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340:這個位置高博士不坐的話,

作者:成事非天
長洲離港島其實也就是幾十裏地而已,看起來卻好像兩個世界,這裏的風貌更傳統也更原始。

  陸上幾無公共交通,基本發展倒還算可以,畢竟有近萬人呢,學校、警署、醫院等基本設備具備。

  長洲旅遊景點衆多,比如說張保仔洞、長洲北帝廟和長洲石刻等;

  上影視最多的當然是張保仔洞啦,據說這個清末知名的海盜的晚年便是在長洲這裏渡過的,其待的地方便被人叫做張保仔洞。

  據說還有藏寶……

  不過這裏最知名的還是北帝廟!

  長洲人主奉北帝,太平清醮也是爲了奉祀北帝。

  高要在一羣鄉紳的簇擁下先行趕到北帝廟。

  北帝通稱北極玄天上帝,民間多稱之爲真武大帝,因其性屬水,當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又能鎮邪驅魔,爲漁民所喜。

  乾隆四十二年長洲發生疫症,當地漁民遠赴惠陽縣玄武山北帝廟迎請北帝神像到長洲鎮壓才除去疫症。

  此後長洲當地居民便集資建廟奉祀北帝至今。

  幾經翻建,北帝廟擴爲三進式建築,其正殿寬敞,神壇置中,兩側設偏殿,左右對稱。

  殿前建有一道花崗石梯階,門外置有一個石香爐及兩對石獅子,而廟的瓦面和檐角亦有很多獅子,是全港廟宇中獅子最多的一間。

  長洲北帝廟是全港北帝廟中規模最大的一間,這裏除供奉北帝外,廟內亦供奉太歲、觀音及列聖。

  早先的時候,長洲北帝廟由長洲居民負責管理,不過在1929年時已交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門前掛着副門聯,“真義著千秋,煌煌氣象;武功超萬古,赫赫聲靈”。

  一行人魚貫而入,高要正眼便看到了玄天上帝神像,只見玄天上帝赤足仗劍,狀貌威武,不愧是聞名萬古的武神!

  難怪先前許多征戰,舉事者皆宣稱得到玄天上帝之庇佑,蓋因鹹視其爲保佑武運的大神。

  神桌下則奉祀黑虎將軍,其有驅除癘疫及鎮護廟堂之功用。

  “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懾萬靈。”

  高要望神像有感,便油然說道:“記一下,我高某人捐一對銅香爐奉祀帝君。”

  衆人大聲鼓掌:“好。”

  位列高要身邊的這一圈人都名列居民協會之中,是長洲的實際管事者。

  不過沒有用,長洲的主體是潮州系,高要是港島最大的潮州商會的會長,於潮州系中可謂是一言九鼎。

  若非如此,長洲的這些鄉紳怎麼能眼巴巴的先找上福義興的王老吉,而後又通過王老吉再找到陸大潮,再又轉到高要這裏。

  搞這麼複雜爲了什麼?

  要搞太平清醮,非要高要點頭纔行啊,否則到時候潮州幫發飆,搶包山之事就會好事變壞事,沒有人擔當的起。

  “就是在這裏卜杯?”

  “是的,會長。”

  一人走出恭聲道:“會長,本來有兩件事需要解決,不過會長來了,也就剩下一件事了。”

  邊上人俱都含笑點頭,此話有理啊。

  只見這人說道:“根據規則,應當先於神廟內卜杯決出當值的總理。”

  “既然會長親來。”

  他看下邊上的一羣人,見這些人都一臉同意狀,便徑自說道:“鄉親們希望會長能夠就任永遠總理一職。”

  “這也是帝君的意思。”

  有時候被代表還是蠻好的…

  長洲太平清醮一年一度,這不僅是潮州系的盛會,更是展現肌肉的時候,哪怕這些人不開口,這永遠總理之位,高要也是志在必得。

  沒辦法,權力的道路上是容不得任何推卻的。

  高要可以給人送錢,也可以賞賜下權力,卻絕對不會把只屬於自己的權力讓給別人。

  高某人沉吟。

  衆人互相看看,便紛紛道:“會長,論聲望論地位,這個位置你不坐的話還有邊個夠格?”

