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359:高博士成了人物形象,合縱

作者:成事非天
時近夏日,陽光曬的人暖洋洋的,若是定力或者身子骨不夠結實,很容易便成了軟腳蝦。

  不過今日無論是軟腳蝦亦或者是神氣蝦,個個都拼命涌去街頭。

  只因大街小巷處早已爲報紙填滿,內容很簡單,太平清醮時隔8年重返長洲,即日起便要飄色巡遊!

  好傢伙!

  飄色巡遊啊,別說港島的市民被驚動,就連廣府那邊的人都趕來港島一睹爲快!

  長洲飄色巡遊源於沙灣飄色巡遊,據說是因爲1860年代太平天國敗亡後,滿清一度禁止粵劇,於是沙灣居民就以戲曲人物的造型巡遊而不唱戲,當時此活動又稱賽色。

  其後此活動流傳到佛山,於每年秋收後舉行作爲慶祝,再又傳入長洲,成爲太平清醮前期的重頭戲。

  港島遭難多年,馬鞍山烏溪沙、墨魚洲的兩處萬人坑仍歷歷在目,當前的這批在港島的市民可以說是家家哭。

  他們心中一直有無盡委屈與憤懣,正要借太平清醮活動一刷心中怨氣,好迎朗朗晴天。

  鐺鐺鐺,鐺鐺鐺,鑼鼓喧天,數百米的長龍招搖過市。

  老遠處便能看到數十人凌空飄舞,宛如仙人,這便是表演的“色仔”、“色女”。

  所謂飄色,即是藝人們將高桌裝飾成亭臺樓閣的樣式,也就是“色板”,在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勢的人物形象以進行表演。

  此飄色便稱之爲“色櫃”。

  固定人物的稱之爲“色梗”,由於這玩意比較纖細,所以歷來只能選取容貌俊俏的童男童女進行表演。

  一般來講,“色仔”、“色女”裝扮的人物以傳說中的角色爲主。

  正所謂,女孩上過裝,婆家不用相,男孩上過裝,媳婦隨便相。

  所以哪怕表演並不容易,但是家裏只要有合適年齡小孩的都希望他們可以登臺表演。

  咚咚,咚咚,鑼鼓聲中,走在最前面的秧歌隊隨着鼓聲歡快的扭着舞姿,其後纔是高高低低的“色櫃”。

  “梁山伯與豬亂來,梁山伯與豬亂來。”

  一飄色當前,認出其故事的不由激動大喊。

  “老兄。”

  邊上人一聽不由直翻白眼,當時來港之人來自五湖四海,口音各不相同,會聽錯或者講錯也很正常,

  “是梁山伯與祝英臺,不是梁山伯與豬亂來。”

  “無妨,無妨。”

  那人直看的目不轉睛,他喃喃道:“反正歸根到底還是要亂來。”

  每一板都代表一個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被認出,其它的也紛紛被認出。

  丁山射雁、喜報春魁、雷震子救父、三藏取經、韓湘子得道、天女散花、蠄妑吐月、白猿偷燈、觀音渡蚌、左慈戲曹、牧羊龍女、三借芭蕉扇…

  每叫出一個,廣大市民們便大聲鼓掌。

  “13個板色,13個板色了。”

  市井之中叫聲震天:“先前最熱鬧的時候是14板色,看來今天應當也是。”

  說話聲中,就見色櫃擡出,上面的“色仔”正做跳水而後游泳又奮力拉人的姿態。

  惟妙惟肖!

  外面的人能看出是在救人,卻有點不太能確定,但是本地港人一看,登時個個喜上心頭,他們左顧右盼而後奮力大叫:“高博士跳水救人。”

  “是高博士跳水救人!”

  這麼一喊,外面過來看熱鬧的遊客也清楚了,便交頭接耳:“可是西營盤跳水救人的高博士?”

  “那當然!”

  港人紛紛昂首挺胸:“除了高博士還有何人?都說博士是龍王下凡,在他面前就無落水之人。”

  “元安碼頭大船失火,也是博士救出的啊。”

  “功德無量。”

  “那是。”

  一羣人紛紛喜笑顏開。

  飄色巡遊按慣例要巡遍全城,每到一處,便引得滿堂彩。

  尤其是高博士跳水救人這個板色,往往便引得爭相誇讚。

  聲音之大,蓋過全城,直聽的一羣洋人牙酸。

  “自己贊助,又自己搞色櫃。”

