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元養身湯
殺人夜。
寧謙提着刀,在大街上奔行。
深夜的靜安縣大街上空無一人,他的腳步聲踩在地面上,無比沉重,似乎黑夜都在隨之震動。
寧謙穿着一身黑衣,帶着面罩,向着師爺的家裏行去。
師爺的家在靜安縣的中心靠北的方向,與驛站正好是南轅北轍。
宅子不小,也很氣派。
單憑這個師爺的俸祿,很明顯是置辦不下這個宅子的。
“看來這個師爺還挺有錢的。”
寧謙站在圍牆上,冷眼看着這個大宅,眼神中閃過一抹森寒的殺意。
這個師爺曾經見過原主,還覺得他臉熟,所以絕對不能讓他再活下去了。
若是暴露了自己的身份,那就壞了。
他手裏拿着師爺給他送來的雪光刀:“就拿你的人頭,給雪光刀開刃吧!”
夜,更深了。
烏雲遮住了天上的月亮,使本就陰暗的夜空變得更加沉寂。
一豆燈火幽然閃爍,女子睜開雙眼,看着已經披衣坐起的丈夫,朦朧的睡眼之中閃過一抹疑惑。
“這麼晚了,怎麼還不睡覺?”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要去找知縣大人,你先睡吧。”
師爺穿好衣服,吹滅油燈,走出了房間。
剎那間,一道血光飛上窗戶,在窗格上落下了點點斑駁的血跡。
女子剛剛閉上雙眼,忽覺不對,下意識的睜開了眼睛。
卻見到一道黑色的身影站在自己的牀邊!
“你是誰?”女子剛想驚呼,卻被這個人掐住了脖子。
“咔咔……”
女子感受着越收越緊的手掌,眼神中不由得閃爍出無限的疑惑,她有些不解,爲什麼這個人會出現在這裏,又爲什麼這個人要殺了自己?
可惜,寧謙不會告訴她答案。
下一秒,他捏碎了女子的喉嚨。
“多虧我來了。”寧謙看着女子的屍體,皺了皺眉頭。
師爺這麼晚起來去找烏昌明,明顯是想起了自己的身份。
要是再晚一天,這個祕密恐怕就傳到了烏家的耳朵裏了。
他的身份如果暴露,遠的不說,蘇檀是不會放過他的。
“殺人了!”
就在這個時候,他忽然聽到門外傳來了一聲驚呼。
寧謙連忙運起鬼影步,瞬息間來到門外。
看着門外癱軟在地的侍女,寧謙嘆了一口氣。
本來不打算滅門的。
隨後,他一刀劈出,一道血線從侍女的脖子上面噴出,一顆大好頭顱飛了起來。
大宅之中的下人,聽到聲音之後,便從房間之中走出來,想要看看發生了什麼。
有躲在房間裏面的,寧謙也一個個房間尋找,將其找了出來。
大宅裏面一共三十八口人,全部死在了寧謙的刀下。
寧謙又仔細搜了搜,在確定沒有活口的情況下,便離開了大宅。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左右,一個嬌小的身影從地窖中爬出來,看着血流成河的場景,眼神中閃過了一絲恐懼的神色。他捂住自己的嘴巴,眼神中閃爍着驚恐的神色,生怕因爲自己出聲,導致那個人出現在自己的面前。
“躲得真好,一點聲音都沒露出來。”就在這個時候,一道高大的身影出現在他的身後。
正是寧謙。
他轉過頭,看見了那道如魔神一般的身影。
最後殘留在他記憶之中的,是一道在月光映襯下,如雪一般的刀光。
頭顱飛起。
即便是八歲的孩童,寧謙也沒有放過他的意思。
雖然是第一次殺人,但他也知道斬草除根的道理。
甩了甩即便是殺了三十多個人仍然鋒利的雪光刀,他在大宅之中開始搜索起來。
殺人放火金腰帶。
人都殺了,總得看看他家裏有沒有什麼好東西。
很快,他在師爺的房間之中找到了一個密室,裏面存放着師爺的所有財產,包括房契地契之類的東西。
寧謙並沒有拿走這些契約,而是將自己能夠拿到的金銀細軟先拿到手。
最後,他在密室的暗格之中找到了一個專門被存放起來的木盒。
他走上前去,將木盒拿出來,裏面是一張有些泛黃的藥方。
寧謙粗略的看了一眼,卻發現這是一個名爲《三元養身湯》的藥方。
效果正是補充精氣,補益氣血。
“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寧謙的嘴角露出一抹微笑,他本來還在考慮去哪裏搞到一張藥方,卻沒想到就這麼簡單就得到了。
他將藥方收起來,隨後又在密室裏面搜索了一番,找到了幾本祕籍。
寧謙將這些自己用得到的東西全部用一個包裹包起來,背在背上。
走出密室,看着地面上橫七豎八的屍體,寧謙搖了搖頭,隨後找來一堆可燃物堆在一起,點燃了這個大宅。
火光沖天,映襯出寧謙長長的影子。
遠方,一道聲音響起:“走水了!”
下一秒,寧謙的身影消失,只有獵獵燃燒的火焰,照亮了一方夜空。
……
“公子,昨晚城裏起了大火。”蘇檀來到寧謙的院子,似乎意有所指的說道。
寧謙的臉上露出一絲奇怪的神色,問道:“起火了?可有傷亡?”
看着寧謙臉上滴水不漏的臉色,蘇檀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
難道自己猜錯了?
“師爺一家上下三十八口,全部被人殺死了。”
昨天師爺剛說看寧謙面熟,今天就死了,實在是讓人覺得可疑。
“那真是太可惜了。”寧謙甩了甩手中的雪光刀,眼神中閃過一抹惋惜的神色,“這把刀還很好用的。”
蘇檀深深的看了一眼寧謙,下一秒,卻是點了點頭。
“確實可惜。”
蘇檀離開了。
寧謙看着他的背影,眼神平淡。
他知道蘇檀是來試探自己的,不過,對於寧謙來說,這種試探,根本沒有什麼意義。
難道蘇檀會因爲一個師爺的死,就放棄讓自己飛黃騰達的機會嗎?
寧謙轉過頭,回到了房間之中。
他拉出一個箱子,拿出了裏面的藥材。
“主藥都有,只不過輔藥還要去買。”寧謙回憶着三元養身湯的藥方,“對了,還要買一個熬藥的砂鍋。”
想到這裏,他便走出驛站,去往了城中的藥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