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111章

作者:風歌且行
溫梨笙不樂意了:“你知道爲什麼不告訴我?”

  溫浦長道:“你昨晚不是知道了嗎?”

  溫梨笙道:“那也不是從你的嘴裏知道的,你就是故意隱瞞,你不想帶我回家!你想把我留在奚京!”

  這話說得很戳溫浦長的心窩子,他頓了頓,而後道:“世子先知道的,他一個月之前就跟皇上商量此事了。”

  “一個月前?!”溫梨笙大驚,轉頭就朝着正堂而去,氣勢洶洶地推門進去,就見謝瀟南正慢條斯理的喝着茶,她大步走過去一掌拍在桌子上,怒目而視。

  謝瀟南疑惑地擡眸看她一眼,而後將茶水放在另一張桌子上,才問道:“怎麼了?”

  “謝瀟南,你怎麼能這麼對我?”溫梨笙滿臉不開心。

  溫浦長就跟在後頭,匆匆忙忙趕來,腳剛踏進門就聽見她那一聲中氣十足的“謝瀟南”,當即嚇了一跳,趕忙走進來道:“笙兒,怎麼說話的呢。”

  謝瀟南站起身,先是衝溫浦長行了一禮,而後對溫梨笙問道:“我怎麼對你了?你跟我說說。”

  溫梨笙道:“我爹說……”

  “要不要喫糖糕?”溫浦長一下子打斷她的話,笑眯眯道:“我讓笙兒問世子要不要喫糖糕。”

  說着還在袖子裏悄悄掐溫梨笙的胳膊,讓她別說,溫梨笙扭了兩下胳膊沒扭掉,到底是沒把後面的話說出來。

  “那你爲何這般生氣?”謝瀟南疑惑,猜測道:“難不成是怕我給岳丈大人的糖糕喫完了?”

  溫浦長哈哈笑了一聲,指着溫梨笙道:“她就是這麼小心眼,小時候每回沈嘉清來溫府,她都把自己的小零食給藏起來,讓沈嘉清找出來之後還哭着不讓人家喫。”

  “那分明就是你藏的,你栽贓給我!根本就不是我小心眼!”說起小時候的事溫梨笙就炸毛,蹦起來跟他對着吵:“有一回你藏在櫃子後面的梨花糕忘記拿出來,都發黴了!”

  謝瀟南搭上她的肩膀,笑着說:“好好好,不是你小心眼,那糖糕我少喫點,你莫生氣。”

  溫梨笙還想說話,溫浦長就拉着她往外走,“沒事隨便喫,家裏的糖糕管夠。”

  謝瀟南跟在後頭,一同來到膳房,溫浦長將剛出鍋的糖糕分給兩人一人一塊,捧着站在外頭的院子裏喫。

  但這糖糕甜味不重,只有絲絲的清甜,溫梨笙不愛喫,吃了兩塊就塞給謝瀟南,嘴上抱怨:“難喫死了,糖糕都不甜,爲何叫糖糕呢?”

  謝瀟南斂着眼眸,將她遞過來的糖糕接在手中,順着她咬出的兩個月牙似的牙印繼續喫:“你既不愛喫,爲何又因怕我多喫兩塊而生氣?”

  “我纔不是因爲這個生氣呢。”溫梨笙回頭,悄悄往膳房裏看了一眼,就見溫浦長還在指揮廚子蒸糕點,於是小聲衝謝瀟南道:“你分明早就知道要回沂關郡的事,爲什麼不早點跟我說呢?”

  謝瀟南哼笑一聲:“原來是這事。”

  “這是小事嗎!?”

  “先前也是在與皇上商量北境外患時纔有的念頭,如今皇上剛剛繼位,朝中找不出信任之人合適這個任務,他考慮了很久才決定要我,此前沒有敲定的決定,我又怎麼能告訴你,萬一最後無法去沂關郡,豈非是讓你白高興一場?”謝瀟南咬着糖糕,語氣平緩道。

  溫梨笙聽聞怔然好一會兒,沒想到謝瀟南會想得這般周到,她低低道:“就算最後不能回沂關郡,至少也能讓我高興一段時日,不是嗎?”