  “時間緊迫,惟有會長掛帥,鄉親們才能齊頭並進祭祀啊。”

  都說到這份上了,高要也不客氣,便慨然道:“既然是帝君的意思,時間又如此緊迫,我便當然不讓了。”

  衆人齊鬆口氣,會長一口答應是最好,否則大家還要再勸諫幾次。

  “會長真是體貼民意。”

  高要是永遠總理,而非當年總理,他目光動下便對陸大潮說道:“大潮,今年便有你來做這當年總理,定要卜一個好日子出來。”

  陸大潮鞠躬:“是,會長。”

  按照道理,當年總理應當是在農曆正月上旬時,一衆候選人齊聚長洲北帝廟內杯卜決定。

  衆人互相看一眼,會長手腕真是犀利,只是言語之間便廢了從前的規矩,而將當年總理的指定權抓在手上。

  此後太平清醮非聽會長安排不可。

  不過這也不意外,衆人既然推高要做這永遠總理之職,便早有準備,當下紛紛恭喜:“陸總理器宇軒昂,來卜杯選日再合適不過。”

  “卜算之日從農曆四月初一開始,請陸總理算好時間,到時候我們會提前通知到位。”

  這就是高要願意成爲永遠總理的原因,他實在是不能確定有這種時間,還是永遠總理好啊,指定個當年總理代勞。

  面子拿了,裏子也照顧到位,雙贏嘛。

  陸大潮微笑:“一定,一定。”

  一件事便這般輕輕巧巧解決。

  邊上週溪年看的心內直嘆氣,潮州佬倒是團結的很,他跟着又想,現在高要手上抓着花車遊街,又拿下長洲太平清醮。

  長此以往,高某人於民間的聲名就會越來越旺…

  我頂你個肺啊

  眼見衆人這般識相,高要也爽氣,便對陸大潮說道:“往後高升慈愛互助基金定要贊助長洲太平清醮。”

  每過一週,高升慈愛互助基金的賬戶裏的錢便多一些,在當前這種時候是不存在什麼洗錢的說法。

  有就用!

  但是高要本人又不需要這個錢,家裏開銷有白月嫦,公司運營的話,當前基本已經不需要他本人去砸大錢了。

  也只有搞醫院、學校這些需要高某人出錢,而這部分的話,高要賬戶裏還躺着金山呢。

  而當前慈愛互助基金援助的幾個項目,比如說法律援助、開識字班等根本用不了幾個錢。

  陸大潮、林景、林勝這3個管家的私用也開支不了多少,如此便導致一個情況,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既然長洲太平清醮是全民娛樂,高要便想着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正好可以將太平清醮抓住不放。

  現在自己又出錢又出力的,想必外界也沒話說的啦。

  衆人齊齊大喜:“會長大氣,帝君知曉定要降下神恩保佑帝君。”

  有一說一,大家還是很信神的。

  周溪年心想自己就不應該來,平白眼紅啊。

  高要恰好看到周溪年,這老小子明顯一副喫不到葡萄又嫌葡萄酸的模樣,便笑道:“諸位,長洲太平清醮與民同樂。”

  “我已跟週會長說好,東莞商會將參加本屆搶包山活動。”

  周溪年抱拳:“諸位,人越多就越熱鬧嘛。”

  衆人哈哈一笑:“週會長加盟,那是再好不過。”

  先前開口那人趁機說道:“會長,正要向會長稟報。”

  “今年大家想將包山由兩座改爲三座。”

  二戰前的這搶包山只設了兩座,每座包山高約二丈(20米),僅用竹棚搭成,每個包山掛上約18000個包子。

  包子名“幽包”,是一種曾被供神的印有紅色“壽”字或機構名稱的蓮茸包,又叫“平安包”。

  其後將之置於方桌上,成尖塔形,頂插佛手。

  在演神功戲的最後一夜,包山會被以人力擡至曠地,再從包山上拆下幽包拋擲,讓居民爭拾。

  等幽包拋完,才正式開始搶插於包山頂的佛手。

  如果是以三合會爲主的搶包山,會將佛手改爲花炮,奪得佛手者即使遇到出高價者亦不肯轉讓他人。

  “三座包山?”

  “是,會長。”

  那人說道:“原先只有太平山(包山)以及福如東海(包山)。”

  “不過鄉親們說已經好幾年沒有搶包山,想多沾沾福氣。”

  “是以想加一座安居樂業(包山)。”

  太平山即太平清醮的淵源,位列正中,供奉太平清醮主神玄天上帝的長洲玉虛宮內的兩尊玄天上帝神像。

  根據這個說法,等於在太平山邊上再加一座,就變成了太平山、福如東海、安居樂業三座包山!

