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考察調研?這是來學習來的吧!(二

作者:奕小珩
縣委小食堂的裝飾,跟後世最普通餐廳包間相比,都略顯寒酸。

  畢竟是在山區的貧困小縣城。

  方鴻安記得很清楚,在前世裏,薪縣一直到2019年才摘掉國貧縣的帽子。

  這個年代,就更加的艱苦了。

  不過這寒酸有寒酸的好處,平實且充滿人情味。

  在和宋副縣長進入食堂的時候,餐桌上已然有不少的人了。

  “哈哈!我們的模範來了!”

  爽朗的聲音響起,一個五十歲左右的清瘦男子率先起身站了起來,主動離座相迎。

  張清南,薪縣縣高官。

  先前的時候,方鴻安見過兩次。

  知道他是北方人,南下幹部,毫無架子脾氣,說話也帶着一股子幽默風趣的味。

  這眼下,就是在打趣自己了。

  而隨着他這站起來迎接,座位上的一些人也跟着紛紛站起來。

  “張書記!你要再這樣笑話我,這飯我可不敢吃了!”

  對方打趣,方鴻安也就順着杆就爬了上去,扭着身子一副轉頭想走的姿態。

  “要喫!要喫!必須要喫!”

  張清南笑着熱情的摟着方鴻安的肩膀,鄭重其事的道:“你現在可是我們薪縣的英雄!”

  說着,也不給方鴻安說話的機會,一把就把他按在了自己身邊的位置上。

  也不再順着那話題繼續往下說,而是揚着招呼着衆人就開始喫飯。

  “來!來!來!先喫飯!喫飽了再說事!”

  這張書記表明了態度,剩餘這餐桌上的衆人,那也都是相當的客氣。

  雖然馬上要迎接農校的調研組,是不便於喝酒,但以茶代酒這種形式,還是一點都沒少。

  要說起來,這種場面,縱使是兩世爲人,方鴻安也是第一次經歷。

  不過,畢竟是有兩世爲人的經歷。

  眼下方鴻安的心性,也不是二十多歲的小夥。

  這重生之後,在這方面也算是多番歷練了。

  初時的拘謹過了之後,也很快放開了。

  一餐飯倒也算是喫得其樂融融。

  在衆人都停下了筷子之後,張清南採用那標誌性清嗓子的乾咳聲,拉開了正題:“鴻安呀!來這裏的目的,正雄同志和宏達同志應該跟你說清楚了,我這邊就不再多說了。

  今天總而言之恩,既是農大考察組迎接的需求,也是縣裏想拜託伱這一次,爭取把這件事情敲定下來。當然,你如果有別的考慮的話,也可以儘管提,縣裏首先還是要尊重你這邊的意見的!”

  不愧是一縣的主政官,張清南這番話說的極有藝術性。

  明明是表達出了縣裏那強烈的意圖,但又很寬裕的給表達了給方鴻安留有空間。

  把話給充分說全了,讓人生不起一點反感。

  方鴻安知道,在這種人面前,就是自己是兩世爲人,在說話的技巧、心性的控制方面,還是不如。

  笑了笑,直接振聲道:“張書記!我代表我們養蜂場這邊表個態吧!我們這邊,沒有任何的問題,一切都聽縣裏的安排和部署!”

  “好!”

  方鴻安的話剛落音,張清南立即是拍掌讚許。

  其他人也是立即跟着鼓掌。

  “咳咳咳!行!”

  “那我今天就對你還有對在座的諸位,提幾個小的要求了!”

  見時機成熟,張清南清了清嗓門,“爲了順利迎接這次農校和省科所的調研,我希望養蜂場這邊,要做到從到五顆心……”

  “第一,是保持一顆真心,這農科院和農科所不辭長途過來,可以說是誠意滿滿,這次機遇對養蜂對於我們薪縣都是難得的機遇……”

  “第二,是堅持一份細心,你們林源養蜂場建設和養蜂技術,我知道都是沒得說,但這面對的畢竟是農校的教授,切不能……”

  “第三,也要充滿自信心,農校和農科院既然能上門,就說明……我們敬他們,但也要保持我們的自信,不能一味的……”

  “第四……”

  ……

  “最後的話不僅是對你們,也是我想對今天在場的所有人強調的,那就是要樹立一股團結心!”

