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如果媒體朋友們有什麼想問的,可以先問我。”
這羣媒體記者不能對他們不客氣,不然回去小手在鍵盤上一敲,富天娛樂高門大戶不待見媒體的帽子馬上就給你扣上了。
都不用等到第二天,當天晚上回去就在社交媒體發小作文陰陽怪氣。
不少娛樂公司和藝人都喫過虧。
但也不能對這些媒體太客氣,這羣記者很容易蹬鼻子上臉。
拿捏好其中的尺度很關鍵,要不然也不會周嫺靜親自出馬來應對。
“耳東老師,請問你是什麼時候有創作英文歌曲想法的?”
“夏天依準備走出國門,看向世界的時候。”
“也就是說您寫《burning》這樣的英文歌曲其實需要很長時間來構思。”
“啊?一個週末不就寫好了,不需要多長時間。”
“......”
龍國之音派來的記者仍然是張雯,但和之前不一樣,這回是張雯主動請纓。
上次採訪完耳東,又被曲聖楊興修提點,張雯就開始對耳東格外的關注,時間一長就成了他的小迷妹。
得知耳東要寫英文歌曲的時候她就很興奮,聽過《burning》之後更是驚爲天人。
一聽說龍國之音要去給耳東做一期專訪,她馬上就去找領導申請。
考慮到張雯之前有過採訪耳東的經歷,也就點頭讓她來。
結果來了之後被陳言兩句話就噎住了,準備好的後續問題直接問不出口了。
呃...你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呢?
正常作曲人不應該講述一下第一次嘗試寫英文歌遇到了哪些困難,自己又是怎麼突破困難、找到靈感,最終完成這首《burning》的嗎?
這樣自己回去之後纔好動筆幫你渲染、宣傳一下啊!
你來一句一個週末就寫好了,接下來的問題我咋說呢我請問了。
“那耳東老師創作《burning》的靈感來自什麼地方呢,很多粉絲都很好奇,方便講一講嗎?”
“burning翻譯過來就是燃燒,除了有情緒燃燒的意思之外,也對應了充滿激情的旋律。這首歌的主題是愛情與自由之間的關係,更多的是想表達珍視自由和堅守原則的態度。”
“確實,除了國內的樂評人之外,很多國外的樂評人也對您這首單曲進行了高度讚揚,對此您怎麼看?”
“我拿手機看唄,國外的月亮又不是比國內的圓,樂評人誇也好罵也罷都不重要,歌曲好壞最終是要看所有聽衆們的。”
“......”
聊着聊着張雯冷汗都流下來幾滴,誰說耳東這人無比謙遜,不張狂的?
這發言也太爆了!
但聽着真的好爽!
採訪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回去之後龍國之音的高層看到完整的採訪稿,好幾個當場桌子一拍,大叫一聲好!
原本還想問問是不是需要幫耳東的回答潤色一下,張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第二天上午,這篇專訪就發了出來,引起了無數人的討論。
評論區兩極分化,大部分人都在誇,一小部分人在罵。
尤其是那一句國外的月亮又不是比國內的圓刺激到了很多崇洋媚外網友們脆弱的心靈,紛紛化身鍵盤俠。
在音樂愛好者中,就有這麼一羣人奇葩,認爲自己聽英文歌的比聽國語歌的高一等。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