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他問道:“你覺得朕會在乎嗎?”
也是……
聽到李天重複反問,趙虎全瞭然。
穩定,對於別的皇帝而言那是可遇不可求。
但對面前的這位皇帝而言,穩定卻並非什麼必需品。
趙虎全甚至懷疑。
以面前這位皇帝的能力,即便放在軍閥割據、羣雄四起的年代。
他也可以憑藉自身的能力,一步步打下來江山社稷。
這麼強勢的皇帝,你和他講規則,他只會和你講武力。
想到這兒,趙虎全輕嘆一聲。
開口道:“陛下如果只是需要變革,那爲什麼不讓儒家內部改呢?”
“儒家流傳千年,不管何時,都可以順應統治者的需求。”
“臣敢說,陛下只要對外透露一點想法,一定有無數想巴結陛下的犬儒,在聖人的微言大義裏,找出作證陛下理論的依據。”
“是嗎?”李天聞言冷笑。
他問道:“趙卿覺得,只知道阿諛奉承的佞臣,會是一位好老師嗎?”
“這……”
對於李天居然把儒家比成阿諛奉承的佞臣,趙虎全有些驚愕。
這倒並非李天說的不對。
畢竟站在趙虎全的角度來說,這也是衆所皆知的事情。
只是李天不該說出來這大實話罷了。
而就在他因爲愕然而啞口的時候,李天繼續說道:“朕不是想要一個只知道迎合皇帝和朝廷的儒家。”
“而是一個可以在朕不在時,告訴那羣不肖子孫遇到問題,應該怎樣解決,可以提供有效方法的樸實思想。”
事實上,李天之所以放心皇位穩定。
並非全是因爲他的功績太過強大。
同時,也因爲他有滅勢圖錄在。
這種情況下,皇權不穩其實他是受益者。
兩相加持。
李天壓根不擔心政治冒險引起的混亂。
這種情況之下,皇帝會有怎樣的變化?
首先,他並不畏懼朝堂格局會一家獨大。
即便曾黎的法家真的將儒家臣子趕出朝堂,李天也不會有什麼威脅。
相反。
因爲法家對皇權普遍的服從。
比起稀爛的儒家,李天其實更可以貫徹某些作死的政策。
而不用擔心手下的人自作聰明,來背刺自己。
與此同時。
李天在不懼冒險的情況下。
還可以解鎖很多尋常皇帝不敢實行的操作。
誣陷趙虎全,就是其中一個操作。
但最關鍵,對社會影響最大的一點。
是李天對主流學派思想的要求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
在從前,不光儒家,所有協助皇帝統治國家的學派。
在皇帝那裏的首要作用,就是讓他們提供維繫自己統治的法理思想。
其次,便是要求他們協助自己,維持百姓的思想穩定。
讓老百姓不敢輕易造反。
最後,則是給自己的後代奉上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案。
皇帝能夠告訴自己的後代。
只要學習自己,跟主流學派配合。
他們也能像自己一樣,維持帝國的長治久安。
但現在,李天的出現卻改變了整個遊戲規則。
他不用儒家給自己提供治理法理。
畢竟比起什麼順應天意,以孝治天下。
在唯物世界裏,那全是屁話!
那些花裏胡哨的言論,都比不過把整個社會從封建時期帶到近代所帶來的紅利來得實在。
李天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還帶來了穩定。
蛋糕變大,經濟在提高,犯罪率當然就會減少,社會當然會比從前穩定。
而別有用心之人,也只有偃旗息鼓。
至此李天對主流學派只有一個要求——讓大周在離開他這位千古一帝后,也可以保持發展。
而這種發展,還並不是要首先考慮穩定的!
這種需求的改變,纔是真正顛覆朝堂規則的地方。
想通這點後,趙虎全長嘆一聲。
身爲前刑部尚書,他十分精通大周的法律法理。
觸類旁通下,他當然也對儒家思想的瞭解比普通人深。
他明白,儒家在順應統治者的需求,被動進行變革方面,有着讓人震驚的天賦。
可是在主動迎合變革上……
儒家在統治中原的上千年裏,除了文景之治和漢武帝時期是主動選擇的大復仇思想以外。
儒家幾乎沒有成爲過某次變革的源動力過。
也許促進社會發展的存在,也信奉儒家。
可他們能夠促進社會發展,卻並非因爲信奉儒家。
亦或說,自漢武帝之後,那些促進社會變革的人,即便不信奉儒家,也可以促進社會往前發展……
不過即使到了這個地步。
趙虎全仍然心有不甘。
原本,他並不是儒家的經學家。
若是有人爭辯四書五經的問題,他一定會繞開走以免浪費時間。
可是,也許是因爲自己下獄,承受了無妄之災。
心有不甘下,趙虎全還是開口了。
他說道:“陛下,或許……或許此事並不是我們做不到,只是從前沒有這樣的需求。”
“臣覺得,您要是稍加引導,也許可以出現您會滿意的經學家……”
“畢竟,儒家還是有許多有益的思想的。”
“不,朕並非萬能的,朕辦不到!”
聽到這話,即使在萬民看來無所不能的李天,也直言不可能。
他說道:“你知道曾黎爲何好端端的,摒棄傳承千年的儒家不學,非要去弄什麼新法家嗎?”
“這……”
這一點,趙虎全倒是不知道。
看着面露疑惑的趙虎全,李天說出了從西廠那裏知道的,原本屬於曾黎對一衆法家官員說的話。
“曾首輔是覺得,儒家思想在上千年來,無論怎樣改變,都只是圍繞怎樣順應皇權,尸位素餐,貪贓枉法來進行改變。”
“這是一種惡行的改變。”
如果這話是曾黎親口對趙虎全說,他絕對會憤怒的指着曾黎破口大罵。
可是此時,代曾黎轉述這些言論的卻是九五之尊。
因此,趙虎全變得通情達理,反思了起來。
確實……
面對李天,趙虎全不得不承認,這千年來儒家的變化趨勢,的確如曾黎所說的一般。
這點,他無法反駁。
就在趙虎全陷入反思時。
李天繼續說道:“其實首輔出於一些侷限性,沒有將話說完。”
“事實上,之所以儒家越改越爛,究極原因,其實並不是儒家思想有問題。”
“即使朕跟首輔大人都厭惡儒家,也不得不說,大部分四書五經上的言論都是正確的。”
“就如趙卿所說的一般,很多四書五經上的思想是有益的。”
聽到這裏,趙虎全原本因爲被斥責而低沉的情緒稍稍好了一點。
他眸光閃爍。
張嘴問道:“那陛下爲何……”
但沒等他把話問完。
李天就問道:“你覺得儒家是什麼?”
“這……當然是儒學經典,四書五經……”
這個答案很簡單,趙虎全不假思索的答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