  “我們薪縣,工業基礎薄弱,交通條件也很落後,蜜蜂養殖業可以作爲我們特色農業大力推廣。這次如果能跟農校、農科所達成合作,將對我們……”

  “同志們!機遇難得,時不我待,我們要把這一次上面的考察,當做是一場硬仗……”

  ……

  張清南以一段的高亢的展望聲結束了自己的講話。

  會議室裏掌聲雷動的同時,也將這場會餐推到了尾聲。

  這接下來,張清南一一爲方鴻安介紹了在場的人。

  然後纔是將方鴻安請到了會客廳,兩人獨自密談了一番。

  這場面上的話講完了,張清南還是不放心,問了一下方鴻安這邊養蜂場目前的現狀和細節。

  在得到滿意的回覆之後,他纔是徹底的放下心來。

  等兩人再次出來,接待科那邊也馬上傳來消息,在路口等待接車的工作組,已經順利接車,最多二十分鐘,農校的教授們就要到了。

  聽聞這個消息,所有人都不由得是爲之一震。

  而事實上……

  大概等了十分鐘後。

  在縣委那輛轎車打頭陣之下,兩輛掛着省城車牌的吉普車駛了進來。

  然後,車剛停穩,呂徵遠領着頭,一行人就直接下了車,目光直接在薪縣這一羣迎接的人裏掃視。

  片刻的功夫,就立即是鎖定在了方鴻安的身上。

  雖說《瀟南日報》上,從未刊載過方鴻安的照片,但作爲這一行中年人裏面,充滿了朝氣和年輕的方鴻安,實在是太惹眼了。

  “是他吧!”

  在呂徵遠目光鎖定在方鴻安的同時,隨着他來的林貞雲也是嘆然的說道。

  雖然此前就知道方鴻安的年齡,但這時候看着眼前年輕的方鴻安,林貞雲也還是忍不住嘆然。

  年輕!

  簡直太年輕了!

  “肯定是的了!”呂徵遠重重點頭,然後也不顧身後那幾個同樣很是震驚的農科所人員,邁着步子直接朝方鴻安走了過去。

  爲了迎接好這次農科所和農校的調研,薪縣縣委的工作人員,早已經是這一行人的信息送到了張清南的桌子上。

  張清南這很快認出來,這走在最前面的人,就是這次調研組最關鍵的那位呂教授。

  “呂教授!歡迎!歡迎!”

  張清南主動迎了上去,熱情的伸出手。

  “你好!”

  呂徵遠也是伸出手,但明顯是很敷衍的和張清南握了一下,擠了一個相當隨意笑給張清南。

  隨即,目光是越過了眼前的張書記,再次鎖定在了方鴻安的身上。

  看到這一幕。

  張清南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是心底一喜。

  都說搞學術的研究的人很直接,也很簡單。

  這麼來看,還真是的。

  而要是這樣的話,也就是說這事情可能不用走那麼多的彎彎繞繞了。

  成與不成,那可能非常的直接簡單了。

  關鍵——就在於方鴻安。

  在於他們那養蜂場、也在他們的養蜂技術……

  這麼一想,張清南不由得心底一振,只覺得是更有底氣了。

  對於方鴻安,他是有充分的信心的。

  當即,張清南也直接跳過了預設中的向呂徵遠介紹身邊幾人的程序,領着呂徵遠一行人,直接來到了方鴻安的身前,振聲向呂徵遠介紹着道:“呂教授!這就是方鴻安同志了!”

  “呂教授好!”

  方鴻安眯眼一笑,主動的伸出手。

  從這呂教授一來,那目光就緊緊的盯着自己。

  方鴻安自然能感覺到了來自這位教授的關切,也能明顯感覺到呂教授身上,那種這個時代教授身上獨有的那種對於學術的專注和執拗。

  “好!”

  呂教授應了一聲,目光還是落在方鴻安的臉上打量,也沒有伸手的意思,而是突然開口道:“中蜂產生分蜂熱行爲的三個原因分別是什麼?”

