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這本雜誌幾乎是所有學音樂的大學生必看的,可以從上面學到很多的東西,有些時候還能起到幫他們寫作業的功能。
不說是人手一本,至少在音樂學院的學生中,平均下來每四個人就會有一本《音樂研究所》。
“既然大家都這麼喜歡耳東的《七里香》,這個週末的作業就解析一下這首歌吧!”
當老師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下面的學生們哀嚎一片。
耳東的歌寫得確實好,他們也沒少聽,但去解析就非常的痛苦了。
因爲耳東擅長融合多種音樂元素,以此來帶給聽衆獨特的感受。
對音樂愛好者來說,這太棒了。
但如果是學音樂的學生,碰到這種歌曲的作業,直接就戴上痛苦面具。
就比如這首《七里香》的曲,讓作曲系的學生們來評價,那就太難了。
因爲它很簡單,卻又太完美。
科班出身的作曲系學生,幾乎是一眼就能看出耳東用了一個非常常見的“不常見”和絃走向來作曲:Am-F-G-C(6451),也就是用Am來開頭,一個小調和絃。
6451這個和絃套路在流行音樂中也幾乎快被用氾濫了,很多地方都有。
然而......《七里香》幾乎整首歌都是6451循環。
這怎麼解析?
最痛苦的就是魔都大學作曲系陳言的同學們。
幾乎他寫的每一首歌,都會作爲作業佈置下去。
難寫就算了,寫得不好還要被老師在講臺上拿陳言做例子。
你們看看人家,不要求你們寫歌有這水平,解析都解析不明白!
陳言班上的同學聽到這句話已經麻木了,最開始還翻兩個白眼。
因爲陳言當時入學考試賞析自己的歌差點沒及格!
本人來都不行,老師你讓我們來那能行嗎?
“家人們,有沒有寫好了的,我幫你看看有沒有錯誤的地方。”
“呵呵噠。”
“剛寫了個開頭,《七里香》用的是6451循環。”
“......”
過了幾分鐘,羣裏突然興奮起來。
“臥槽!《音樂研究所》專門出了一篇《七里香》的文章,直接開抄,啊不,開始學習!”
“懂你意思,我去學了。”
《音樂研究所》的這篇文章從歌詞到作曲,都做了詳細的分析和點評,讓很多人直呼臥槽。
“早在幾個月之前,不少作詞人就說過耳東的作詞能力被大衆所忽視,這一次他再次展示了詩一般的歌詞。”
“耳東寫詞擅長寄情於物,這是一種很東方,很國風的寫作思維方式。“我愛你”這三個字,我國的詩人能洋洋灑灑千轉百回柳暗花明給你寫出千百字的內容,卻唯獨不說“愛”字。”
“要解讀《七里香》,最好的切入點就是:“我愛你,所以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愛你的樣子”。而至於什麼是《七里香》的愛,而愛又是什麼樣子,就需要跟着歌詞所描繪的畫面自己體會了。”
沒錯,在這首歌裏出現了大量的他物,麻雀、鉛筆、草莓、貓、秋刀魚、雨、蝴蝶、落葉
所以在日後的歲月裏,每當前奏一響起,大家總是能清晰地播放出專屬於自己的畫面。
作曲一班的學生們,看着《音樂研究所》寫的文章陷入了沉思。
音樂文學專業的人看了之後直接傻眼,實際上從陳言開始寫國風歌曲之後,他們的作業就經常出現耳東的歌。
可以說絕大多數有意想成爲作詞人的學生,他的偶像都是耳東。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