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肉膘兒是好肉
那可是足足12500斤小米和高粱,下降速度駭人!
我早就在商城裏預訂了500斤豬肉,而且還留言要求只要豬皮和肥肉,瘦肉一絲不要。
那邊商家似乎很高興,居然主動給我打了個七折。
好吧,到21世紀肥肉也不值錢了。雖然我一直覺得純瘦肉不好喫,但是肥肉確實不值錢。
不止豬肉,我在商城裏找到了更廉價的好東西。
雞膘!
其價格只有豬膘的三分之一不到。
這可是缺油水的年代,只要是肥肉都是好肉,所有瘦肉都是破肉。
所以,我一口氣訂了一千斤。
商城裏的豬膘、雞膘都是一百斤一袋真空包裝的,應該是從冷庫裏出來的,同時系統給予了“新鮮冷藏”評價,所以不必擔心質量問題。
徐奶奶早就在等了,見到我就是一陣噓寒問暖,然後帶着老孫來到院裏裝貨。
老孫看了豬膘樂壞了,道:“好傢伙,全是肥肉,上好的肥肉啊!”
我略帶歉意的道:“那邊豬肉也不好弄,就弄了一千斤雞膘,要不要。”
老孫早就看到旁邊的雞膘肉垛了,激動的不停的拍着道:“要!當然要!雞膘也是好肉啊!”
我鬆了口氣,道:“那邊說雞膘可以大量供應,爲了表示歉意,補償了五十件軍大衣。”
“同時讓我問問,還有沒有其他需求。”
老孫激動的道:“老徐,喊人來拉東西,那邊兒等東西下鍋呢。”
徐奶奶臉上也樂開了花兒,應承着安排人去了。
“糧食!”老孫努力深呼吸幾次才平靜下來道。
“不瞞你說,全潤縣乃至糖市都缺糧食,大米、白麪缺的不得了。”
我點點頭,道:“那邊也說了你們可能會要糧食,但是隻有大米,白麪弄不到。”
根本不是白麪弄不到,而是包裝很有問題。我覺得大米可以用麻袋裝,白麪怎麼裝,所以只能答應給大米。
殊不知我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那些軍大衣早就出賣了底細,尤其這次供應的真空包裝肉膘。不說超出這個時代吧,但是國內絕對獨一份兒。
“大米!”老孫聽了眼睛都亮了,本來平復的心情更加激動了,道:“多少?”
“您先別急着高興,有要求的。”我趕緊補充道:“是我的要求,不是那邊兒的要求。”
我也不給老孫反應時間,繼續道:“給我大姐安排個工作,活要乾淨、輕鬆、能學到東西、福利也不能太差。”
老孫聽了我的要求有點兒撓頭,道:“這樣,你等會兒,我馬上去給你聯繫,這樣的活我安排不了。”
我笑着道:“我不急。”
其實東西不多,徐奶奶帶來一輛騾子車輕鬆帶走,然後留下徐奶奶跟我胡扯。
老孫急匆匆的進了一個院子,進屋就道:“老劉,有事兒。”
“咋啦!”老劉見老孫急匆匆的進屋下了一跳,神經立即繃緊了,臉色也變得凝重了。
“別急,不是麻煩事兒。”老孫喘息着道。
“那小子要求給他大姐安排個工作,要求乾淨、輕鬆、能學到東西、福利也不能太差。”
“超出我的能力範圍,要是普通工廠工人,鎮上酒廠我就能辦了,但是我怕他不滿意。”
“天助我也!哈哈哈!”一個老頭兒高興的大叫道。
“這次我親自來果然對了,我不要豬肉,但是雞膘必須給我們縣醫院500斤,這事兒我們縣醫院解決。”
老劉不爽的道:“高慶祥,你要點兒臉想行不,一口喫下500斤雞膘,也不怕膩死你。”
高慶祥無所謂的道:“我樂意!”
“下回讓她大姐到鎮醫院門口賣魚,我跟老吳去買魚,然後讓她進鎮醫院學習一兩個月。”
“期滿以後直接調到縣醫院當護士,我把我的宿舍讓出來,醫院提供食宿、被褥,看他滿意不滿意。”
老孫和老劉同時無語了。
這樣的待遇……
高慶祥呵呵笑道:“我也不用他承情,就是以後雞膘能多分我們縣醫院點兒就成。”
老劉頭哼了一聲,道:“我無所謂,你等着那羣老傢伙收拾你吧。”
老孫帶給了我準確的消息,問道:“你姐識字嗎?”
我知道大姐能做護士已經很滿意了,就道:“識一些,也能簡單算術。”
“您放心吧,我肯定盡力爭取糧食、肉膘,有其他東西我第一時間通知您。”
老孫見我很滿意,高興的走了。
徐奶奶則拉着貨進了一個倉庫,對守着倉庫的人道:“肯定不是國內的,這樣的包裹咱們國內沒有。”
老劉早就沒有驚異、詫異的表情了,淡定的道:“那還用說,國內殺的起這麼多雞嗎?”
“沒有白麪,有大米,猜不透啊。”
徐奶奶道:“小孩兒是郭家峪的,要不讓劉術同查查?”
老劉道:“不敢查呀,這個渠道損失不起。”
徐奶奶道:“那對方要的東西?”
老劉道:“反正不是國寶,要麼也會糟蹋了,廢物利用吧。”
我都是後來才知道徐奶奶從綠軍包做工看出的問題,又沿着這條線分析了軍大衣等等,但是最終因爲渠道太重要放棄了徹查。
此時我則是放出足量玉米,然後急匆匆的跑去供銷社門口。
我喘息着道:“好了。”
其實五個人早就度日如年了,那不是一點半點糧食,可是上萬斤,其中還有很多是老百姓的。
劉書記長出一口氣,道:“終於好了。”
等五人再次來到院門口,看到成垛的麻袋呆愣了一下,然後李幹事和徐志剛不約而同打開了一個麻袋。
收拾的乾乾淨淨的玉米粒。
李幹事難以置信的道:“真的一兌一斤半!”
劉書記反而變得也很淡定了,道:“裝車吧,今兒可有點兒晚了。”
四人裝車的時候各個帶着笑,也辛苦了劉書記這麼大年紀,於是我靈機一動。
我拽過劉書記,小聲道:“劉爺爺,他們給了咱們五十斤大米,在屋裏。”
劉書記眼睛一亮,道:“大米可是還東西,真的有五十斤?”
開玩笑,這時候過年一戶也只發四斤白麪,平時農村想淘換都淘換不着。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