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178:鬼佬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影響力
當時能獲得匯豐無限貸款的,僅怡和、太古等三四家洋行以及賀東!
如果華人想去匯豐貸款的,必要認賀東做契爺,由他來擔保,否則匯豐絕對批不下來。
高要不這麼認爲,他認爲以注重利益見長的鬼佬絕對不可能錯過賺錢的機會。
之所以不放款,無非是因爲鬼佬嫌肉少利薄不長久不穩定而已。
就舉個例子,前不久纔跟高要接觸的木易,其負責的聯合公司當前在港島名聲不顯,外界根本沒幾個知道。
但是到了明年,這家公司在匯豐銀行開信用證可以不付定金,如果付了定金,匯豐還會給聯合計利息。
另外,聯合跟外匯管制署關係也非常好,所需要的外匯許可證都得到批准。
爲什麼?
因爲聯合掌握了東北局的統購統銷權,從它手中流出來的糧食、豬鬢等商品源源不斷啊,其貿易額一年可達幾千萬以上。
那聯合是不是華人開的公司?匯豐不照樣上杆子給開信用證?當時它在內地的資產還被充公了呢。
所以嘛,說一千道一萬,鬼佬就是這尿性,他認錢不認人,有錢賺,利潤豐厚,讓他叫阿爸都沒問題。
“90%貸款?”
信貸部辦公室內,桑達士連連搖頭:“no,no,這個比例太高了。”
其實高要一開始來匯豐是無所謂的態度,不過他聽說這邊的利息只要6釐後立馬就動了心思。
這個利息相比飛速發展的港島經濟來講幾乎等於無,外面的華行是給不出來的。
據高要的瞭解,東亞大概要12釐,再外面的話起碼要18釐以上!
難怪大家都想來匯豐這些洋行貸款,成本確實減少許多。
“無所謂。”
高要聳聳肩:“要是你批不下來,我去找渣打或者有利。”
“我想他們一定很高興在報紙上刊登一個廣告。”
當時渣打、有利、匯豐這3家銀行之間的實力其實相差無幾,要等到後面匯豐率先開放給華人貸款之後,它們的差距才逐漸拉開。
“噢,mr.高。”
桑達士頭疼:“我們可是朋友。”
其實大家才見了兩次面,但是高要的豪氣已經證明了他的荷包以及事業有多大。
匯豐絕對不可能錯過第二個賀東。
是的,桑達士就是這麼認爲的。
賀東家族是港島華人中的第一望族,在當前,沒有任何華人家族可以與之比擬。
其通過做買辦一路爬上去,而後又通過地產發家!
是的,賀東也是靠做地產成爲鉅富的,他給後來人指明瞭一條路啊。
但是遺憾的是,賀東年紀已大,而且沒有合適的繼承人了,這個家族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敗。
對鬼佬來講挺遺憾的,因爲他們喜歡跟事業穩定的鉅富做生意,這樣就不需要擔心錢的安危。
“如果我們是朋友。”
高要心內冷笑,別逗了,大家價值觀、皮膚、種族都完全不同,怎麼可能是朋友?
大家唯一的朋友也就是money!
“那麼你應該知道我們東方有句話叫做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我得到錢,你們匯豐得到一次無形的宣傳。”
高要悠然自得說道:“很合理。”
“no,no,no!”
桑達士連連搖頭,90%是絕對不可以的,但是他也不能把高要送給渣打或者有利。
否則董事局可能會把自己罵的狗血淋頭!
桑達士想了想認真說道:“70%。”
“我的朋友,我可是冒了大風險的。”
“這完全是看在上帝以及我們的友誼上!”
70%已經不少了,高要卻不滿足,跟鬼佬談生意就是這樣,一定要得寸進尺。
“看在大家朋友的份上。”
高要也是有準備的,他往懷裏一掏,實則是從空間裏拿東西。
“我需要伱另外幫我貸一筆款。”
桑達士接過認認真真看完,末了,他連連搖頭:“no,no,no!”
“匯豐絕對不會給船貸款。”
其實不僅是匯豐,所有的銀行都不會給航運貸款。
“我們不是朋友?”
桑達士接連搖頭:“這是兩碼事,朋友不能讓朋友虧本!”
這死鬼佬!
