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榮立一等功
大寧。
國防科工委第三研究所,小禮堂。
一場低調而隆重的頒獎大會,在此舉辦。
段爲民的老領導,國防科工委某位資深副主任,受領導委託,親自趕到大寧第三研究所,給有功之臣頒獎。
這次副主任來大寧,就是爲了表彰科研團隊。
在熱烈的掌聲中,副主任代表國防科委,宣讀了嘉獎令。
宣佈授予第三科研所集體二等功。
宣佈授予課題組負責人譚德喜,劉弘毅個人一等功!
授予課題組成員張成海,金雲峯個人二等功。
其他課題組成員,如袁剛,高迪等人,榮立個人三等功。
同時,到會的省委書記,省軍區董司令員,代表靜江省委和靜江省革委宣佈,爲譚德喜同志正名,恢復其576廠總工程師職務,恢復其正師職待遇。
現場掌聲雷動。
劉弘毅身穿嶄新的軍裝,頭頂紅五星,領章鮮豔,胸前戴着大紅花,和老師一起上臺領獎。
是的,現在的劉弘毅,已經是正式的解放軍幹部。
這個“戲法”如何變的?
主要還是老將軍們給力。
于軍長,董司令包括徐司令員在內,都向國防科委的領導們建議,劉弘毅這樣的天才,應該想辦法留在部隊。
雖然他年紀小,又不是大學生,但其在武器設計領域所展現的非凡天賦,已經用事實證明了他人才難得。
凡事都不應該拘泥成法。
特事就應該特辦!
偌大的國防科委,還能少得了武器天才一個工農兵大學生的推薦指標?
你們自己下邊,就有好幾所大學。
大寧工學院,不就在靜江?
國防科委領導深以爲然,當即給老段下了命令,讓他特招劉弘毅入伍。
接到命令,段爲民簡直喜出望外。
二話不說,就找譚德喜爺倆商量。
劉弘毅有些猶豫。
直接進部隊當兵,貌似不在他的規劃之內。他的計劃是上慶華大學,畢業之後回地方工作,利用自己腦海中領先五十年的先進思想,帶領父老鄉親迅速脫貧致富,走上小康之路。
是的,他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上慶華大學。
不要問爲什麼。
問就是你去看校友名錄。
後世有句在體制內流傳很廣的玩笑話:慶華大學的後門是某某海,北都大學的後門是某城!
但在段爲民面前,他不太好開口。
人家給你多大的臉面?
這是特例中的特例好嗎?
譚德喜知道這個學生心裏的想法,直截了當就和老段說了。
段爲民哈哈大笑,說道:“原來你擔心這個,這有什麼好擔心的?你先進部隊,我明年就推薦你上大學。一般學校你不想去是吧?想去慶華?沒問題,我給你推薦!”
“你知道嗎,這次委裏準備給你和老譚都評一等功。”
“嘿嘿,有這個一等功打底,加上你本身的知識水平,你想上哪個大學不行?”
“等將來畢業之後,你是不是回所裏來,再商量。我也知道你是千里馬,我們三所這座小廟,容不下你,但這沒關係,你先解決了幹部身份,將來啊,你就算去其他地方工作,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你現在年紀小,不懂這些,等你再大幾歲,正式參加工作了,你就知道工齡和黨齡的重要性了。”
段爲民語重心長地說道。
段主任,這我可太懂了!
劉弘毅心說。
段爲民這番話,終於說服了劉弘毅,不再遲疑猶豫。
部隊和地方,本來就是“相通”的。
某位著名的上將軍,就是在副省長任上,直接轉任部隊的將軍。
至於從部隊轉業回地方工作的幹部,更是千千萬萬,數不勝數。
他現在十六歲,就解決了幹部身份,相對於他的同齡人,這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優勢。明年,等他年滿十七週歲,就可以想辦法入黨,解決預備黨員身份。
年滿十八週歲,那就能成爲正式黨員。
於是乎,剛滿十六歲的劉弘毅,就光榮入伍,成爲第三科研所的高級技術員,享受正連職幹部待遇。
這在全國任何地方,都會驚掉一地的眼鏡,引起無數人的不服。
但在三所,卻沒有任何人嫉妒。
人家那成績,硬邦邦的擺着呢,給整個科研所拿下來一個集體二等功。
這是何等的牛逼?
三所沉寂了兩三年,這次可算露臉了。
靠着譚德喜劉弘毅兩師徒這份大功,段爲民就能夠一個個地把三所“流落在外”的那些技術骨幹全都召回來,重振雄風。
等三所再創輝煌的時候,段爲民就可以安心退休了。
張成海,金雲峯,袁剛,高迪等人,也跟着立了功。
所以,此時此刻,劉弘毅站在領獎臺上,從段爲民手裏接過立功證書,科工委副主任親自將金光閃閃的一等功勳章別在他的胸前,全場掌聲雷動。
每個人都發自內心的高興和佩服。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