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234就爲了蓋個房子,纔開的銀行

作者:成事非天
第234章234就爲了蓋個房子,纔開的銀行

  周溪年沒猜錯,高要確實有這個想法,這陣子他一直在思考、觀察港島。

  他看的很清楚,鬼佬對港島實行無爲而治不是沒有緣由的,港島的定位會變成中轉港也不是沒有原因。

  當前的港島資源實在太過貧瘠,這根本就是一座石頭之城,連淡水都缺…談何發展工業之類的?

  看來看去,也就是搞地產來帶動經濟。

  既然如此,自然要安得廣廈千萬間,那就肯定要發動廣大市民參與的嘛。

  高要第一時間就去中環永樂街找廖寶珊。

  這傢伙因爲之前有簡東普支持,拿着東亞銀行的錢大炒市面,賺的是眼仁發紅,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便開了這廖創興銀號。

  高要這一家子在這銀號裏放了100萬,那是貴賓中的貴賓。

  現在有了其它的想法,自然便要找廖寶珊這人精聊一聊。

  高要主要看中的就是這傢伙膽子大,敢搏。

  “高生大駕光臨,蓬蓽生輝,蓬蓽生輝啊。”

  自銀號開了後,廖寶珊運用賬戶上的資金在外面是大殺四方,殺的那些炒金的蝦仔是潰不成軍,別提有多神氣了。

  他喜笑顏開的將高要請去辦公室,沒別的,就是希望高家堆過來的這一百萬資金能夠在賬戶上多趴一會。

  “聽說你現在風頭最勁。”

  高要笑道:“恭喜恭喜。”

  這話確實沒說錯,在60年代前,廖寶珊確實是潮商中風頭最勁的,那什麼小李在他面前根本不夠看。

  “那也是有高先生傾力幫忙。”

  廖寶珊面上堆笑,他跟着拱手:“還沒有恭喜高先生入駐潮州商會。”

  “高先生,我在這裏說句話,下一屆,我肯定全力撐你做會長。”

  高要哈哈一笑,他這潮州商會理事的身份是白飯魚一手辦下來的,也沒人放對。

  不過由於當前事物太多,所以他都沒有去過潮州會館跟大家見個面。

  “找你來是有點事請教伱。”

  “不敢,不敢。”

  廖寶珊頓時打點起精神,坐在自己面前的是最大的客戶、潮州幫扛霸子、千萬先生、大慈善家…

  這哪一樣身份都不容小覷啊。

  等聽高要說完,廖寶珊眨巴下眼皮,給房子做按揭?他尋思下,就目前這狀況,哪裏有自己去炒市面來的快?

  或者自己收樓翻修賣也比搞按揭來的強啊。

  這利息收的忒不爽利。

  高要看下廖寶珊的表情,好傢伙,這小子也不感冒。

  不過高某人也不例外,現在港島的情況是這樣的,有門路有膽子有手段的,只要敢做事,基本都是暴利,肯定比收利息強。

  沒門路的,那隻能安安噹噹去上工,而這個工作在當前的港島是不穩定的。

  簡單點說,不是銀行所喜歡的客戶。

  “高先生。”

  廖寶珊心想高要都登門了,自己不能不給面子,只能硬着頭皮說道:“你發話,銀號給做按揭自然不是問題。”

  “就是本銀號恐怕做不來太多。”

  他沒說錯。

  廖寶珊目前開銀號是爲了籌集民間資金去搞炒市面、炒樓,圖的就是一個肥水不流外人田。

  現在銀號裏大部分的自己都被他投出去啦,確實做不了太多。

  高要打斷:“廖總,這裏就你我二人,開門見山的講。”

  “我是來聽真話的。”

  廖寶珊尋思一下,他想着年輕人可能聽不得太刺的話,便儘量婉轉說道:“高先生,你這主意自然是極好的。”

  “可以擴大購買面。”

  “但是!”

  廖寶珊說道:“我們也不得不考慮到一點,無論是銀行還是銀號,都杜絕做風險性的事業。”

  他婉轉道:“當前買的起房的不需要去貸款。”

  “而買不起房的,他們的工作並不穩定,這後面收賬是個極麻煩的事情。”

  那倒是,後面已經榮升爲港島財神爺的匯豐還不是要把爛賬交給洪興去收?