幸虧高要有心裏準備,他指指合同上的內容開始解釋:“我是長租,利潤穩定。”
“噢,我看到了。”
桑達士說道:“mr.高,你的主意非常正點,我第一次看到像你這麼做的人。”
“但是!”
他聳聳肩,然後遺憾的說道:“我不能爲你破例!”
“船隻資本集中,風險極大,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海上風浪大,說不準哪一天這船就翻了,而且或許還會碰到政治因素,哪怕有保險它還是不保險。
題外插一句,當時船隻的保險稀奇古怪,比如說有一種險種叫被強迫卸貨險…
由此可想而知在當時搞航運的風險有多大了!
高要嘆氣:“你不知道聯合?”
“知道。”
桑達士怎麼可能不知道?木易早就來找過匯豐!
他認真說道:“聯合跟我說,他們掌握了東北局的統購統銷權。”
高要點頭:“是的!”
當時我軍在東北那邊是辦事人,有相當一部分地方已經被我軍掌握在手上。
要不是因爲這個,聯合也不能跟東北局合作。
桑達士眨巴下眼皮,他想着mr.高畢竟是東方人,會知道這個也不奇怪,就又說道:“但是沒用!”
他聳聳肩,有時候鬼佬就是這麼認死理,
“我沒有看到它的貨物在港島這裏銷售,也不知道實際的市場利潤。”
高要嘴角露出笑容,鬼佬總算沒有把所有的路給封死,他直接抓住破綻:“我的船已經在修復,預計一個月以後可以下水供聯合運輸之用。”
“最多3個月內,你就能看到無數的物資在港島銷售。”
“我的朋友,到時候我希望你根據這份合同,給我一個公平的貸款!”
“你不是跟我說這樣都不行?”
如果要形容下鬼佬的性格的話,那就是欺軟怕硬!
舉個簡單的例子,港府有個遞解出境的條文,其針對的是誰?黑社會?
不不不!該條文針對的是涉嫌政治的,而且它也只敢遞解出境,不敢做別的。
甚至有的遞解出境的人物,通過某些程度的施壓,竟然可以再次回來!比如說14k的初代龍頭就是先被遞解出境,後來又祕密接回。
再舉個例子,後世的時候官泰因爲涉嫌在50年代走私的時候多有被港府打擊報復!
但是當時比官泰做的更離譜的是聯合呀!人家可是直接把港島市面所有的商品幾乎全部買光,而且銅鑼灣那邊的藥店一條街也被它清空!
這走私力度不比官泰來的大?
結果港府就視而不見!瞧瞧,這不就是柿子專揀軟的捏麼?
高要看桑達士沉默:“算了,算了,我還是找渣打。”
桑達士無語,他覺得這個mr.高看起來紳士,實則本性就是個流氓,再回想下之前木易跟自己的談判內容後,
他只能退一步:“到時候看情況。”
“不過就算可以,也得讓聯合提供信用證。”
高要樂了,如果聯合要開信用證,那不就是在你匯豐開?
當下便打個響指:“噢,親愛的大班,認識你真高興。”
桑達士糾正:“no,我不是大班。”
“你現在認識了我,以後業績必然突飛猛進。”
高要鼓舞:“我不會看錯人的,以後你肯定是匯豐大班!”
桑達士聳聳肩:“好吧,要是你非要這麼說,我認爲可以接受!”
兩人簽好合同,桑達士說道:“mr.高,你的賬戶很快就可以造好。”
“到時候隨時等你提錢。”
“謝謝。”
高要對這個倒是無所謂,他對桑達士說道:“出於友誼,我表示允許你們登報。”
問匯豐貸款難嗎?
不是很簡單嘛!
搞定高月大廈千萬貸款的高要表情輕鬆的就走出了匯豐。
錢去錢來!錢去錢來!錢搵錢就容易,人搵錢就確實艱難!
主要是這利息低啊!
林百信沒走,他一直盯着匯豐的大門看着呢。
等看到高要從裏面走出後,林百信旋風一樣衝了上去。
“高先生,高先生,我是林百信,潮州人。”
啞七跟灰狗一左一右擋住。
林百信擠不過去,就在邊上拼命叫:“高先生,我是做製衣的林百信。”
“廠子就在深水埗元州街,潮州人啊。”
“讓他過來。”
高要對這個林百信沒印象,不過在40年代末就搞製衣廠?那倒是蠻有膽識的。
“謝謝,謝謝。”
林百信點頭哈腰靠近:“高先生,我是林百信。”
他已經反覆講了好幾次自己的名字,想來這個對他很重要。
高要微微一笑:“想進匯豐貸款?”