  “安居樂業?”

  “好,好。”

  高要說道:“而今正是邁步從頭越之時,街坊們想安居樂業的想法合乎常理,應該加一座。”

  衆人便又喜逐顏開:“這回真是三陽開泰,喜事連連。”

  看起來似乎只是加一座包山罷了,但是其中涉及到的金錢、物力、框架便需要重新調整。

  可非只是說起來那麼簡單。

  既然說起包山,高要便順口問道:“3座包山的話,這幽包可來得及做?”

  幽包又稱壽包或平安包,是於中元節與盂蘭盆節、太平清醮、神誕等祭祀儀式用作祭祀和施孤的包子。

  其一般爲圓形,上面蓋上紅印,多用寓意吉祥的漢字如“福”、“壽”等。

  3座包山等於近6萬個幽包,在一切靠手工的當下,這工作量可是相當大的。

  而且,現在又不可能冷凍…

  衆人笑道:“會長放心,郭錦記在這方面極有經驗,搞的定。”

  長洲太平清醮的幽包歷來便是由郭錦記來負責,便是因爲這一家做出來的幽包又快又好,鄉親們都很信的過。

  “好。”

  高要本身沒搞過太平清醮,而這些人又是個中熟手,既然他們都這般講,高某人自然便放心。

  “新年新氣象。”

  “驅邪除魔。”

  高要說道:“就由我們長洲開始!”

  太平清醮的事情已經定下章程,剩下的便要交給時間,初來長洲的高要便當了迴游客,在一羣人簇擁下四處溜達。

  長洲以漁業爲主,這邊最多的就是鹹魚幹以及蝦膏。

  鹹魚幹好講,倒是這蝦膏其實就是蝦子和鹽巴,做法也很簡單,是用小蝦漬以鹽巴,曝曬發酵,磨成黏稠狀,再做成膏狀或片狀。

  在港島這邊,蝦膏是最常見的調料物。

  一般做法是,在做菜以前先以清水將蝦膏稀釋,再加入蔥頭、蒜頭、糖做成蝦醬後再入鍋炒菜。

  主打的就是一個鹹鮮。

  “鄉親們現在就是以漁業爲主?”

  衆人紛紛點頭:“長洲山多平地少,加上缺乏水源,所以只能發展漁業。”

  “幸好帝君跟天后保佑,大家三餐還能得保。”

  高要點頭:“人這一輩子無非就是爲了一碗飯。”

  雖然這些人說的輕鬆,不過高要認爲恐怕沒這麼簡單。

  就好像泛舟海上的疍家仔一樣,看起來似乎逍遙自在,餓了就出海撈魚,但實際上許多疍家仔窮其一生都是在給船主打工。

  他們撈的魚獲在付完船租以後,想喫飽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要麼艇仔賓能上岸跟潘林混?

  但凡這小子能喫飽肚子都不會上岸的啦。

  “既然漁業豐富,倒是可以開點食品加工廠。”

  衆人神色頗有幾分尷尬。

  高要問道:“可是電力不足?”

  他看島上倒是有電線杆來着,而且剛剛在北帝廟內有有電燈,這長洲雖然古樸,卻沒有脫離現代。

  “會長慧眼如炬。”

  幾人紛紛嘆氣:“島上確實有電廠,不過供電極不穩定。”

  主要是長洲就這麼點人,而且都是居民用電,就好像當年在九龍的中華電力一樣,虧本是必然的。

  這年頭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虧本的買賣無人睬。

  長洲電力就處在這麼一個尷尬的位置上。

  高要既然來了長洲,那他就是過來送溫暖的,當下便哈哈一笑:“幫我跟老闆講一下,就說長洲電力,我中華電力買了。”

  哦?

  衆人這纔想起,呦呵,會長好像在年前才喫下中華電力,當時華人個個揚眉吐氣,而西人則如喪考妣。

  高要不講,周溪年都快假裝忘記有這回事了,現在聽高要這麼一開口,周溪年肚裏的酸意便如大海般翻騰。

  說起來,自己還是牛奶公司的主席,結果七搞八搞,到目前爲止,收購的股份還沒有佔據足夠上風啊。

  “會長。”

  衆人激動莫名,電力足夠,大家便能做好多事。

  高要輕描淡寫道:“長洲畢竟是我們潮州人的地盤,一點小事,何足掛齒?”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