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我想上大學
這是劉楚安和肖亞文的老家。
劉弘毅帶着艾小雨到這裏看望外公外婆,乃至堂伯堂叔堂兄弟姐妹等人。
劉楚安親兄弟姐妹只有三個,姑媽遠嫁,伯父早逝,住在老家的只有伯母和幾位堂兄。
劉楚安和肖亞文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當上的幹部,都是有原則的人,並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力,爲雙方親屬謀私利的想法。
當然,關心還是關心的,年年都會回老家看看。
現在劉楚安當了地區二把手,工作比以前要忙得多,回老家的次數更少。
好在劉弘毅已經長大,由他代替父母回老家看望長輩親友,完全沒有問題。
劉弘毅這次回馬頭公社,也有兩個目的。
第一當然是看望長輩親友,第二則是調研考察。
秀林縣這一大片高山草甸,是未來發展畜牧業的優良場地,也是秀林縣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劉弘毅認爲很有必要提前佈局,儘早形成品牌效應。
坐了足足六七個小時的長途汽車,終於到了馬頭公社。
一大早出發,趕到馬頭公社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中間還轉了一次車。
從楚新縣長途汽車站到秀林縣汽車站,再坐縣內班車前往馬頭公社。直線距離雖然不算太遠,但盤山公路確實難走,班車速度奇慢無比。
一路上見到鬱鬱蔥蔥,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艾小雨興奮不已。
劉弘毅沿途見到不少奶牛。
秀林縣以前就有養殖奶牛,有一個小小的奶粉生產企業。所生產的“秀林牌”奶粉,沒什麼名氣,主要是供應楚州地區的部分縣域。連楚州都沒能走出去。
這樣規模的奶製品企業,等改革開放之後,在市場大潮的衝擊之下,是很難生存的。
但現在,奶牛的養殖數量明顯增多了。
劉弘毅在家裏和劉楚安聊天的時候,劉楚安告訴他,秀林縣已經定下來了以奶製品爲“支柱產業”的發展路子,統一整合的馬頭養殖場已經建了起來。
又從外邊引進了一批優質的奶牛,正在穩打穩紮地逐步提高產能。
另外,爲了彌補國營企業的不足,地區和秀林縣還放寬了政策,允許周邊的公社和大隊集體養殖奶牛,社員也可以養殖奶牛,但養殖數量有一定限制,每戶人家養殖奶牛不得超過兩頭。
實際上是,真正能買得起奶牛的社員家庭很少。
畢竟一頭奶牛要賣好幾百元。
在農村,很少有什麼家庭能有幾百元的積蓄。
實際上,家口越多的家庭越困難,很可能到年底算賬的時候,還要倒欠生產隊的錢。
但小舅家裏養了一頭奶牛。
這頭奶牛,是肖亞文出資幫他買的,一方面是賣奶給奶製品廠賺錢,另一方面,則是讓外公外婆能喝上新鮮的牛奶,保養身體。
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其實是“帶頭示範作用”。
劉書記的小舅子都養了奶牛,你們還擔心什麼?
有那個條件的,趕緊去養啊。
劉弘毅計劃在馬頭公社住五到七天。
次日一大早,就和艾小雨一起,牽着小舅的奶牛去放牧。
同時欣賞高山草甸的優美風光。
兩人牽着奶牛,慢慢走在上山的路上。
劉弘毅帶着相機,時不時給艾小雨拍照。
今天的艾小雨,穿一件碎花的白色連衣裙,一雙水晶色的塑料涼鞋,潔白的襪子,一頭如雲的秀髮也沒有織辮子,而是用一根粉紅色的綢帶鬆鬆地挽在腦後,揹着雙手,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邊,如同一隻舞動的白色精靈,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
這也是劉弘毅特意要求的。
在這“天高皇帝遠”的馬頭公社,就沒必要太束縛自己了,可以稍微釋放一下少女愛美的天性。
要是在城裏,那還是要注意影響的。
劉弘毅有些出神地望着前邊飄逸的身影,一時間有些恍惚。
能讓艾小雨活下來,真好啊……
不遠處的坡地上,也有一雙眼睛怔怔地望着幽谷仙子一般的艾小雨,滿眼都是羨慕之色。
這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穿着老式的粗布褂子,胳膊肘處還打着補丁,因爲常年勞作,讓她的皮膚略顯黝黑,饒是如此,也依舊遮掩不住她秀麗的容顏。
她正在收花生。
雖然是高山草甸地區,但也不全是草地,周邊的農民要喫飯,自然也會開墾出大量的水田和旱地。
這塊種滿花生的自留地,原先是屬於大隊集體所有的。每年收花生的時候,都會有大隊和生產隊的幹部監督,嚴禁裝進私人的口袋。今年縣裏的政策變了,現在這是他們自家的地,種出來的花生全都歸自己所有。
劉弘毅還記得,小時候來外婆家度暑假,就跟着小舅和堂哥們一起去收過花生,喫過不少帶泥巴的溼花生,還往自己兜裏揣過一點。
因爲他父母都是在外邊工作的幹部,大隊和生產隊的幹部睜隻眼閉隻眼,裝作沒看見。
“小英,別看了,抓緊一點……等下太陽上來,就熱起來了。”
和她一起收花生的一位中年女子,催促了一句。
“哦……”
小英急忙收回目光,低頭鋤花生,過了一會,又忍不住向那邊看過去。
“媽,那個女的,真好看呀……她那個裙子,真漂亮……”
小英目光癡癡的看着不遠處的兩個城裏人,羨慕得不行。
其實豈止是那個女的真好看,那個男的,也好看得不得了,劉英從來都沒見過這麼英俊帥氣,挺拔不羣的年輕男子。
尤其是那股由裏而外散發的自信,簡直讓人着迷。
見了女兒癡迷羨慕的眼神,中年女子忍不住嘆了口氣,低聲說道:“小英,別看了,人家命好,羨慕不來的……你要是分數再考高一點就好了……”
劉英咬了咬嘴脣,低聲說道:“媽,我還想再復讀一年……我想去上大學,上中專也行……”
“不行!”
中年女子還沒開口,一直在旁邊吭哧吭哧挖着花生的一名中老年男子,直截了當地丟過來硬邦邦的兩個字。
“你都已經復讀過一年了,考不上就是考不上,沒那個命就別想那個好事。”
“爲了供你讀書,你哥哥二十五了都還沒討親。”
“下個月你就必須和向家的伢子結婚。”
“你不嫁,人家的妹妹怎麼嫁過來?”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