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他是我們的大恩人!
是一個小女孩,這會兒天氣還有些冷,她卻打着赤腳,下面一條水紅色的褲子,上面都是泥巴。
上身穿着一件破了洞的棉襖,髒兮兮的,只有一雙眼睛靈動的緊。
“秀紅?”
三瘤子愣了一下,“你咋跑來了?”
他眉頭皺着,有些不高興,“今兒個不念書嗎?你逃學了?”
秀紅一下子縮了腦袋。
她低着頭,絞弄着衣襬,想了想又鼓起勇氣往病房裏走來。
謝昭這纔看清楚,她另外一隻手裏還挎着菜籃子。
裏頭用紅布蓋着,露出一角,下頭是一些雞蛋。
“是劉叔讓我來的。”
她小聲道。
“劉叔知道你被野豬拱了,叫我來看看你,這是二蛋他們養的雞下的蛋,都是抓的蟲子和小魚兒喂的,營養好着呢。”
“沈哥,你別生氣,我送完雞蛋就念書去。”
三瘤子頓了一下,意識到自己語氣可能有點重。
他招招手,讓秀紅進來,又讓她喊人。
“這是謝大哥和謝二哥。”
秀紅很乖。
怯生生的喊了人。
謝昭有些好奇,笑着問道:“你沈哥還有朋友吶?我以爲他一直獨來獨往呢!”
聞言,三瘤子還沒收完,秀紅就氣鼓鼓的大聲道:“沈哥纔不是獨來獨往呢!不光光是我,還有二蛋,小飛,皮條他們,都惦記着沈哥,他可是我們的大恩人!”
謝昭頓了一下。
他有些回過味兒來了。
這些名字一聽,就知道年紀不大。
心裏頭一個念頭閃過,謝昭略略錯愕瞪了眼,問道:“你一直在資助他們唸書?”
他這話問的是三瘤子。
如果是的話。
那麼一切都好解釋了。
很早之前,三瘤子就一直往自己這裏送野貨。
野兔,山雞,還有野豬。
甚至於趕車到縣城裏這種小事,只要是能掙錢,他都會去做。
粗粗估計,這段時間,他掙了能有一千多元。
這在八三年,可真是一筆鉅款。
可他要是是個大手大腳愛花錢賭博之類的,也就算了,他那家裏頭簡直是一貧如洗!
值錢的東西根本看不見一點,喫食方面也是能將就就將就。
那錢呢?
錢去哪兒了?
三瘤子沒吭聲。
秀紅卻認認真真的點了點頭。
“我們唸書,都是沈哥給的錢,還有喫的,用的,買的鉛筆,本子,沈哥對我們可好了!”
三瘤子麪皮上火辣辣的。
他伸手,在秀紅的手背上輕輕拍了拍。
“好了,雞蛋送到了就趕緊回去唸書去,別耽擱了,我沒啥事兒,趕明兒好了,我就去看你們。”
秀紅有些戀戀不捨。
她有些不放心。
朝着謝誠和謝昭看了又看。
咦。
兩個大男人,能照顧好沈哥嗎?
可再瞧沈哥,盯着自己,板起臉,顯然是不會答應自個兒留在這裏了。
“好嘛。”
她不情不願應了一聲,又幫三瘤子掖了掖被子,而後叮囑謝昭和謝誠要照顧好他,這才扭頭離開了。
病房裏。
謝誠張了張嘴,卻什麼話都沒說出來。
謝昭也沒繼續問。
良久,三瘤子撓了撓腦袋,有些不好意思開了口。
“我有多餘的錢就捐點兒,女孩子多,都是被扔了的,劉叔才厲害,他沒兒沒女,撿回家自己養着……”
劉叔。
一個五十六歲的老光棍。
早些年被鬥了之後,名聲不太好,就沒有姑娘願意嫁。
他也懶得折騰,於是一個人靠着幫人寫對聯,養家餬口。
直到那年冬天,在田埂旁撿到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嬰,下着大雪,他要是不撿回來,不出半個小時就能凍死。
於是他心軟了。
撿回來自己養着。
那個女娃就是秀紅。
她瞧着年紀小,實際上也有十五歲了,早些年傷了根本,個頭瘦弱。
而這事兒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孩子越撿越多。
有被扔的,有路上討飯的,還有缺了胳膊少了腿兒的。
劉叔一併撿回家養着。
只是他到底也是個普通人,沒啥本事,這些年也養死了幾個孩子,都是病死的。
三瘤子就是幫着送一個孩子去衛生院的時候認識的。
他心善。
幫着付了醫藥費,又送劉叔回家。
看見十幾個孩子朝着自己跑過來,齊刷刷跪下道謝時,他就再也沒法子當沒看見了。
“能幫一個是一個,我反正就一人,花不了多少,也沒姑娘願意嫁給我,左右積點德,以後見了我爹媽,我心裏纔不虛。”
三瘤子說完,謝昭和謝誠都沒吭聲。
謝誠眼眶有些紅,伸出手,輕輕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
“知道你心善,可得把命擺第一,不然你叫那羣孩子心裏咋想?”
三瘤子點點頭。
謝昭也沒再吭聲。
他從兜裏將身上的錢全都掏了出來。
一共三百多。
有自個兒的,也有田秀芬塞給自己的。
他遞給三瘤子,塞在他枕頭下,“一點心意,和你沒法兒比,不嫌棄就成。”
謝昭感慨道:“你爹媽指定會爲你驕傲。”
三瘤子愣了一下。
接過錢,仰頭看着白色的牆頂,熱淚忽然間就順着眼角涌了下來。
會嗎?
…………
三瘤子很快就出院了。
也不是什麼大病,就是受了傷,幸好沒傷到腳筋,只是要回來休養幾個月了。
回村的那日,李三刀帶着村民,站在大柳樹下迎接他。
鞭炮噼裏啪啦放了一長串。
三瘤子還從來沒有被這麼多人圍過,躺在板車上支棱了半晌才漲紅了臉,探了個腦袋出來。
“李叔?這是幹啥?”
李三刀感慨道:“你這娃,做了這麼大的好事兒,咋不和我們說?要不是向陽鎮來了人,我們都還不知道哩!”
得。
這是劉叔那邊來人了。
之前三瘤子被野豬拱了,送到向陽鎮的時候不少人圍觀。
估摸着是那時候知道的。
三瘤子縮着腦袋沒吭聲,他有些不好意思,眼睛卻亮得嚇人。
李三刀招呼着衆人往回走,一路上就聽見石水村的村民們在討論這事兒。
“哎喲,真是個好小夥兒!掙那麼多錢,都給人養娃了!可不得了!虧我之前還以爲他天天朝着向陽鎮跑是賭去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