  似乎是怕方鴻安會聽不清楚,呂徵遠這話不僅說得很慢,還說得很是洪亮。

  一剎那,是幾乎讓在場的人都聽見了。

  薪縣這邊,張清南一行人都有些懵。

  是萬萬沒想到,這手還沒握呢,這呂教授就來了這麼一手。

  而農校和農科院這邊,聽到呂教授就是這麼一問,以林貞云爲首的幾人,也不由得是摸了摸自己的額頭。

  但隨即,也紛紛是把目光投注在了方鴻安的身上。

  這呂徵遠這一問,固然是有些尷尬和突兀。

  但真要論起來,也是問到了他們的心坎上。

  就眼前的方鴻安,實在太年輕了。

  讓他們不得不有些懷疑,報紙上那些信息的準確性。

  這呂徵遠一上來就打一個措手不及,通過問問題來驗證真實性,法子是粗暴了些,但卻也是實打實的一個好方法。

  見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自己的身上,眼前的呂教授目光更是嚴肅而莊重。

  方鴻安自然是知道呂教授的意圖,更是知道,這位教授在搞突然襲擊的同時,還悄然的挖了一個坑。

  在《中蜂養殖實用技術》這一書裏,他是用了一小節的篇幅,分析了中蜂容易發生分蜂熱的原因。

  不過,那原因,可不是呂徵遠口中說的三個。

  而是……四個!

  呂徵遠既然一上來就通過問問題來考較自己,那肯定是提前有所準備。

  也就不可能不知道是四個。

  而他卻說成三個,那顯然就是故意給自己挖坑,讓自己跳的了。

  想到這裏,方鴻安輕輕一哂,“呂教授想必是記錯了,我記得我寫的原因,應該是四個纔對!”

  直接把那坑越過去之後,方鴻安豎着手指緩緩道:“這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蜂王老化,分泌的蜂王物質減少,對蜂羣的統治能力減弱……”

  “第二個原因,則是……”

  “第三個原因……”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中蜂特殊習性有關!中蜂……”

  一個個原因,分析下來。

  方鴻安不僅是把樹上那些內容全部點中,還就每一個原因,都展開詳細的用更通俗易懂的話說了一變。

  這些話,就別說是林貞雲這些個農校和農科所的專業人員。

  就連張清南爲首的薪縣縣委領導,聽着這些話,也是頻頻點頭。

  而人羣中的黃彬,更是直接拿出了那本《中蜂養殖實用技術》,一邊聽一邊對照書上的內容比對了起來。

  在確定完全一致之後,他深吸了一口氣之後,表情訥訥的同時,寫滿了歎服之色。

  另一邊之後。

  默然的聽完方鴻安的話,呂徵遠也不由得面色一愕,臉上的嚴肅,頓時舒緩了一大半。

  這一上來就提問考較,還挖坑。

  這確實是他早就準備好的突然襲擊。

  而讓他沒想到的是,方鴻安應對得是如此的輕鬆。

  那舉重若輕的模樣,書上的東西是隨手拈來。

  不過……他也沒停止考較的意思,而是又道,“那有什麼防治方法呢?”

  “方法很多!”方鴻安想都沒想,直接開口道,“想從根源上解決的話,主要是從三個做起,一是及時培育新王,替換衰老蜂王;二是控制蜂羣的數量……;三則是強化育種……”

  “除了這根源上的三步法之外,還有一些輔助性的技巧,比如說加防逃片、定期清脾,減少雄蜂防禦……等等!”

  這次,除了那根源三法,方鴻安詳細的展開了之後,後續的一些方法,方鴻安也就是順口帶過。

  但就是如此,短短的幾分鐘時間裏,那淵博的知識和實用性的方法,還是再一次說服了一衆人。

  “對!對!都說出來了!”

  拿着書的黃彬,更是忍不住驚呼了出來。

  “不錯!都是對的!”

  這一次,就連呂徵遠也忍不住點點頭,露出滿意神色的同時,看向方鴻安的目光已經變得相當柔和。

  “你剛說到了育王是吧!”

  呂徵遠等方鴻安點點頭之後,纔是道:“我在看書的時候,看你在那書上,寫了人造王臺育種的方法!

  想請問一下,這種方法的可操作性如何?人造王臺育王,育出的蜂王,與蜂羣自然選擇育王想比,哪個好呢?”