“是。”
林百信說道:“我開了家制衣廠,需要週轉。”
“抱歉。”
高要不得不遺憾的告訴他:“鬼佬很難會給你貸款。”
高某人之所以能夠貸到款不僅僅是因爲他的名氣,還因爲他充沛的財力以及簡禮夫等人的介紹。
當時就是這樣,一般華商做生意確實挺艱難的,所以纔要成立商會互幫互助。
林百信苦笑:“看的出來,門童甚至不讓我進。”
高要哈哈一笑:“無謂跟他們生氣,看門的當然要學會狗眼看人低。”
“走,我們去喝杯咖啡。”
“那我就不客氣了!”
林百信心下大喜,都說高先生對潮州人友善,想不到是真的。
咖啡很香,加的鮮奶,高要調着勺子聽林百信講製衣的情況。
當時港島的製衣規模極小,全港也就是40多家,要到了60年代製衣市場便開始蓬勃發展,其後一發不可收拾。
在86年之前,港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區,哪怕後面被人超越,其也一直握着老二的位置。
發達的成衣製造將最時尚的世界潮流帶到港島,港風也由此開始興起!
林百信說道:“高先生我認爲製衣很有市場。”
他侃侃而談:“我們有許多老鄉在南洋,他們那邊經常拍電報回來說那邊缺少製衣。”
那倒是,當時有實力的潮商都在南洋那片,他們自然會將需求轉回。
高要問道:“你是要問我借款?”
“不不不!”
正所謂救急不救窮,而且自己做的是生意,林百信對這個還是分得清的,他說道:“高先生,我想邀請您加入我們成福織造做我們的董事。”
當時邀請社會名人加盟公司做董事是潮流,主要是藉助其社會地位以及影響力。
比如說周溪年就經常被人邀請加盟某某公司成爲董事。
風水輪流轉,高要沒想到這一天竟然這麼快就蒞臨到了自己身上,他似笑非笑看着林百信:“那怎麼好意思?”
天上不會掉餡餅,有舍纔有得的嘛。
林百信縮下脖子:“我是真心邀請…”
“好。”
高要滿口答應。
林百信一呆,他喜的站起:“高先生?”
“大家膠幾人。”
高要曉得林百信的想法,他說道:“匯豐這邊我是暫時幫不上忙。”
“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可以幫你給東亞銀行打個招呼。”
“不介意,不介意。”
林百信頻頻點頭:“已經很好了。”
東亞銀行是當時華人第一銀行,實力雄厚,雖然其利息比匯豐高一點,不過肯定比別人的要低。
對於很多華商來講,東亞銀行已經是最好的選擇,而這個選擇也不是一定都有資格拿到的。
林百信千恩萬謝走了。
“麗新?”
高要臉上卻露出古怪的笑容,沒錯,他總算記起這個林百信,未來的製衣大王、非洲王、亞視董事局主席嘛。
萬丈高樓平地起,想不到這個未來的製衣大王當前還在爲發展而憂慮。
再想起竟然開始有人邀請自己名譽加盟,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家織造廠。
不過高要還是很高興,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小小的一步,在將來就是一大步啊。
……
高某人再次引爆港島,再賀東之後,其以華人之身竟然從大門踏進匯豐並從匯豐這孤寒鬼手中借走大筆銀紙!
一個剛出道不久的年輕人的勢頭竟然如此之猛!一時間直引得華商輿論紛紛。
鵝頭山利園利家書房之中,利民則看着報紙陷入沉思,他們利家當然也能從匯豐那邊貸款。
不過這依仗當年利希慎所留下來的遺產,比如說鵝頭山這等地皮。
“第一高樓?”
利民則似笑非笑:“這麼會炒作?那幫你一把。”
他略微搖頭,而後拿起桌子上的電話筒開始搖電話:“今晚出貨。”
“不去尖沙咀,從官塘。”
“喂,於老爺,是我,民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