  “空歡喜算什麼歡喜?”謝瀟南幾下就把溫梨笙剩下的糖糕給喫完了,而後纔開始喫自己方纔沒喫完的:“如今事情已經定下,日子也已確定,四月初咱們就出發,你也不用空歡喜了。”

  溫梨笙一想起這事就極爲開心,一把將他抱住,仰着頭笑嘻嘻道:“也是,做夢都能笑出聲呢。”

  謝瀟南勾了勾脣角,將手上的糖糕遞到她嘴邊:“再喫一口。”

  溫梨笙張開嘴巴,咬了一口,只覺得方纔還不甜的糖糕這會兒竟然滿嘴香甜,驚訝道:“世子的糖糕比我的甜!”

  “分明都是一樣的。”吃了兩塊糖糕的謝瀟南如此評價道。

  在溫宅喫過午飯,又坐着玩了一會兒,謝瀟南才帶着溫梨笙回謝府。

  這幾日新年,謝家人每日喫飯都是在一起喫,飯桌上也極爲熱鬧,謝岑爲了照顧溫梨笙的口味,單獨讓廚子給她整了四五個菜。

  溫梨笙在溫府的時候,溫浦長雖然疼愛她,但經常會出言教訓,若做了出格的事還會掄着棍子追着她滿院子的跑,然而在謝家,頭上兩個長輩加一個謝瀟南,對她則是無限的寵溺與縱容,莫說她上樹爬牆,就是在謝岑和唐妍的寢屋房頂上走一圈,謝岑還要誇她一句身手矯健。

  謝瀟南更是不必說,除卻辦公事之外,去哪裏都會把溫梨笙給帶上,恨不得讓她騎在脖子上。

  而謝家也算人形鼎旺之族,除卻嫡系的謝岑之外,他上頭還有兩個兄長,下頭也有弟弟妹妹,從初一到十五,溫梨笙都隨着謝瀟南去堂親家中拜年,紅包禮物拿到手軟。

  謝家人總是將她看了又看,有些嬸母心中也不太滿意溫梨笙的家世和出生地,但也知道她是謝瀟南心尖上的人,誰也不敢說一句不是,生怕惹這謝家的太子爺生氣,都對溫梨笙表現得極爲熱情,讓溫梨笙這個每年只需要給姨夫和夫子拜年的人頗爲不適應。

  果然親戚多有時候也挺麻煩的。

  除了堂親之外,還有謝岑的一些故交,謝瀟南敬重的恩師等人,從初一拜到十五,可把溫梨笙給累死了,早晨也睡起懶覺,窩在被子裏不願意出來,謝瀟南喊了兩遍都不起牀,眼看着日上三竿,謝瀟南蹲在牀榻邊,將她從被子裏挖出來:“還睡是吧?”

  “我不想起來……”溫梨笙哼哼道:“今天又去誰家拜年啊,我真的累了,你親戚也太多了。”

  謝瀟南捏了捏她的臉,也知道溫梨笙十多年來每年春節都不需要這樣拜年,突然一下子要去應對那麼多不熟悉的親戚,自然是不適應的,於是溫聲道:“今日不拜了,基本已經走訪完。”

  溫梨笙這才睜開眼睛:“真的?”

  “你以爲我是你?”謝瀟南將她扶着坐起來,拿起衣裳往她身上套:“我又不是滿口胡言,喜歡誆人的小騙子。”

  溫梨笙本來就喜歡騙人,這稱號她直接就認了,穿好衣裳洗漱好,謝岑邀請了溫浦長來謝府一同過元宵節,還叫來了謝庚和其妻兒,一下子就熱鬧起來。

  溫梨笙因爲起得晚了,趕去正堂的時候,一大家子人望着她都慈祥的笑,只有溫浦長虎着臉,說她不該在這種日子睡懶覺。

  整個屋子也只有溫浦長能這般責備她,溫梨笙嬉皮笑臉沒個正型,給長輩一一請安後挨着溫浦長坐下。

  隨後謝瀟南也進來,向長輩們行過禮後挨着溫梨笙坐下,剛落座屋內的長輩們都心照不宣地笑起來,而後謝庚的婦人就與唐妍誇讚起溫梨笙來,說她模樣標緻,性格坦率,與奚京的女子大不相同,瞧着十分招人疼。