  應該是方鴻安前兩個回答,不僅是徹底的打消了他之前的懷疑。

  更是直接征服了他。

  這一次,他雖然還是在問問題,但完全不是之前那種考較的姿態了。

  不僅是直接用了一個“請”字,那問的語氣,甚至也都不能用客氣來形容了。

  聽上去,完全就是一副請教的語氣。

  這種突然的變化,讓林貞雲一行人大喫一驚的同時,也讓薪縣這一衆人都是一喜。

  了不得呀。

  就兩個問題,不僅是直接說服了農校的教授,更是讓對方都直接請教上了。

  這局勢……是一片大好呀!

  在這激動之中,方鴻安淡然的聲音,緩緩的響了起來。

  聲音是不大,但一出口,就是一番驚人之語:“呂教授應該是看書的時候,沒仔細看!”

  這直接的話,不僅讓衆人一怔,就是呂徵遠的臉上也不由得是掠過一陣尷尬。

  這說他看書不自信。

  上一次被這麼說,呂徵遠記得拿得是好幾十年前,自己剛開始讀書不久的時候了吧。

  而怔然見,方鴻安的話聲卻是再次響了起來:

  “我在書裏面,直接寫人工育王的時候,是直接寫‘中蜂養殖,應該採用人造王臺育王的方法’!”

  “這‘應該’兩個字的意思,就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人造王臺育王不僅是完全具備可操作性,也是活框養殖應該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至於與蜂羣自然育王想比,那也具有碾壓性的優越性!”

  “換而言之,在活框養蜂下,我們所有的育王,就要採用人工育王的模式,而要謹防巢脾上工蜂造王臺情況的發生!”

  “原來……是這樣!”

  這一番話落下,呂徵遠恍然一嘆,臉上的尷尬完全被一片震驚和歎服所取代。

  然後……

  他是主動伸着手,一雙手熱情的握住了方鴻安右手,“還有還有!蜜蜂春繁這一節,我還是有些不懂,你書上說……但現實中我們經過試驗,似乎……”

  方鴻安:“那是你們沒掌握好度,你們的試驗蜂羣,單箱蜜蜂數量是不是超過了三萬只!”

  “是的!”

  “太多了!過猶不及……超強蜂羣看上去是好,但其實不利於規模化養殖,蜂羣一旦過大會導致產生很多新問題……”

  “這樣呀!小方老師,那你依你的經驗,應該把規模控制在多少好呢?”

  “兩萬五六左右吧!”

  “好的!記住了!”

  ……

  “還有一個問題呀,鴻安……”

  ……

  “感謝解惑!不過……我還想請教一下,小方老師……”

  ……

  ……

  縣委大樓的樓下。

  呂徵遠拉着方鴻安,一個問題接一個的問題問了起來。

  那姿態也越來越低。

  稱呼也是一變在變。

  直接把在場的所有人都看呆了。

  就這畫面,別說張清南他們是萬萬沒想到,就連林貞雲他們都怎麼都沒有預料到。

  這跟他們在車上制定的調研考察計劃,是完全就不同了嘛!

  就眼下這樣子,這場調研考察,那看上去根本就沒有必要了呀!

  而薪縣縣委這邊,那位農業局的局長,更是忍不住扯了扯身邊宋副縣長的衣角,忍不住嘀咕道:“宋縣!我怎麼看着……這些教授,不像是來調研考察的,倒像是來請教學習的呀!”

  “這……噗嗤!””

  聽着這話,宋副縣長是忍不住咧着嘴,噗嗤一笑:“好像……是有點像呀!”

  ……

  ……

  最終。

  還是農校這邊的林貞雲,有些看不下去了。

  走了過去。

  直接拍了拍呂徵遠的肩膀:“老呂!老呂!哪有你這樣的嘛!一上來就拉着小方老師這麼來問的!還把我們都晾着這外邊!”

  驟然被打斷,呂徵遠的第一反應是有些不爽。

  就通過這一番請教。

  他已經找到了好幾個導致他們項目失敗的原因,這會是正準備繼續深挖呢,突然就被打斷了

  “我請教小方老師!怎麼就不行了!”

  呂徵遠甩着手,一臉理所當然的道,“我們這次下來,不就是過來探索學習經驗的嘛!”

  得!

