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331:得賜傳臚唱姓名,大吉大利

作者:成事非天
第331章331:得賜傳臚唱姓名,大吉大利!

  車公,又稱車大元帥,籍貫南昌五福,其本是南宋末年的一名勇將,曾帶兵平定江南之亂,時爲宋帝重視。

  南宋末年,蒙古大軍犯境,宋軍無力反抗,宋帝昺南下避難,由車公一直護駕到港島,忠心耿耿,奈何其在駐守西貢時不幸病逝。

  鄉民爲記念他生前精忠英勇,故於西貢豪涌村口爲其立祠,原先只是一座小廟。

  到的十九世紀末,沙田爆發瘟疫,有村民在其祠祈福,而瘟疫因除,故在沙田爲其正式立廟重塑金身,其後又獲港島道教奉爲神明。

  每年的農曆大年初二或大年初三,民間的許多善信都會到沙田車公廟去轉風車、拜祭和祈福許願,香火甚旺。

  而在公家來講,求籤占卜來年港島運勢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過先前都是各家自己占卜。

  比如說新界這塊,往常是由沙田鄉事委員集體於新春車公誕時到沙田車公廟求籤,以占卜來年港島運勢。

  只不過因爲日佔的原因,九龍樂善堂的框架都沒搭好,這各地的鄉事委員會自然也沒有重組完成。

  所以這占卜便又成了私人行爲。

  這一次就不一樣了,在得到提醒後的高要大張旗鼓的率領潮州商會中的一干精英人士前來沙田車公廟求籤。

  消息一出,十里八鄉的鄉親們扶老攜幼紛紛出動過來觀禮。

  這幾年多災多難,大家都希望老爺(神靈)降下福祉關照各方,奈何一直沒有重量級的人物前來求籤,這讓大家是又失望又着急。

  現在好了,名聞兩江之地的高博士親自來求籤,那手氣必然是好的。

  是的,求籤當然是求上上籤。

  早幾年的時候,有一屆沙田鄉事委員會來求籤,結果求了個下下籤,當場就被街坊們戳着脊樑骨罵了個半死,而當界的鄉事委員會集體被迫下臺…

  所以說,鄉親們都很樸實啊,這求籤也是個風險活…

  點燭上香,再行三拜九叩禮儀,高要這才接過廟祝捧來的籤筒,他大聲道:“倘能獲得車公君的垂愛,而指示弟子一條明確之路,並保佑平安無事順利成功,弟子必爲大元帥重塑金身。”

  高要雙手持籤筒晃動,啪嗒,一枚竹籤掉在地上。

  全場目光立馬落在這竹籤之上,是吉是兇?

  馬上就能見分曉。

  道童揀起竹籤遞給解籤師。

  解籤師一臉鄭重接過竹籤,車公廟已經數年沒有解過這等大籤,老實講,他也很緊張。

  等看到籤文後,解籤師目中頓現喜色,他仔細再看一遍,而後大聲叫道:“收拾行程往帝京,姓名必舉動公卿;承恩深處朝金闕,得賜傳臚唱姓名。”

  “上上籤,萬事亨通!”

  解籤師第一時間將竹籤送回高要手上,他再次強調:“博士,萬事亨通,大吉大利。”

  高要這纔將手中竹籤豎起,將籤文面對大衆,他大聲道:“歲次戊子。籤文:收拾行程往帝京,姓名必舉動公卿;承恩深處朝金闕,得賜傳臚唱姓名。上上籤,萬事亨通!”

  “萬歲!”

  衆人歡呼:“車公保佑。”

  他們一擁而上看着高要手中的竹籤,天意,天意如此啊。

  人人都發自肺腑的喜笑顏開:“今年港島一定旺。”

  “把這籤送去總督府。”

  高要將竹籤遞給林勝,而後才走向廟祝,他左手包右手抱拳:“真人,幸得車公護佑,纔有我港島之氣運。”

  廟祝笑容可掬:“也是博士虔誠。”

  高要微微一笑:“我擬爲車公擴建廟宇,請真人聯繫華廟會另行登記。”

