝國而言也是好事。
他相信,只要土耳斯帝國和大周之間保持友好的同盟關係。
有這些駐軍。
以後土耳斯帝國要是想發起第二次戰爭,一定更加輕鬆。
於是,他答應了李天皇帝這個聽着對西洋人很不友好的條件。
但是事實上,大周在西洋的駐軍究竟會幫助土耳斯帝國,配合他們發起第二次戰爭。
還是以保護傘的身份讓西洋免受土耳斯帝國的侵襲。
或者是以家長、憲兵以及仲裁者的身份,干涉西洋諸國的關係甚至於干涉其內政。
乃至於,讓大周皇帝擁有統聯匈奧帝國,一人戴兩頂王冠的機會。
這些全取決於大周和土耳斯帝國,大周和西洋,甚至於西洋諸國之間的關係。
這其中的可運作機會,遠比本伊默罕想象中大得多。
可最關鍵的是,現在的西洋距離大周簡直太遠了。
從長遠來看,駐軍的好處無疑是巨大的。
可是從短期來看,這樣做卻會極大的消耗大周的物力人力。
因此降低大周的國運。
這也符合李天本人的利益。
可以說,在此事上,大家的未來都很光明。
在第一個條件達成共識後,李天又馬不停蹄地說出第二個條件。
他開口道:“這世上,有戰爭,就一定有賠款。”
“我們若是打贏了西洋各國,那一定能索要到大批的賠款。”
“這是毋庸置疑的。”
聽到賠款,本伊默罕眸光閃爍。
他知道,對於敖彼得皇帝而言,遠征西洋的軍事和政治意義遠大於經濟。
還記得當初土耳斯二世皇帝在君坦堡對將於們許諾的“你們可以得到君坦堡內的一切,而我只要這個城市本身。”
敖彼得皇帝的心態,就像他的先祖一般。
在攻伐西洋的問題上,經濟的問題好說。
深知敖彼得皇帝在這方面非常大方的本伊默罕立馬說道:“放心大周陛下,我們土耳斯帝國一定會給大周爭取到最大的戰爭賠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