  這一個大教授,能把這種話說得這麼正義凜然。

  林貞雲腦門上是一頭黑線,已經是不知道如何收場了。

  眼睛朝農科所那邊帶頭的一個專員看了看,發現對方也是一臉的無奈。

  尷尬的笑了笑,撓了撓腦門準備想什麼說辭,再勸一勸呂徵遠。

  這時候,是一邊的方鴻安替他解了難。

  “呂教授!你看……要不我們還是換個地方再聊?”方鴻安笑了笑,對着面前的呂徵遠提議道。

  他是不介意跟呂徵遠站在這裏討論。

  但眼前的情況,委實是有些尷尬。

  “好!好!換個地方!”

  呂教授果斷點頭,一副言聽計從的模樣。

  旋即,他眨動着目光,看了看周圍,忽然想到了什麼,直接開口道:“天色還早!要不……我們直接去養蜂場吧?”

  經過和方鴻安的一番談話。

  對方鴻安的技術和能力,呂徵遠已經是沒有任何的質疑。

  甚至以,心底都有些把方鴻安的話奉爲圭臬的意思了。

  眼下,這除了向方鴻安繼續請教。

  他也迫切的想見到方鴻安那養蜂場。

  “去養蜂場?”

  聽到這個說法,張清南幾個人都不由得一愣。

  這進度,比他們預想中的步驟,簡直是要快太多了。

  但……這進度快,是好事呀!

  一時間,目光不由得是紛紛向方鴻安看了過去。

  方鴻安淡笑:“我這邊是沒問題!就是……呂教授你們……這剛從地區趕過來,舟車勞頓的要不要休息一下?”

  “坐車的,談什麼勞頓!不用休息!”呂徵遠直接擺手。

  “呃……”林貞雲算是知道,這老呂已經是完全被征服了,苦笑了一陣,點點頭,“我也沒有意見!”

  “沒意見!”

  農科所的幾個人也是馬上表態。

  “行!那就先去養蜂場吧!”

  張清南順勢拍板,然後迅速的安排了起來。

  而等他安排到方鴻安的時候,呂徵遠是直接站了出來,高高的舉起了手:“張書記!小方老師的話,就讓他們跟我們一輛車吧,路上我還有很多問題想跟他請教一下。”

  說着,還轉過頭笑眯眯的看着方鴻安:“小方老師……你願意的吧!”

  方鴻安點頭:“願意……呀”

  如此,張清南也就順勢點頭,“那就這樣了吧!”

  又對着方鴻安眨眨眼:“鴻安!好好陪好呂教授哦!”

