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12:山高水遠,總有我們威風的一天
高要想的沒錯,
雷官泰這大孝子確實第一時間就去找的他老孃雷劉三!
“阿要。”
雷劉三一手將雷官泰拉扯長大,又爲他置業娶妻,
老實說,
這就是個鐵娘子啊!
她面色很平靜,正看着高要,
“我知你們好兄弟,有雄心壯志。”
“這次的事情是官泰自己做的選擇,我不怪你。”
雷劉三問道:“他要去外面躲多久?”
高要認真說道:“三嬸,官泰不需要去躲。”
“我會擺平。”
少年郎雖然年輕卻從不妄言,
雷劉三這纔拿起掛在脖子上的銀笛開始吹哨,
三短一長,
海面上一輛烏篷船便開始搖過來,
等到靠近,
高要才發現燕妮跟麗萍竟然都在船上,他心下尋思這是告別?
燕妮兩隻眼睛已經哭成了水蜜桃,
連麗萍眼角都掛着淚,
“要哥,阿泰在船上。”
“大嫂,你先回去,沒事的。”
高要略略點頭,他也沒有多講,俯身就鑽進烏篷船。
雷官泰這小子竟然無事人般坐船艙裏喫花生米飲酒,
看到走進的高要,
他啊的一聲跟着便不好意思:“要哥,給伱添麻煩了。”
“我聽說你今天做了神勇鐵金剛。”
高要坐去雷官泰對面,
“怎麼忽然之間這麼勇了?你可是讀書人。”
雷官泰開槍的時候義無反顧,
英勇的好像是雙槍劉黑仔,現在事情過去了,他反而靦腆的像個學生仔了,
“要哥,對面明擺着是特意過來擺道。”
雷官泰忽的說道:“我見識過的,曉得要先下手爲強。”
他強調,
“這些爛仔,我們退一步他們就要進三步,只有打怕他們。”
高要了然,官泰自然見識過,
當初他跟李明志被東福和的地痞大口九扣住,着實吃了不少苦頭,
“好久沒見阿明瞭。”
高要一邊喫花生米一邊問道,“他在哪裏發財?”
“幫家裏盤賬嘛。”
雷官泰笑嘻嘻道:“前幾天還見過,好傢伙,現在不怎麼去西環走動,都富態了。”
高要微微一笑:“年輕人還是要多出來闖闖,他不是會盤賬?”
“讓他來船廠幫忙。”
“好啊。”
兩人一邊喫花生米一邊飲酒,
高要開始跟雷官泰講自己的想法:“正好你現在有閒,去美利堅那邊待一段時間。”
那確實得待一段時間,因爲雷官泰要做的事情可不少。
比如說施貴寶的洋藥代理事情,得去看看有沒有機會。
再比如說買船,
二戰可以說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影響力也最大的戰爭,
各國所爆發出來的生產力幾乎可以說是曠古絕今。
舉個例子,
二戰期間,美利堅僅飛機就製造了大約294000架,事後剩下來大概有15萬架。
至於船?
老美造了200多艘航母、五千多艘軍艦,
打得納粹那邊的人悲嘆:不管怎麼打,擊毀的盟軍的戰艦數量總是比不上對面補給的數量。
當然了,
這種緊急趕出來的船的質量自然無法跟尋常的相比擬,
當時老美就是用數量去蓋過質量。
但是,
這些船再怎麼有問題它也能在海面運行啊,拿來打炮是肯定不行啦,
但是拿來運貨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咯。
除此之外,
還有發電機的事情…
這些東西,都只有懂英文而且熟悉拍賣套路的雷官泰去負責纔行。
“哇!”
雷官泰眉飛色舞的怪叫:“你是要累死我。”
他這個人只怕沒事做,最不怕就是事情多,聽高要準備讓自己去美利堅,差點沒把他給高興壞了。
到底是海里長大的疍家仔,這膽氣就是不一樣。
高要笑道:“你不怪我趕你去那麼遠的地方?”
“山高水遠啊。”
雷官泰吸氣:“我是疍家仔,風浪越大,我越高興的嘛。”
他好奇問道:“要哥,怎麼會忽然間想搞電?用什麼發電?”
“煤油?水還是煤炭?”
“我總不能用光發電咯?”
高要這纔想起自己見過木易的事情,
就說道:“今天聯合的木易先生過來了,我跟他談的5年租約。”
“市價就在正常價格上面降20%。”
高要先前就跟雷官泰講過長租的事情,
也要求航運部的船以出租而且還得是長租爲租,
所以雷官泰倒是不奇怪,他只是擠眉弄眼,
“要哥,你真是犀利,連老八…”
他咳嗽下,
“他們可是有點難搞的。”
高要笑,原來雷官泰知道聯合的背景,
就說道:“體制做事就是這樣的,肯定要僵硬一點。”
“你看鬼佬?正常來講,華人哪裏有機會發聲?”
有句話來形容港島的體制是最貼切的,
就是自開埠以來,
這地方有自由而無民主。
鬼佬跟華人之間隔的距離可以說是山高水遠,能夠跟他們接觸的只有華人大亨級別的,
或者是爲他們做事的探長之類,
其它人想接觸到鬼佬的權力階層?做夢啦!
雷官泰深以爲然,鬼佬可是洋大人,人家情願請傳譯都不肯入鄉隨俗的學華語,
可想而知那邊到底是什麼心態啦,
“我知了。”
雷官泰說道:“上次木易跟我講,他們似乎很需要船。”
高要點頭,他補充道:“非常需要!”
港島的發展有偶然也有必然,
最要緊的是因爲冷戰的原因,它成了東方唯一對外貿易的窗口。
想想看,
一個龐大帝國對外的採購、貿易都通過港島,
而負責這個的是聯合!
它對船的要求得有多飢渴?
高要記得後世的時候,聯合爲此還特意成立了海上運輸公司,
但是要哥同時也認爲,
根據後世的情況,
聯合肯定會不少租船,
便說道:“現在戰爭結束了,百廢待興,以後定然是全球村的局勢。”
“海運必不可少,大有可爲啊。”
高要十分振奮,他覺得自己確實來了一個好時代,
只要不領盒飯下線,
總有出頭的那一天,
“這次你過去,在那邊也多看一看。”
“看看老美這座燈塔有沒有什麼新鮮玩意。”
老美通過二戰的時候大發橫財,
政府在軍工上的大采購極度刺激了其經濟發展。
據說,44年的時候老美的失業率是1%。
當前這個年代,老美確實是許多人心中的白蓮花。
很多人都把老美叫做金山,認爲那裏遍地是黃金,而從那邊回來的人統一都被稱之爲金山阿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