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有人不服氣
劉弘毅此言一出,頓時引得大夥兒面面相覷,嗡嗡的議論聲一下就起來了。
實話說,沿海地區這邊,反特的警惕性是很高的。
年年都會抓到敵特分子。
但慶華大學是在首都,廣大師生就缺少了這根弦。
而且劉弘毅說的是“提防間諜”,而不是“提防敵特”。
在大夥的心目中,“間諜”那是相當的“高大上”,“敵特”的檔次,就要差得遠。
“不會吧……劉弘毅同學,你這有點危言聳聽了。”
調研團那邊一位教授有些不以爲然地說道。
趙遠方和劉弘毅關係好,時時刻刻注意擡高他的身份,這位教授和劉弘毅可沒有什麼交情。而且,實話說,對於劉弘毅被選爲學校第一屆科學技術發展委員會委員,學校很多骨幹老師,是非常不服氣的。
憑什麼?
根本不需要有多高的政治敏感性,也能知道,慶華大學第一屆科技委員,在學術界是何等分量。
慶華大學的教授們,如果在自己的專業沒有極其傑出的貢獻,沒有泰斗級的科研地位,可能一輩子都不可能入選學校的科技發展委員會。
趙遠方入選科技委,都已經讓許多人很“不爽”了。
但好歹他也是三產辦主任,而三產辦就掛在科技委下邊,是學校的“實權部門”,別人雖然不服氣,也只能私下嘀咕。
尤其是三產辦發展勢頭極其迅猛,爲學校增加了大量的“額外收入”,學校幹部職工的福利待遇,因之提高了不少。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趙遠方將來很有可能成爲學校領導。
最重要的是,三產辦已經解決了全校所有教職員工子弟的就業問題。
幾乎一半以上的教職員工家裏,都有人在三產辦下屬的企業上班。
這可就更不能得罪了。
自家小孩就“捏”在人家趙主任手裏頭呢。
劉弘毅這個科技委員,算是犯了“衆怒”。
只是平時沒啥機會當面發飆而已。
教授也都是要面子的人,總不能直接跑到計7班去懟劉弘毅吧?
那成何體統?
現在這不機會來了嗎?
劉弘毅正色說道:“呂教授,這不算是危言聳聽。戰爭剛剛結束,一定會有很多國外的勢力,對這場戰爭感興趣。同時我們國家決定對外開放,也會有許多商業間諜涌進來。”
劉弘毅的腦海裏,已經浮現出後世許多人都耳熟能詳的“宣紙泄密事件”。
改革開放初期,小本子派了一個所謂的訪問團隊,訪問宣紙製造工廠,因爲當時的人們完全沒有任何知識產權的意識,也沒有任何保密意識,完全不知道“商業間諜”爲何物,竟然帶着本子的訪問團隊,參觀了整個宣紙的製作流程,對每一道製作工藝都詳細講解,甚至將“紙藥配方”都毫無保留地提供給了小本子。
導致這千年的“民族瑰寶”被本子人輕而易舉地偷師而去。
隨後,本子大規模仿製宣紙,銷量很快就超越我國,成爲全球銷量第一。
這是一個令人無比痛心的泄密事件。
劉弘毅並不清楚此時的嶺南省有哪些全世界聞名的傳統工藝產品,但想來,肯定也是不少的。
可千萬不能讓人莫名其妙就偷學了核心技藝。
只不過“宣紙泄密事件”暫時尚未發生,劉弘毅自然也不能拿出來舉例。但“戰爭”這兩個字,還是很有“震懾力”的。
劉弘毅一提這茬,呂教授就不好說什麼了。
“商業間諜”神馬的,他沒接觸過,“敵特分子”他還是知道厲害的。不過還是“哼”了一聲,不服氣直接寫在臉上。
趙遠方急忙說道:“老呂,弘毅同志提醒得很有道理。大家在幫南方同志翻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一些涉及到機密的東西,不要隨便給人翻譯。同時也要提醒地方的同志注意。”
開完會之後,暫時就沒什麼事了。
正式的工作,要明天才會開始。
劉弘毅隨即向趙遠方請了假,前往大寧市參展團下榻的賓館找金雲峯。
在火車站的時候,金雲峯已經告訴了他賓館的名字和地址。
金雲峯算是他關係很好的哥們,劉弘毅擔心交易會和翻譯工作正式開始之後,自己就沒什麼時間和金雲峯聚了。
趁着今天還有點時間,找金雲峯聊天打屁去。
趙遠方不放心劉弘毅一個人“出遠門”,當即安排全旭跟他一起去。
全旭也是臨時抽調參加這次春交會的。
他在微機小組。
計算機漢化科研項目,全旭也是組員。
對於自己的幾位室友,劉弘毅當然是要儘量關照他們的。大學四年同室,這可不是一般的緣分,也不是一般的交情。
只要不鬧掰,大多數以後都是鐵子。
將室友儘量推薦進各個科研組,就是劉弘毅關照他們的主要模式。
大學期間就有科研成果,老加分了。
比在科研刊物上發表論文還要加分。
這兩樣,其實是可以合二爲一的。有重要科研成果的同時,也可以發表重量級的科研論文。
哪怕這些室友以後不走科研的道路,這都是重要的資本。
兩個年輕人將自己捯飭了一番,興沖沖地出門而去。
“趙老師也真是的,還擔心安全問題……哈哈哈……也不看看咱哥倆什麼身板。”
東北爺們雄赳赳的做了個展示肌肉的動作。
對此,劉弘毅還是很贊同的。
全旭一米八的身高,又是籃球愛好者,渾身肌肉虯結,不熟悉他的人,絕對不會將他和慶華大學高材生聯繫到一起。
劉弘毅自己,和全旭身高相仿,肌肉方面略顯遜色,但在南方,也堪稱是“赳赳巨漢”。
兩個這樣的年輕男子走在街上,只要他們不主動去招惹別人,一般人還真不敢來找茬。
然後,他們就發現,打敗他們的絕不是南方的街頭小混混,而是南方同胞的“普通話”。
饒是劉教授精通好幾個國家的語言,也還是被“正宗”南方話直接搞暈。
費了老鼻子勁才找到金雲峯所在的賓館。
所以說,學一門手語是何等的重要……
得虧靜江人不在嶺南人的“食譜”上,估摸着是怕辣吧!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