  他算是看出來了,就這一次調研和考察,自己先前說的那什麼“五心”都算是想多了,白說了。

  他們這再精心的準備,都抵不上一個肚子裏有料的方鴻安。

  像呂徵遠這種大學教授,就得在學術上,直接折服他。

  而這……看上去似乎也是方鴻安的拿手好戲。

  ……

  得到張書記的暗示,等上了車,面對呂徵遠扔過來的一個個求教的問題。

  方鴻安也就是一個個耐心的解答了起來。

  這坐在車上,想着時間還長。

  也就每個問題,都是展開來說,很多東西也就不侷限於書上的內容。

  連帶着把實踐經驗也都加了進來,順勢也透露了一下林源養蜂場目前的養殖狀況。

  這一下,不僅是呂徵遠聽得是驚歎不已。

  就連林貞雲也都驚訝不已。

  《瀟南日報》報道的養殖規模,已經是足夠令他們驚訝了。

  而聽現在方鴻安透露出來的意思,這他們養蜂場的規模和推廣養蜂的規模,比報紙上披露的又是更大了。

  這讓他不由得也是加入到了提問的陣列中。

  也就是這樣……

  這一路,基本都是在他們請教,方鴻安不斷耐心的回答中度過。

  不知不覺間,所乘的吉普車已經是爬過了那顛簸的山路。

  緩緩的停了下來。

  “到了麼?”呂徵遠這才如夢初醒的看向了玻璃窗戶外。

  旋即,目光頓時一直。

  被車窗外,那一座寫着“林源蜂場”的大木屋給吸引了過去。

  方鴻安順着他的目光看過去,也才發現,這輛吉普車這次居然是直接停在了二號養蜂場的外邊。

  這二號養蜂場,本事建在麻石嶺附近的一個小山嶺上。

  雖然說先前有一條山路過來,但那路崎嶇不平,滿是亂石,推着板車過來都有些困難,就更別說是吉普車通行了。

  但這會吉普車是直達養蜂場。

  這讓方鴻安不由得好奇的打探了過去。

  這才發現,這整條路已經明顯的修繕拓寬了。

  想來,也就是最近這幾天才修好的,要不然……上次王通他們去縣城的時候,應該是會跟他說的。

  再掃視了一眼。

  養蜂場外,除了王通和方成濤咧着嘴在門口迎着。

  鎮裏的陳書記、劉副鎮長還有村委的老支書也都在。

  顯然,是提前收到了信息,提前趕過來了。

  隔着玻璃,見到方鴻安那張臉,一衆人都相當的激動。

  等開了門,一行人下到車下,陳書記是熱情的靠過來迎接呂教授一行人。

  而王通和方成濤卻是興奮的湊上前來,跟方鴻安說起了這修路的事情。

  原來,東嶺盤山公路即將重修的消息傳開後。

  促成這條路重修的最大功臣是方鴻安的消息,也隨之被證實。

  這方鴻安給村裏帶來了這麼大的便利和恩惠、

  一些村民也開始熱心的提議了起來,石灣村很快就傳出了,要幫着把養蜂場的路修通的提議。

  並且,這個提議已經提出之後,還迅速的得到了響應。

  不僅是石灣村、就連杉木嶺村、冬瓜窩村、蔣家嶺、西衝嶺村……都有人響應參與。

  在多達上百人的自發的參與下,奮戰了大約半個月。

  就把這條完全不成型的路,修成了一條可以通車的馬路。

  也算是給方鴻安準備的一份大驚喜……

  他們倆這繪聲繪色的說完,那邊應付完迎接的呂徵遠已經有事馬上找了過來。

  見狀……

  方鴻安直接把舞臺交給了王通和方成濤,讓他們領着這一行人進去參觀,並負責介紹。

  他跟着是跟着,但只要不遇到特殊的問題,就不用再張口了。

  這開始呂教授一行人還不知道。

  但隨着進入養蜂場才發現,介紹解釋的人,變成了王通和方成濤。

  咋一聽,本來還有些牴觸。

  但隨即就發現,這據說是被方鴻安一手帶出來的兩個小夥子,無論是理論功底還是實踐經驗都相當的紮實。

  他們一行人提出的問題和疑惑,那都能完全解答。

  而隨着問題被解答,再看到那一箱箱蜂直接呈現出來的盛況和數據,呂徵遠一行人很快就被征服了。

  蜂羣產蜜週期、出蜜率、蜂羣狀態……

  這一項項的數據,那都是全面超越他們試驗場裏那些箱蜂。

  甚至,在很多方面,都是全面碾壓性的。

  再隨後……

  輕便型的搖蜜機!

  人工制築巢的巢礎機!

  人工製作王臺蠟杯,製作提取蜂王漿……

  ……

  這一項項親身體驗下來。

  更是讓呂徵遠一行人,完完全全的淪陷了。

  ……

  一直到夜幕時分。

  一行人才戀戀不捨的離開了養蜂場。

  然後,在連夜回到縣城之後。

  一場會議在縣委大院裏。

  從晚上八點,直接開到了十一點。

  經過討論和溝通,農校和農科所這邊和林源蜂場這邊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由農科院和農校出款,在石灣村林源養蜂場建立中蜂養殖技術試驗推廣基地,助力中蜂養殖在薪縣的推廣。

  農校每年派遣大學聲來實驗推廣基地學習進修,而養蜂場這邊,爲推廣基地提供技術支持。

  在此合作的基礎上,農校和農科所,將爲林源蜜蜂的推廣,向農業部門申請相關的扶持和支持政策……

  ……

  簽訂了初步合作意向之後。

  呂徵遠一行人,踏上了征程。

  而這他們回到星城五天之後。

  農校和農科所負責的代表,再次來到薪縣,在縣委大院同方鴻安簽訂了正式的合約。

  並且,還直接帶來了星城蜂蜜需求的大戶——湘省湘味食品廠。

  這是一個規模比瀟南第三食品廠還要大上數倍的食品廠,除了生產蜜餞果脯,還有面包、糖這些產品。

  是不折不扣的大客戶。

  在參觀了三個養蜂場之後,直接與養蜂場簽訂了明年的供貨協議。

  全年的供貨的總量,達到了一萬斤。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