  敢這般說酸話的當然是凱瑟克等人啦,他們雖然是鬼佬,不過卻非常瞭解港島的文化。

  尤其是太平清醮,這是港島本土一年一度最大最熱鬧的活動,他們很難不瞭解。

  “僞君子。”

  “聽外面這些呼喊。”

  嘉道理倒是平靜的很,自高要入中電之後,嘉道理家族直接就成了所謂的富貴閒人。

  公事上那是一點都沒法用上力的,也只能每天喝點咖啡、看看股市這樣子。

  “信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真的。”

  外面呼喊排山倒海,凱瑟克等人也聽出十有八九發自肺腑,這一現象讓他們皺眉不已。

  “何止。”

  自進入48年後,來港之人漸多,其中十有八九都是華人,若是這些人也爲高要矇蔽,那大家還是洗洗睡了。

  “這幾日碼頭上連日都有船發往倫敦。”

  做船運的老馬登冷不丁說話了:“據說這位高博士已經在贊助倫敦奧委會。”

  “你說他安的什麼心?”

  因爲雷官泰的原故,老馬登對高要倒是沒什麼惡感,不過他是白人,又做的船運,無論是從利益上還是個人的立場上,天然便站凱瑟克等人這一邊。

  “當然是名利心。”

  一羣白人又嫉妒又不屑:“這些華人最喜歡花錢邀名。”

  “欺世盜名之輩。”

  其中有人隨口道:“或許是在學賀東,希望能打動女王。”

  賀東寫信給英王室買爵位之事非是祕密,當時英王室家無餘糧,賀東給出的1萬英鎊絕對是雪中送炭。

  不過縱然如此,英王室也沒有答應。

  衆人鬨笑:“便是花錢,那也是要看人的。”

  話雖如此,一羣人卻還是有幾分擔憂,高要這僞君子不僅會賺錢,而且還十分懂得花錢邀名。

  真他孃的是個難纏的對手。

  “我收到風。”

  這其中最關注高要的是兩個人,一個是凱瑟克,一個是嘉道理。

  嘉道理是因爲中電大權旁落,他一直心心念念希望可以重新奪回大權,那肯定要關注高要。

  至於凱瑟克,則是因爲渣甸搞了慈善基金的緣故,生恐高要藉機侵入怡和,便對高要的一舉一動都十分關注。

  “高要重新成立了九龍樂善堂,並且成爲樂善堂的永遠總理。”

  “居心不良。”

  在座之中,絕大部分人對九龍都不太關注,不過既然凱瑟克提起,便紛紛附和。

  凱瑟克看這些傢伙似乎不明白狀況,便說道:“樂善堂等於就是民間的理民府。”

  理民府是港府設置在九龍、新界的政務機構,下轄鄉約,是港府溝通民間以及處理事物的重要組織。

  這話一出,再白目的人都知道了,他們紛紛愕然:“高要何以這般大膽?”

  樂善堂歷史悠久,本來就是由滿清官員成立的,於民間十分有說服力,跟東華三院大有不同。

  凱瑟克盡量解釋,而後才又說道:“他聲勢已成。”

  樂善堂具備多重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對新界民間有一定的約束力。

  凱瑟克繼續道:“往常港府向來難以深入新界民間。”

  這個大家倒是知道的。

  大英連佔港島、九龍、新界三地,這其中在佔據港島、九龍的時候沒有遇到什麼反抗。

  或許可以用喜迎王師來形容。

  新界就不一樣了,在那片遼闊的土地上早就生存着幾十萬人,多年來,他們聚族而居。

  在數十個大姓的帶領下正常向滿清繳納稅糧,在他們眼中,大英來新界屬於侵略。

  尤其是港府循港島、九龍舊例,直接將新界所有地列爲官地,而原居民即使已有地契的都變成了租戶。

  強取也不過如此。

  當時鄉人便在各大族率領下跟英軍幹仗,是爲新界六日戰。

  港島、九龍之人多是外地人,他們最多也就是遊行,又或者借遊行之機搞點小暴動。

  新界就不一樣了,這些鄉人土生土長,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那是真的敢跟英人拼命。

  此後港府雖然鎮壓了叛亂,卻也認識到新界非同港島、九龍,是以在當地設置新界太平紳士來管理鄉間。

  所謂新界太平紳士從非官守太平紳士中選出,其最大的不同是隻要被任命上,便是鄉議局的當然議員,擁有實際權力!

  簡單點說,當前控制新界實際權力的還是這些鄉紳。

  而根據歷來的傳統,鄉紳往往都會進樂善堂成爲當年總理。

  現在成爲樂善堂永遠總理的高要能不能影響到這些鄉紳?那反過來,其是否可以因此影響到總督閣下的意見?