  繼而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盯着溫梨笙誇讚,又說她與謝瀟南極爲般配,溫梨笙聽得耳朵發紅臉發燙,最後坐不住了,隨便打了聲招呼就跑到院子中去,找謝晴她那兩個幾歲大的弟弟玩。

  他走之後,謝庚就說道:“如今謝家嫡系一脈子嗣甚少,晏蘇可要多生兩個。”

  謝瀟南輕輕撥弄茶蓋,對謝庚道:“還早呢。”

  “不早啦,那些十六七歲就生孩子的姑娘比比皆是,早生生得多,還有的女子嫁人四五年肚子都沒動靜,早前還在街頭尋死覓活的。”謝庚的夫人性子耿直,說話不拐彎。

  唐妍就不樂意了:“你說什麼呢大嫂,人又不是豬,活着就是爲了生孩子啊?”

  謝岑笑了笑:“孩子們的事,咱們做長輩的,該管管,不該管的時候就別多問,任由他們去。”

  謝庚點頭,嘆道:“也是,只不過晏蘇這剛成親就又要去北境,這次一去也不知道會去多久……”

  謝岑卻不甚在意:“謝家男兒自當肩負重任,我年輕那會兒在西南一住就是十多年。”

  謝岑年輕的時候趕赴西南平亂,住了十多年,回到奚京之後三十多歲才與唐妍成婚,這是謝家人都知道的事,實際上因爲謝家肩負衛國重任,常年不歸家之事也是稀疏平常,謝家人早已習慣。

  溫浦長聽着,也並不多言,私心裏他還是希望溫梨笙能夠回沂關郡的,縱使這裏的人對她再寵愛,她也不自由。

  況且他自己在奚京也是十分孤單的,在沂關郡還能時不時罵上沈雪檀幾句,在這奚京從初二到十五,沒人踏溫宅的門檻,也就謝庚來了一回。

  正月十五這日,謝府也總算是熱鬧一回,一大家子的人坐在一起用飯,整個飯桌上鬧哄哄,各聊各的,吵得溫梨笙耳朵都嗡嗡作響。

  十五一過,年關一出,日子就彷彿快了起來,溫梨笙就掰着指頭一天一天的數着,盼望着四月快些到來。

  她也知道爲什麼會將日子定在四月,是因爲謝瀟南的二十歲生辰在今年的三月,應該是想等着給謝瀟南冠字之後,才離開奚京。

  溫梨笙對於謝瀟南的字還是很好奇的,因爲前世謝岑和唐妍死的早,謝庚等一衆謝家人也因協助梁懷瑾造反而被牽連沒有活口,謝瀟南二十歲之時沒有長輩爲其冠字,溫浦長就做主,用謝瀟南的乳名冠字,以河清海晏,萬物復甦之意求天下太平,動亂儘快結束,春日早些到來。

  不知道如今謝岑與唐妍在世,謝瀟南的字會是什麼。

  奚京的冬天很短暫,短暫到溫梨笙只穿了十來日的厚衣裳,天氣就開始轉溫了,這時候溫梨笙又想起了沂關郡,同樣的時間,沂關郡這會兒應該還是非常寒冷的,冷到一出門就要帶上棉帽子護住耳朵,寒風吹在臉上都有刺痛感,鼻涕都要被凍住。

  剛進入三月份,奚京的花就盛放了,謝府的花也徐徐結出花苞,溫梨笙就站在花樹下仰望,每天經過一回,眼看着枝頭上的花苞慢慢長大,開放,變成一朵朵鮮嫩的花朵,轉眼間三月半,謝瀟南的二十歲生辰到了。

  溫梨笙這日醒了個大早,轉頭就看見謝瀟南還在睡,她調皮地湊過去,在謝瀟南的耳朵邊輕輕吹氣,微弱的氣息拂過謝瀟南的耳朵,他當下就睜開了眼睛,帶着惺忪的睡意轉頭,攔住溫梨笙的腰往懷裏帶,聲音有着剛睡醒的慵懶:“今日不睡懶覺了?”

  溫梨笙用手肘撐起身體看他:“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是什麼了不起的日子,讓你醒那麼早?”

