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朕在消除儒家的統治學派地位後,便會著書立說。”
“朕會讓史官公正且清楚的記錄儒家在從前千年,爲中原大地所做的貢獻,同時也記錄下來儒家的過錯。”
“而這本《儒記》,也會成爲大周以後讀書人必讀的書記之一。”
“朕會承認儒家以前的統治地位,也承認過去的一千多年,中原大地是憑藉儒家思想走到現在。”
“我們不會抹去儒家的歷史意義。”
“可朕會說明,儒家的意義只在歷史中存在,朕會和朕的子民們說,我們繼承了從前的儒家,可不一定要繼續傳承下去儒家。”
“這樣一來,儒家將在歷史跟民族層面,繼續成爲維繫大周百姓的思想紐帶。”
“可持有紐帶者,將不再是儒學家,而是皇帝,還有史學家。”
聽到這話,趙虎全徹底明悟了。
皇帝這是要徹底剝離下來儒家好的地方。
而讓儒家的運營者和糟粕,徹底去死啊!
如果趙虎全是一名經學家,他也許還會和李天繼續爭執下去。
可趙虎全只是個政客。
他尸位素餐慣了,在學派問題上不可能大動干戈。
再說,即便他想動,哪能動過皇帝啊?
因此,面對李天的決心,趙虎全只能拜道:“陛下的雄心大志,確實擔得起功過五帝、德高三皇的地步。”
“雖說孔聖人是我儒家的聖人,可孔聖人生前也只是一個爲了回到三代之治蹉跎一輩子的人……比不上三皇五帝。”
“當然,當出現了陛下這種比三皇五帝更聖明,締造的社會比上古時期還要強盛的統治者時。”
“儒家確實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這一刻,趙虎全的思想出現了劇烈的變化。
之前的他,和李天只是普通關係的君臣。
雖然李天過去做出了宏偉的功績。
可他身爲臣子,和這些事卻沒有太大的關係。
面對這些功績,他只用歌功頌德罷了。
但是現在。
經過此番君臣交心之後。
趙虎全卻發現自己心裏變得忠誠無比。
李天對他袒露了心裏真實的想法,還有史無前例的野望。
這讓趙虎全意識到阻攔李天已經是事不可爲。
而李天袒露心聲的舉動,也是表達出一種信任。
李天是希望,他可以摒棄前嫌,繼續忠誠。
面對這樣的態度。
趙虎全別無選擇。
他當即下跪,對李天拜道:“陛下的宏圖野望,拿功過五帝,德高三皇形容,都遠遠不夠了。”
“臣可以爲這種野望出一份力,是臣的福氣。”
“首輔大人說了,雖然西洋是遍佈蠻夷之地,可卻並非南洋漠北那種苦寒或瘴氣叢生之地。”
“臣願意在西洋度過餘生,爲陛下在西洋傳播大周的威望。”
“至於陛下的籌謀,臣會爛在心中。”
“離開御書房,臣便會忘得乾乾淨淨。”
……
趙虎全離開天牢的消息,一經傳揚,便使整個朝堂爲之震驚。
他們萬萬沒想到,犯下此等罪行之人,居然會被皇帝寬恕。
這簡直難以想象。
許多趙虎全的故吏門生在心中稱讚皇帝的仁德——身爲大貪官的門生故吏,他們自然也沒什麼人性。
只是因爲和趙虎全有所牽連,他們即使躲過了趙虎全下獄後,法家的追究,以後他們恐怕也難以晉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