  凱瑟克這麼一講,一羣人頓時大驚失色。

  總督就是土皇帝,其在港島的影響力只在上帝之下,如果其靠向高要,對於靠專營權爲生的洋人來講,那就是一場大災難。

  事關將來的榮華富貴,一羣人頓時急了,便紛紛問策:“該當如何?”

  “大班,既然你開口,想必你有主意?”

  凱瑟克當然有主意,否則他講個雞毛講。

  聞言,他也不弔胃口,就說道:“諸位紳士,我只講兩點。”

  “第一,團結,必須團結。”

  凱瑟克看一眼嘉道理:“因爲我們的不團結,嘉道理先生失去了他的中電。”

  嘉道理心想現在知道了,早之前幹什麼去了

  衆人紛紛點頭,扁擔不落到自己身上是肯定不知道疼的,便紛紛道:“當引以爲戒。”

  嘉道理險些吐血。

  凱瑟克又道:“第二點,合縱連橫!”

  衆人茫然,合縱連橫?意思他們是知道的,問題是現在港島這邊還有哪些勢力可以連橫?

  高要這人做事向來堂堂正正,打的許多牌都是明牌。

  潮州幫、客家幫、東莞幫…

  港島華人中的大勢力基本跟高要多有勾結,天羅地網蓋住整個港島,險些要讓人喘不過氣來。

  在這等環境下,他們真不知還有哪方勢力敢跳出來找高要的麻煩。

  凱瑟克神祕道:“諸位,我們從哪裏來?”

  當然是從倫敦來啦…

  不對…

  衆人中腦子犀利的便訝然:“上海灘?”

  “沒錯!”

  當時港島絕大部分的洋行的總部都在上海灘,或者說主要業務在上海灘。

  港島對這些人來講只不過是備用的基地。

  要不是因爲小鬼子侵入港島,將這邊的東西搶了個稀巴爛,這些人估計還在上海灘快活。

  “寧波幫?”

  凱瑟克不由拍手:“沒錯。”

  “可是。”

  有人說道:“寧波幫盤踞滬上,等閒連我們都難以插手,怎麼會來港島?”

  有一說一,當時上海灘纔是遠東明珠,論享受、論經濟、論發展,港島遠遠排不上號。

  只說一點,當時來港之人大部分以粵人、客家人爲主,不過港島市民的娛樂生活只能以粵曲爲主,一般市民看粵曲表演的場地是茶樓、酒館。

  是他們不想豐富?不想聽一聽曲?

  不存在的…

  當時流行音樂中心是滬上…

  港島成爲流行音樂中心是在49年江山鼎革之後,滬上的“流行俗曲”南下,作曲人、寫詞人、音樂人、歌星紛紛來港。

  而後港島纔在一夜之間取代上海灘,成爲國語時代曲的新根據地。

  所以當前一般市民的娛樂實在是乏善可陳,縱然是白人也只不過是搞點沙龍舞會之類打發時間。

  凱瑟克見衆人情緒被自己挑動,這才說道:“各位,現在赤匪已經入關。”

  “華人有句話叫做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我可以確認,有一部分滬上聞人已經準備南下港島避難。”

  “他們會帶來大票的資金以及人力。”

  當時上海灘是真正的鱷魚潭,臥虎藏龍之輩頻出,就港島這些有錢人在滬上的豪商面前根本就不夠看的。

  “港島就這麼點大,桌子上的肥肉就這麼點多。”

  凱瑟克擲地有聲:“諸位,以這些大鱷魚的胃口,你們說,他們會不會搞高要?”

  有人反問:“大班,因何他們不會合作?”

  凱瑟克哈哈一笑:“你可見過一個族羣的獅子會跟其它族羣的獅子一起合作捕獵?”

  那人恍然,他挑個大拇指:“大班妙計安天下。”

  衆人紛紛點頭:“妙,妙,寧波幫財雄勢大,這些如果來港,定然不會小打小鬧,肯定要做大買賣。”

  既然要做大買賣,那肯定會跟地頭蛇起衝突,這是很明顯的道理。

  凱瑟克悠悠道:“到時候我們只要稍微用些手段,寧波幫中人必然會跟我們合作。”

  “論資金、論機會、論條件,他們還有其它選擇?”

  衆人頓時深以爲然。

  只不過有人卻忽然黯然心碎:“我大英雄踞天下,而今在港島這彈丸之地,我們卻被高要打的要找寧波幫聯合。”

  這話一出,現場頓時陷入沉默。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