  高要略略點頭,其實他也想到了這點,當前港島工業不多,人又太多,一個工作動輒幾十上百號人在搶。

  老闆有太多的選擇,隨時會pss跟其談條件的,然後換上一個更聽話更拼命的牛馬。

  所以當前有工開的其實都沒什麼保障…

  廖寶珊說道:“高生,既然如此,你爲什麼不自己搞個按揭公司?”

  “以您的實力,我想應該很容易拿到低息貸款。”

  高要呵呵一笑,如果要搞金融公司的話他早搞了,按揭公司?那他還不如直接搞個銀行專門來做按揭。

  等港島的經濟迎頭趕上,自然就能帶好這個頭。

  專門做個銀行來搞按揭?

  高要怔住,他眼眸內閃過絲深沉,後世的時候,港島的銀行業務中,按揭佔據了三分之一!幾乎可以說是支柱

  他飛快尋思,其實說什麼不穩定之類的都是屁話,歸根到底是因爲當時的港人沒有意識到這座城市的未來就是地產跟金融之城。

  也不知道房子纔是他們最值錢的家底。

  簡單點說,港人對於未來還沒有信心…

  所以銀行纔沒有信心…

  高要立馬想起一人,後世的慳儉鉅富--華懋集團主席王得輝!

  這傢伙旗下的華懋在開發地產的時候,從拿地、蓋樓、按揭等全套都是在他自己集團旗下的公司裏完成的。

  這傢伙做生意從來不去銀行磅水,所以金融街的風波也從來影響不到他。

  而且現金極爲雄厚!

  “開個銀行…”

  對面的廖寶珊吃了一驚,高先生要開銀行?

  這大鱷魚什麼都喫的嗎?

  那看來自己也要付堆花出來了。

  當時開銀行有個說法叫湊、堆、挖!

  湊指的就是吸收社會資金,而堆就是堆花,這玩意特指銀行界。

  比如說像之前廖寶珊找高要屬於同鄉之間的湊,而如果高要開銀行,因爲廖寶珊是同道中人,那他往高要開的銀行裏存錢的說法就叫堆花。

  除了廖寶珊以外,其它的同行也理當自動上門存一筆款,這錢的數目大小跟開銀行的人的社會地位有關。

  挖當然就是挖社會賢達來入股啦…

  你開銀行怎麼能沒有名流參股?否則人家不信你實力的嘛。

  廖寶珊恭維:“高先生,如果你開銀行,那定然是豬籠入水,財源滾滾,賺的眼仁發紅啊。”

  無論在哪裏,在上流社會之中,如果家裏有銀行便很容易在上流社會站住腳跟。

  除此,且不說身份,它也是發財的好門路,銀行一面吸收客戶的銀根一邊放債,做生意,借本生息何樂而不爲?

  高要呵呵一笑,哪這麼容易?港島這地方銀行多,銀號更多,沒人數得清這裏到底有多少間銀行、銀號。

  這邊開,那邊關,生生滅滅百餘年,到今日,真正能成大氣候的不足20間。

  而且這些成了氣候的,到後面絕大部分都被擠兌倒閉,比如說眼前的這廖創興銀號。

  高要尋思一下,當前港島還沒有什麼銀行條例,連牌照都無,想開就能開。

  完全拼的就是實力跟名氣。

  這兩樣東西高要都不缺,他缺的是專業人士。畢竟搞銀行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它很容易被人拆臺腳的嘛。

  既然定了主意,高要便開門見山說道:“得虧廖總提醒,我擬開個銀行專門做按揭的事情。”

  前期的時候確實也只做的了按揭,至於船隻那邊,恐怕要看到時候到底能拉來多少存款。

  廖寶珊張口結舌,我頂你個肺,高先生對這按揭的事情到底有多魔障

  當下結結巴巴說道:“恭喜,恭喜。”

  “有高先生打頭,我廖創興銀行自當跟進。”

  高要微微一笑,甭管這話是真還是假,總歸聽的很舒服。

  他直接問道:“我高某人是門外漢,不知道廖總這邊有沒有好介紹?”

  其實廖寶珊也是個門外漢,不過他久跟簡東普打交道,所以才慢慢學得其中門路。

  聞言,廖寶珊羨慕道:“高生,你開銀行當然絕無問題。”

  “只你中環還有銅鑼灣的物業,便是最好的信用憑證!”

  這話沒錯!

  銀行是最需要信心的行當,在這個行業裏是低調不來的,就連匯豐都要經常動不動的重新設計總部,遑論其它的?