  華廟會全稱華人廟宇委員會,是根據《華人廟宇條例》第7條成立的非牟利組織,目的是改善港島的華人廟宇的經營管理情況。

  其下直接管理24間廟宇,委託管理20間廟宇,這車公廟屬於華廟會直接管理。

  要搞擴建,必然要徵得華廟會同意。

  當然了,一般來講,也不會有人反對。

  大圍車公廟歷史悠久,其與上環文武廟、竹園黃大仙廟、佛堂門大廟,並列爲港島四大廟宇。

  一直以來車公廟的香火向來不錯,不說別的地方,只新界這塊,鄉親們就很喜歡來這邊上香。

  只不過車公廟大開山門,許香客來去自如,從不收取任何費用,其廟宇經營主要靠一些善信添的香油錢。

  善心無大小之分,這添的香油錢倒是能夠供車公廟經營之用,不過要是想搞什麼擴建、翻修那是肯定不夠的。

  必要去化緣纔行。

  但是這幾年港島遭難,鄉親們口袋空空,所以車公廟內的這羣道士從來沒有想過在這種時候去麻煩鄉親。

  雖然他們很想擴建車公廟…

  因爲重光後,車公廟的香火鼎盛,以當前的規模而言,車公廟已經有點不堪承載了。

  廟祝喜不自勝:“大元帥一定很高興。”

  高要微微一笑:“最要緊是大家都高興。”

  他看着當前的廟堂,其實就是間小廟,不像後世那些被人承包了的廟宇,個個恢弘壯麗,又有戴大金錶的禿頭談笑風生。

  再看看當前的廟祝等人,衣服一看就曉得漿洗過好多次。

  “賢婿。”

  求神占卜當然不可能少了白飯魚的嘛,他不僅拜關二爺,也拜車大元帥,只要是神靈,他都拜的啦。

  主打的就是一個滿天神佛。

  白飯魚喜滋滋走到高要身邊:“大元帥壇前的銅風車靈驗無比。”

  關於這個,有對聯爲證。

  “車轉普天下般般醜心變好,公扶九約內事事改禍爲祥”。

  來車公廟上香的,都會在上香後轉動壇前的銅風車,以祈求新一年轉出好運新機。

  廟祝說道:“善信說的是,所謂心誠則靈,大元帥一定會保佑諸位。”

  高要回頭看下,大家的目光都很殷切,看起來都非常想去裝風車。

  在港島這裏不信點這些傳統是萬萬不行的。

  高要哈哈一笑,當即上前順時針轉了通風車。

  等他轉完讓開,衆人這才歡呼一聲,而後根據年紀大小以此上前轉動通風車。

  這廟不大,擠不下太多人,高要便跟廟祝走去外面,他看一眼地形忍不住感慨:“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車公廟會所在村前有三支河流交匯,背後枕山奇突,正所謂山管人丁水管財,真是風水寶地。

  廟祝誇道:“博士真是慧眼識珠。”

  “博士你看,枕山爲圓渾的太陰金星,是以先賢特意將廟建於該山的左邊山腳下,是爲太陰乙角。山頂之上有蟾蜍石(應星石)鎮守,左前方有獅子山及望夫山鎮守,右前方有針山作貴人守護。”

  “可護一方所在。”

  “好,好。”

  高要笑道:“我個人陋見,到時候便起一家新廟,原來這廟就不招待善信了。”

  “自然,自然。”

  廟祝一聽,原來高博士不是要翻修,而是要建新廟?

  他登時歡喜不盡,新的好,新的好啊。

  “貧道謝過博士善心。”

  高要擺擺手,他有個毛的善心。

  這修廟,一來可以促進當地生產,比如說工人定然是要招的本地,還有物料等等,都會讓沙田區域的鄉梓受惠。

  變相在新界這塊傳播高博士美譽。

  二來麼,這求籤難道只求一年?

  肯定要年年求的嘛。

  車公廟是港島四大廟宇之一,它這裏開年第一支籤不亞於後世的時候那些大廟放出來的頭香。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隨着港島發展越來越好,車公廟開年的第一支籤的政治意味將越來越濃。

  那到時候每次代表求籤的人豈非是衆望所歸?

  潮州商會的人紛紛從廟中走出,今天大吉大利,大家心情都相當爽朗。

  “會長。”

  衆人紛紛道喜:“好兆頭,大好兆頭啊。”

  高要笑道:“也是上天保佑。”

  “走吧。”

  車公廟就這麼點大,他們在這裏鬧哄哄的,其他鄉親們便不好過來了。

  未免不美啊。

  等潮州商會這幫人一走,過來看熱鬧的鄉親們這才爭先恐後抓住解籤師:“道長,高博士講是上上籤?”

