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再次閱卷

作者:佚名
78年初春,恢復高考之後的第二年。

  靜江省楚州地區一名年輕考生的作文試卷,層層上報。

  最後,由國家教委主任饒喜韶同志親自召集教委的專家們一起閱卷。

  今年高考,是教委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委對今年的高考情況,也是特別的關注,已經開過好幾次會,這段時間,教委主任饒喜韶同志是最忙碌的部委負責人之一了。

  說起來,饒主任也是“棄武從文”,妥妥的百戰將軍出身。

  不過在教委主任的位置上,饒將軍也是幹得極其出色。

  “饒主任,今天又有什麼好消息啊?”

  教委的各位負責同志,還有特邀的部分專家,紛紛走進會議室,有人問道。隨着高考的閱卷情況逐漸明朗化,各地都有喜訊上報,大家聽到彙報之後,都極其高興。

  這可都是國家的人才啊。

  饒喜韶笑了一下,隨即正色說道:“我們遇到難題了。”

  “哦,是什麼難題啊?”

  饒喜韶嘿嘿一笑,吩咐祕書人員將劉弘毅的作文給與會的領導們和專家發放下去,嘴裏解釋道:“這是靜江省那邊報上來的一份語文試卷。這個考生的成績極其出色,但是這篇作文,閱卷小組評了零分。楚州地區教委認爲如此評判,有失公允,上報給了靜江省。省裏領導開會討論之後,也拿不定主意,就給我們報上來了……”

  “啊,一篇高考作文,批了零分?”

  “呵呵,倒是有些意思……這個考生,都寫了些什麼呀?”

  “我看看……”

  教委的其他領導人和專家們頓時就議論紛紛,忙不迭地拿起面前的試卷看了起來。

  只看了題目,頓時就愣了一下。

  “論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這是靜江省的考生寫的作文?”

  “是的。”

  “他們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就是這個題目?”

  因爲是各省自主命題,所以每個省份的作文題目都不相同。

  教委的其他負責人和專家,也很難一下子就想起來,今年靜江省高考的作文題目到底是什麼。

  饒喜韶主任搖了搖頭,說道:“不是的,他們今年的作文命題是心中有話向黨說。”

  “這個論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是那個考生自己寫的。”

  “哦,原來如此……嗯,這也算是心裏話了……字寫得不錯,卷面也很整潔嘛……”

  一名專家忍不住讚歎道。

  饒主任笑着點頭。

  他在看到這份卷子的時候,第一感覺也是這個。現在分發給其他人的試卷,都是複印件,儘量保持“原汁原味”。

  “哦,這個觀點很有意思……”

  大家都看得很認真,速度不快,甚至於看到後邊之後,又回過去看了一下前邊的內容,似乎是要驗證一下是否前後呼應。

  “嗯,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誌。不僅決定着生產力的性質、方向、結構和水平,還標誌着生產力的先進程度。在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已經成爲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競爭力的重要標準……”

  “說得好,說得好啊,很有見解,非常深刻!”

  有人頓時讚歎出聲,其他人也都紛紛點頭。

  “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社會的支持和投入。政府、企業和教育機構需要共同努力,推動科技的創新和應用,提高全社會的科技意識和科技素質,以確保科技能夠最大限度地轉化爲生產力……好好,直指問題的本質和核心,這個考生,很有眼光,很有眼光……”

  一位專家再次擊節。

  足足半個小時過去,大部分教委領導和專家纔看完全文,少數人還有些意猶未盡,再次翻到第一頁,從頭至尾又看了一遍,這才輕輕放下試卷,望向其他同志,臉上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

  最後,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饒喜韶主任身上。

  “怎麼樣,大家都說說吧,這個作文,應該怎麼評分?”

  “饒主任,這個考上的觀點很有思想,他本人具體是個什麼情況,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吧。”

  有一位老專家禁不住問道,想要了解更多的情況

  饒喜韶輕輕吸了口氣,又揮了揮手,讓工作人員將劉弘毅的另外三份試卷給大家發放下去去。

  這是劉弘毅的數學,理化和政治試卷。

  爲了確保大家對這個名叫劉弘毅的考生有一個全面瞭解,饒主任來開會之前,做足了功課。

  劉弘毅的所有試卷,都被緊急送了過來,並且予以複印。

  “這個考生名叫劉弘毅,是靜江省楚州地區的,今年十七歲半,是以在職工作人員的身份參加考試的。數學成績和理化成績非常出色,是靜江省這些高考唯一的一個雙百分……”

  “雙百分?數學和理化雙百分?”

  衆人大爲驚訝,又紛紛拿起了面前的三份試卷,老專家讚歎地說道:“卷面這麼整潔,都沒有任何塗改,他全都是一次性答題啊……”

  “是的,這麼多年,我也是頭一回見到這樣整潔漂亮的試卷。我看啊,和過去那些狀元郎也差不了多少啦……”

  又有專家說道。

  “這個小同志,爲什麼這麼厲害?這中間,有沒有什麼問題啊?”

  看到面前宛如印刷品一樣的試卷,一位教委負責人突然生出了一絲疑惑。

  饒喜韶主任搖頭說道:“據我的瞭解,應該沒有問題。這個小同志,他可是預備黨員,還是部隊正連職現役幹部,在國防科工委下邊的第三研究所搞技術研究。去年立了一個一等功,還立了一個二等功。部隊最近列裝的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和40毫米下掛榴彈發射器,全都是他和譚德喜同志研製出來……對了,他是譚德喜同志的學生。”

  譚德喜雖然職務不是很高,但在軍工研究領域,還是有一定名氣的。

  許多領導和專家對他有所耳聞。

  “哦,怪不得這麼厲害,還立了一等功?了不起了不起!”

  “難怪這個小同志要寫這樣的作文了。”

  “人家這是有依據的呀。”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