  而高要當前最大的優勢是他的名氣,以及手上握着的雙子高樓!

  比如說高要把銀行放去中環大會堂的高霞大廈裏,那對於全港市民來講,比什麼保證都要靠譜。

  高要呵呵一笑:“人才難得,最要緊是有人才。”

  “倒是有一個。”

  確實有這麼個人才,廖寶珊盯了很久了,奈何他心知肚明自己根本無法打動他,只能望洋而興嘆。

  “哦?請講。”

  “利國圍。”

  廖寶珊說道:“高生,此人極爲厲害。”

  利氏二支,一榮一枯。

  這利國圍隸屬利氏家族,不過他並非利希慎這一支,他這一脈早早就已衰敗,而且當時他們主要活動在濠江。

  像這利國圍就是在濠江出生,中學畢業不久後,便進入國華銀行做小職員,一直做到去年,其因爲某些原因轉回港島,截止目前還沒有回去。

  利國圍?利家?

  高要若有所思。

  任何時代,大家族都比較容易出人才,這並非是因爲他們基因好,只不過是因爲他們更重視知識上的傳承。

  尤其是現在的港島,一個人會識字,找工作就要比別人輕鬆,就算去報考警校,要是會識字,基本都會錄用。

  如果會英文,那真是不得了,直接去洋行開工都沒問題。

  而利國圍就是這麼一個出身大家族,懂英文又知金融的人,確實是個人才。

  廖寶珊察言觀色,好像高先生對利國圍有點興趣,便試探問道:“高先生,如果你有興趣,不如我約他出來喝茶?到時候你們直接談。”

  “好。”

  高要說道:“辛苦廖總,一起喫個午飯。”

  “利先生喜歡西餐還是中餐?”

  廖寶珊尋思高先生做事情還極細緻,真是不得了啊,便咧嘴:“他雖然是假洋鬼子,卻喫的中餐。”

  “那就新光。”

  新光位於中上環,在重光後復業,蠻有名氣,適合招待朋友跟客人。

  高要這個人不會搞什麼株連九族這一套,有可能得罪自己的是利民則這一脈,而利國圍這一脈是利家分出去的。

  既然是人才,高要想看看大家能不能走同一條路。

  利國圍今年才29,年輕有爲。

  沒錯,今時今日的高要絕對夠資格對年輕人這麼講,雖然他自己也就是20出頭…

  人未到聲先到:“哈哈哈,寶珊,今兒個你是不去文鹹東街,來新光了?”

  “高先生?”

  利國圍走進立馬就注意到了高要,當時天下無人不識高先生,尤其還是場面人…

  高要站起伸出手,利國圍趕緊小步上前:“不好意思,高先生,我跟廖總開慣了玩笑。”

  “年輕人應當放鬆一點。”

  高要拉着利國圍入住,而後徑自開門見山:“阿圍,就一句話,我欣賞你,希望你過來幫我做事。”

  廖寶珊羨慕的一塌糊塗,曾幾何時,他也希望自己每次出門辦事的時候可以如高要一般灑脫自信。

  瞧瞧,阿圍,我要你過來幫我做事。

  打死廖寶珊都不敢這麼講,因爲人家十有八九會不甩自己。

  “阿圍。”

  廖寶珊補充:“高先生準備開家銀行。”

  他強調:“是銀行。”

  “人我領到了,高先生,阿圍,你們慢聊。”

  利國圍的眼光略略亮了下!

  在條例頒佈之前或之後,在港島這邊領牌開辦銀行一直都是是比較容易的事。

  但是又爲什麼會出現那麼多準銀行機構——銀號?

  這是因爲當時港島這邊銀行的業務雖沒有專門的法律條款約束,卻有慣例,這種慣例由早期的外資銀行帶來,成爲銀行執業的範本。該慣例跟錢莊、銀號截然不同,對於沒有現代金融概念的華人來講這是一種無形中的束縛力,所以許多華人銀號商視執業銀行爲畏途。

  他們更喜歡經營經營靈活的銀號,而非銀行;

  就比如說恆生,它現在就是銀號…

  在高要之前,只有東亞銀行是一上來就開的銀行,但是這裏有個前提,當時創辦東亞銀行的幾人要麼在此之前就已經開設過銀號或者銀行。

  要麼就是銀行買辦

  都是絕對的實力派人物!就算是這樣,當年東亞銀行開業之時,那些銀號的東家也不看好。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