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朝會摸魚
皇城下,已經有了不少的官員在那裏等着。
寧謙走下馬車,站在人羣邊緣,等着皇城開門。
這次,雖然那種血脈相連的感覺還在,但是寧謙卻沒有刻意的去感應皇城。
因爲之前的那種心神消散的記憶還留存在他的心裏,所以他也不敢貿然嘗試。
但是就算是這樣,他也能夠感覺到,如果在皇城之中居住,修煉速度肯定會有所增加。
“十七殿下?”
就在這個時候,寧謙的身後忽然出現了兩個人。
正是蘇檀和風凌楓二人。
“蘇大人,風統領。”寧謙看見二人,臉上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
“你們怎麼在這?”
“託殿下的福,我們二人升官了。”蘇檀笑了起來,“我進了戶部,品級提了提,總算勉強夠資格上朝了。”
“我的品級也提升了,現在是神風軍都尉。”風凌楓也點了點頭,他的臉上也帶着一絲笑意,畢竟升爲都尉之後,他已經是神風軍最年輕的都尉了。
在神風軍裏面,他算是破了不少的記錄。
“恭喜你們了。”寧謙道。
隨後他看向蘇檀:“蘇大人,你怎麼還把馬車送給我了?”
“殿下你也沒有馬車,不是嗎?”
“你啊你啊!”寧謙聽到蘇檀這話,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只能感慨,這人做的事情,確實是容易讓人心生好感。
衆人在這裏笑着,一道身影加入了衆人的談話:“你們在聊什麼?”
寧謙轉過頭,卻發現此人正是寧文奇。
“見過皇兄。”寧謙行禮。
“見過八皇子殿下。”其他人也跟着寧謙行禮。
“免禮免禮。”寧文奇擺了擺手,道,“我看你們聊的很開心,在聊什麼?”
寧謙笑了笑,道:“蘇大人送了我一輛馬車,我們在聊這個。”
“馬車?”寧文奇向着寧謙指着的方向看去,這才明白過來。
不過他對此也並不在意,隨後,將目光放在了寧謙的身上,笑着問道:“第一次上朝,你可緊張?”
寧謙笑了笑,道:“確實有點緊張,以前畢竟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面。”
寧文奇拍了拍寧謙的肩膀,道:“不用緊張,就算是上朝,我們也不用說話,就是站在那裏聽着就行了。”
“我們每天都要上朝嗎?”寧謙有些好奇的問道。
“不用,過了今天,你就可以不用上朝了,一般情況下,也沒有事情需要咱們來做。”寧文奇解釋道。
寧謙這才放下心來,要是這樣,自然是再好不過。
每天早起上朝,確實有些影響修煉。
衆人再次閒聊了幾句之後,皇城的大門也打開了。
“我們進去吧。”寧文奇點頭道。
衆人也點了點頭,跟着寧文奇走進了皇城之中。
這是寧謙第二次進入皇城。
順着人流,延着道路,一直到達那個巨大無比的宣政殿。
站在高高的臺階下,衆位官員分成兩排向着裏面走去。寧謙跟着寧文奇,站在了皇子的隊伍裏面。
在他們的身後,是一羣在朝堂上有職位的宗室子弟。
至於其他沒有職位的宗室子弟,會在皇帝打開祖廟的那一天出現。
寧謙掃了一眼這些宗室子弟,隨後便收回了目光。
作爲最小的,也是最新的皇子,寧謙上前對這些自己的兄長一一行禮。
衆位皇子也一一回禮。
“今天難得這麼多兄弟都出現了,這都是老十七你面子大啊!”寧文奇嘴角露出一抹笑容,在寧謙的耳邊說道。
“老八,宣政殿之內,不要竊竊私語。”一個年紀稍大些的皇子開口提醒道,“不要帶壞了老十七,惹得父皇不喜,就不好了。”
“知道了,二哥。”
說話的是二皇子寧柏,他看上去爲人方正,寬面闊耳,給人一種很嚴肅的感覺。
“跟個老學究似的。”這是寧文奇對他的評價。
寧謙也跟着笑了一聲,隨後,衆人便走進了宣政殿之中。
站在人羣之前,寧謙看着一眼望不到邊的官員隊伍,眼神中也不由得閃爍出一抹驚訝的神色。
大周竟然有如此之多的官員。
但是想到大周廣袤的土地,寧謙也就明白過來,這樣廣袤的大地,是需要這麼多人來統治的。
寧謙站在那裏,有些好奇的聽着朝堂之中的政事。
但是聽了一會兒,他就有些昏昏欲睡。
畢竟雖然他穿越前也曾經在網絡上與人鍵政,但是當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真的擺在他的面前,他也處理不了。
倒是有幾位皇子在那裏聽的津津有味,似乎是要將所有事情都記住。
看着坐在皇位上有條不紊的處理着事情的皇帝,寧謙也不禁感慨,不愧是皇帝啊!
寧謙收攝心神,不再去聽那些朝堂政事,開始在這裏東張西望起來。
很快,他就看到了站在隊伍末尾的蘇檀和風凌楓二人。
這兩個人倒是顯得鄭重其事,似乎認真的在聽着衆人的討論。
此外,在官員隊伍之中,也有像寧謙一樣摸魚的,他們站在那裏,神色鄭重,但卻是雙目冥冥,早已經神飛天外。
寧謙收回目光,卻發現寧文奇已經睡着了。
不對,寧謙下一秒便注意到了在他身上不斷涌動的靈氣。
他竟然在修煉?
看着其他人見怪不怪的模樣,寧謙也有樣學樣,開始修煉了起來。
反正能夠在皇城裏面修煉的機會不多,還不如抓住這個機會好好修煉一番。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十七皇子?”
一道聲音瞬間傳入寧謙的耳中,將他從修煉之中驚醒。
他睜開雙眼,正好看見一個老太監站在臺階上面。
“今有皇子寧謙,初歸宮闈,朕心甚慰,特賜狐裘一件,大赦天下,宮中宴飲三日。”老太監的聲音響起。
寧謙聞言,也走出隊伍,叩拜在地:“謝父皇。”
隨後他站起身。
一道道目光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這段時間,寧謙見到過無數這樣的目光,或審視,或敵視。
他的出現,似乎是在大周朝堂這一攤平靜的死水上面擲下了一顆石子,一道道波紋開始逐漸顯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