  “今天是我夫君二十生辰。”溫梨笙嘿嘿一笑,然後在他側臉響亮地親了一口,說道:“這就是你的生辰禮。”

  謝瀟南又睜看眼看她一下,而後轉過頭印在她的脣上,加倍收下這個生辰禮。

  二十歲是成年,自然要大辦宴席,從一早開始前院就陸續來了客人,送上賀禮,由於是謝家嫡脈獨子的成年宴,溫梨笙在初一到十五拜訪的所有謝家親戚也都前來,整個謝府幾乎站滿了人,溫梨笙瞧瞧去了前院一趟,見人太多了,就又鑽回後院裏。

  謝瀟南起牀之後梳洗一番,這才帶着溫梨笙前往前院向來的客人見禮,走訪一圈下來,一刻也沒閒着,日頭高高懸掛在天上,眼看着就到了正午,衆人在前院匯聚,院子的兩邊擺上了座椅,謝家親屬依次落座,其他客人則立於座位之後,站成兩排,當中空出一大片地。

  由謝岑領頭立於當中,先是朝一個大罈子行三拜禮,將三炷香插於壇中,隨着鐘聲敲響,唐妍帶着一衆下人,捧着衣袍和發冠送上來,站在謝瀟南面前。

  謝瀟南撩袍跪在地上的蒲團上,微微低下頭。謝岑淨手焚香,將發冠拿起,戴在謝瀟南的頭上,說道:“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君子懷其德,存其義,行以祭祀,其禮於心,而不囿於形。”

  謝瀟南行拜禮,而後起身,前往內室沐浴焚香。

  整個冠禮極其繁瑣而漫長的,步驟繁多,溫梨笙看得昏昏欲睡,等了許久,謝瀟南經過才被一層層穿上錦衣華服,行過大拜之禮,祭祀過先祖後,謝岑爲他賜字:晏蘇。

  取自大梁河清海晏,三月萬物復甦之意,正如他當年誕生的三月陽春,帶着謝岑對這國土的美好祝願。

  溫梨笙感慨,原來不管謝岑在還是不在,晏蘇都是謝瀟南的字。

  一半是爲這錦繡山河,一半是爲慶賀新的生命。

  冠禮結束之後,謝瀟南一一送別了府上的客人,等一切忙完天都黑了,卸下身上的錦衣華服,溫梨笙就端了一碗麪來,連聲催促:“快快快,接一下!”

  謝瀟南趕忙伸手接,剛觸碰到碗就感覺到一陣燙意,將碗放在桌子上而後拉着溫梨笙的手看,就見她白嫩的指尖已經燙得通紅,摸上去還殘留着極高的熱度,便沉了一口氣道:“怎麼不讓下人端進來,不是又托盤的嗎?”

  溫梨笙捏着自己的耳朵給手指降溫,說道:“魚桂端到門口我纔給端進來的,我想着就這麼幾步路應該不礙事的,這可是我親手給你煮的面,當然要親自端給你。”

  謝瀟南看一眼那晚灑了蔥花打了雞蛋的麪條,上面飄着淡淡的油漬,似乎是用骨頭熬的湯煮的面,散發着一股香味。

  他坐下來,拿起筷子挑着面,熱氣一下子散開,湯似乎熬了很久,香味很濃郁,他挑起兩三根面吹了吹,對溫梨笙道:“第一口給你喫。”

  溫梨笙在他身邊坐下,用手支着腦袋:“那真沒行,你是壽星,這長壽麪的第一口當然是給你喫的。”

  謝瀟南又將面吹了吹,確認溫涼之後,才遞到溫梨笙的嘴邊:“來,張嘴。”

  溫梨笙就張開嘴,讓他把面喂進來,咬斷之後的面被筷子接住,謝瀟南才吃了第二口。

  以溫梨笙的烹飪水平,是做不出這樣香的面的,所以她特地找了老榮在旁邊指導,最重要的是這一碗湯,熬製了很久,煮出來的面極爲鮮香。

  謝瀟南將半個雞蛋餵給了溫梨笙,與她分食這一碗麪。

  溫梨笙喫下最後一口,打了個嗝對謝瀟南道:“謝晏蘇,生辰快樂。”