  “那是。”

  解籤師說道:“萬事亨通啊。”

  衆人歡欣鼓舞:“不愧是高博士,手氣就是旺。”

  “大吉大利,大吉大利啊。”

  被口口相傳一起傳出去的,還有高要準備再建車公廟的消息。

  一時間輿論紛紛。

  大家高興於高博士爲港島求了一支上上籤,這是大好事,又奇怪於高博士怎麼就因此要再建車公廟?

  “有什麼奇怪的?”

  帶人在文武廟同樣求籤的周溪年懊悔不跌,高博士就是喜歡耍花樣啊。

  車公廟在港島名聲很大,雖然遠在沙田,但是善信們無論距離多遠,一年之中總要去一兩次。

  沒別的,車公精通醫術、愛民若赤,不特平賊有功,所到之處,疫症亦立刻停止。

  鄉親們都極其信奉車公神力。

  另外,車公壇前的銅風車可帶來好運。

  兩相疊加,民間對於車公可是相當崇拜的,那邊求出來的籤向來靈過其它地方。

  否則從前的時候,港府也不會派人在車公求新年籤。

  “我頂你個肺啊。”

  周溪年捶胸頓足痛不欲生:“花個上百萬就能穩穩的將求頭籤的機會拿到手中。”

  “太划算了。”

  他眼珠子咕嚕嚕亂轉,文武廟的籤雖然也不錯,不過這地方從前都是華人中的賢達主持議事的地方。

  跟民衆離的太遠,不接地氣。

  還是車公廟好啊,民間信奉。

  這隻狐狸真是狡猾狡猾的。

  等聽說高要竟然將求得的竹籤送進了總督府,周溪年只能嘆氣:“生子當如高博士。”

  說起這個,他看自己的兩個兒子就有點橫挑鼻子豎挑眼了。

  “總督閣下這回要高興壞了。”

  周溪年當然不會猜錯啦,葛量洪確實很高興,在自己來港之後的第一個新年,民間便求到了上上籤,其政治意義絕對非同凡響。

  “高博士準備翻建車公廟?”

  “是的,閣下。”

  文書說道:“說是因爲車公廟小了。”

  當前港島絕大部分的廟宇都是鄉親們自發籌錢建的,是以誠心而建,廟宇基本都不大。

  葛量洪沉吟下,華人每年都要求籤。

  而求籤的地方不外乎就是大圍車公廟、上環文武廟、竹園黃大仙廟、佛堂門大廟。

  這其中車公廟承上啓下,連新界、九龍,可安撫絕大部分的鄉民。

  原先的時候,華民政務司署倒是有牽頭求過幾次籤,不過根據記錄,華民政務司署出面求的籤最好的也就是中下籤。

  讓各鄉的鄉民直接噴成不當人子。

  是以其後便由沙田九約成員出面求籤,不過因爲戰事的原因,求籤之事便告中斷。

  等重光後,沙田鄉中父老主要精力在辦理鄉事,並配給米糧、糖和食油等,協助村民,以解民困。

  實無精力顧及求籤。

  葛量洪右手輕輕敲擊檯面,這是他的習慣,在做決定之前,非要如此纔行。

  當前大埔理民府班絡已經開始發動新界各區組織鄉事團體,並鼓勵各村選出代表負責鄉事,且應允撥地及撥給半數之建築費資助建築會所…

  葛量洪忽的想起一事,他問道:“九龍樂善堂如何了?”

  樂善堂的政治色彩太濃,而且其一度等於就是新界、九龍的民間自治組織,所以港府一直無未予認同。

  文書忙道:“據說潮州商會在操辦樂善堂重建之事。”

  葛量洪再看一眼手中的竹籤,哪怕沙田重新再選出鄉事代表,這些人的影響力恐怕也比不上高要。

  他們求的籤自然也難以被廣大市民認同。

  這是已經成了事實了呀。

  “請華民政務司署連同華廟會商討一下,定要重視高博士翻新車公廟之提議。”

  華民政務司署是專司華人的機構,而華廟會又是直接管轄車公廟的上級機構,由它們出面倒是理所應當。

  很快,高要便已收到消息,他對身邊人笑道:“總督閣下倒是會錦上添花。”

  華民政務司署跟華廟會同時參與,代表港府認可此事,並願爲之背書。

  而相應的,高某人所需要的每年求籤代表自然也會成爲他的專屬。

  就是周溪年講的那句話,花上百萬就能拿到這麼一個固定且獨一無二的名額,實在是太過划算。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