  謝瀟南翹起嘴角,拿錦帕給她擦了擦嘴。

  他的二十歲生辰,就在熱熱鬧鬧的白天,和平平淡淡的夜晚之中結束了。

  生辰過後,謝瀟南就開始着手準備前往沂關郡的事情了,三月下旬就忙碌起來,也沒那麼多閒工夫整日在院子裏逮溫梨笙。

  溫浦長也提前半個月遞交了手頭上的公事,皇帝又將沂關郡郡守的位置還給他,還給了些賞賜,下令將沂關郡裏的溫府和謝府拆了重建。

  日子一天天的逼近,轉眼就到了四月。

  謝瀟南將一切準備好,臨行前跟周秉文梁懷瑾等一起從小長大的玩伴聚了一回,喝得大醉而歸。

  上回見謝瀟南大醉的時候還是在沂關郡的峽谷上,他喝醉之後很安靜,若是還能睜眼,就會偶爾說兩句話,其他時間就盯着溫梨笙不放。

  溫梨笙讓人打了水,費力地給他洗淨身體後搬到牀上,彼時他已經閉上眼睛熟睡了。

  她趴在邊上,用手指將謝瀟南俊俏的五官輕輕描繪,越看越覺得喜歡,而後在他脣邊親了一口,窩在他肩膀處也沉沉睡去。

  四月六日,謝瀟南起個大早,在正堂與謝岑和唐妍坐了好一會兒,聊了些家常,兩人也叮囑了他一些話。

  但謝瀟南打小就讓他們夫妻倆極爲省心,也沒什麼能夠叮囑的,然而臨到離別不說些什麼總覺得會遺憾,一家三口硬坐了兩個時辰,最後謝岑屁股都坐疼了,揮手道:“得了,趁着天色還早,就出發吧。”

  謝瀟南領着溫梨笙跪別爹孃,而後乘坐謝家的馬車出發,溫浦長一早就等在城門外,兩方匯合之後,就見周秉文梁懷瑾等人也駕馬而來,謝庚也緊隨其後,對謝瀟南溫浦長一一道別,溫梨笙在一旁看得眼眶發熱。

  謝瀟南又何曾不是離開自己的故土呢?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這是世間亙古不變的遺憾。

  謝瀟南就好比展開雙翅翱翔於天際的鷹,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廣袤的天地要去。

  道別之後,溫梨笙等人啓程,從奚京離開,馬車走出好遠,謝瀟南撩開簾子探出窗,往後看了一眼,溫梨笙見狀也學着往後看,就見城門口那騎在馬上的幾個人還沒有離去,並肩立着目送馬車漸行漸遠。

  朝氣蓬勃的太陽每日都會懸掛在奚京那高高的城門之上,照耀着大梁這片國土,有梁懷瑾做明君,謝瀟南周秉文這種新生力量接替老臣成爲大梁新的頂樑柱,他們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地方,發揮着自己的作用,數年如一日堅守着本心,如此,大梁就永遠不會倒下。

  自打從奚京離開之後,溫梨笙整個人都放鬆了很多,也不知道是爲什麼,分明奚京並沒有枷鎖困着她,但她離開奚京後心中的不自在就徹底消失殆盡,每日路過山水時探頭看一看,閒來無事還會騎着馬與謝瀟南並肩前行,因爲不趕時間,所以行路並不着急,又是看見好玩的地方還會停下來遊玩兩日。

  溫浦長也清閒得很,甚至找了一輛拉車,讓馬拉着,自己躺在上面曬太陽,瞧着十分愜意。

  這些路有走過的,也有沒走過的,行過春景常駐的城池,這一趟用了三個月之久,等到北境的時候,依然是七月份。

  沂關郡的七月份還熱着,溫梨笙駕馬行在前面,謝瀟南就落後幾步跟在後頭,峽谷山頭上的花瓣偶爾飄落,伴着風吹來,捲過溫梨笙的發,拂過謝瀟南的衣襬。

  兩人行過進沂關郡必經的大峽谷,貼着山壁走在陰涼之中,看着前方的繁華之城一點一點出現在視線裏的時候,溫梨笙忍不住開心地朝後大喊:“爹,你快出來看看——”

  離開沂關郡的一年又四個月之後,溫梨笙終於回到這片生活了十幾年的故土,忍不住熱淚盈眶

  “我們回到沂關郡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