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人民羣衆的幸福感

作者:佚名
邊至誠考察楚州地區的結果,是表示非常滿意。

  他雖然經常會接到下邊的各種彙報,看過報告和表格之後,也知道大致情況,但總不如親眼所見那麼直觀。

  楚新縣的工業區,更是給大家都造成了極大的震撼。

  這還是楚州嗎?

  那個貧困落後的農業地區?

  兩年時間,竟然搞起來這麼大一個工業區。

  “高峯,這個工業區,多大啊?佔地多少?”

  艾高峯急忙答道:“報告至誠書記,工業區第一期規劃是佔地四平方公里。不過我們暫時只打算搞第一期,短時間內,不打算搞第二期工程。”

  “哦?爲什麼呢?”

  艾高峯說道:“主要還是考慮配套設施和生活生產原料供應問題。另外有一些工廠,污染比較大,也不適合建在城市附近。”

  “哦,這又是一個新思路,你再詳細說說。”

  邊至誠來了興趣。

  現階段,大家對上規模的觀念,還停留在數量堆砌的階段。

  工廠嘛,不應該是越多越好嗎?

  工業區,那自然也是越大越好,越壯觀越震撼。

  照艾高峯這個說法,反倒要控制規模了?

  “是這樣的,至誠書記,主要還是考慮楚新縣各項生活後勤供應的極限問題。楚新只是一個縣城,加上郊區,本來也有四五萬人口,蔬菜供應,水果,副食品等供應,本來壓力就很大。還有文化娛樂設施,嚴重缺乏,城市擴展太快的話,這些東西都跟不上,一定會影響到廣大幹部羣衆的生活質量。”

  邊至誠鄭國生黃建國等省委領導,不由得面面相覷。

  這還真是“老革命遇到新問題”。

  擱在以前,這些都不需要考慮。

  有飯喫就行。

  蔬菜,水果,副食品,少點就少點唄。

  多大個事。

  至於文化娛樂設施,更是“扯淡”。

  從來都不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艾高峯笑着說道:“至誠書記,不瞞你說,一開始啊,我和楚安對這些問題也沒仔細考慮,還是弘毅提醒了我們,他問我們,大力發展生產的目的是什麼?”

  “是讓人民羣衆生活質量提高,讓他們感覺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獲得更高的幸福感。”

  “如果我們只搞生產,卻忽視了其他問題,到最後,很可能生產搞上去了,城市卻越來越亂,人民羣衆的幸福感反倒降低了,豈不是和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

  “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

  在外人面前,艾高峯從來都不介意大力誇獎劉弘毅。

  “至誠書記,我認爲啊,楚新縣是楚州地區的首府,對楚新縣未來的定位,應該是楚州地區政治,文化,經濟中心,而不僅僅是生產中心。”

  “把楚新變成一個大工廠,未必就是最好的結果。”

  “很有道理!”

  邊至誠不由得連連點頭,對艾高峯這個觀點,表示完全認同。

  “你這個思路是對的。”

  “城市有城市的作用,生產基地有生產基地的作用,不一樣。”

  “看來你艾高峯腦子裏,還是有點東西的。”

  艾高峯急忙謙虛了幾句。

  鄭國生卻提出了自己的擔憂:“艾高峯同志,我剛纔在縣裏,看到很多的小作坊招牌,什麼榨油廠,麪條廠,甚至還有五金加工廠……一條街上都看到很多家……這個,是私人搞的還是集體搞的?”

  他最糾結的就是這個所有制的問題。

  在他看來,公家搞什麼,只要得到上級批准,那就問題不大。

  可是如果到處都是私人搞的工廠,那問題就大了。

  艾高峯答道:“國生書記,大部分是私人搞的。目前我們在市區內,不允許搞大的集體工廠,上了一定規模的工廠,都要在工業區內搞。小規模的私人作坊,加工廠,可以在市區內搞。”

  “原有的那些上規模的集體工廠,也要陸續遷出來。”

  “至於國生書記剛纔提到的五金加工廠,這個比較特殊。其實是汽車廠的配套產業。”

  楚州地區的汽車廠,目前主要還是生產兩衝程的輕便摩托車,四衝程的中型摩托車,還在研發階段。而重型載貨三輪摩托車和微型四輪小汽車,以及農用車,同樣也在研發階段。

  最快明年就能投產。

  按照劉弘毅的思路,一些零配件的加工,可以適當地交給民間去搞。

  等汽車產業成熟之後,上了規模,連摩托車廠都要剝離出去,逐漸變成私人企業。

  多多培養民間小型加工廠,可以有效地補充產業鏈的短板。

  同時這些民間小型加工廠,還能成爲一個個小型的熟練產業工人培訓基地。他們都是未來汽車巨無霸集團的毛細血管。

  同時也能更快地帶動羣衆致富。

  “這麼多的私人小工廠小作坊,你們考慮過政策方面的問題嗎?文件允許嗎?”

  鄭國生的臉色已經變得很嚴肅。

  大家倒也見慣不怪了。

  鄭國生就是這麼個人,在省裏,也是他和邊至誠“唱反調”唱得最多。

  但他資格很老,比邊至誠的資格還要老得多,曾經正兒八經的是邊至誠的直接上級領導,哪怕是邊至誠,也要給他三分面子的。

  艾高峯哈哈一笑,說道:“國生書記,這個問題,我們也是討論研究過的……最關鍵的一點,還是遵紀守法。”

  “要搞私人工廠和小作坊,可以,我們不反對。但必須登記註冊,取得營業許可證,纔可以幹,不能躲起來偷偷摸摸地幹,那是不允許的。”

  這也是艾高峯,劉楚安,劉弘毅反覆商量之後,統一的“口徑”。

  就是四個字——“依法辦事”。

  “只要登記了,註冊了,那就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他合法經營,老老實實地搞生產,那就沒什麼問題了。不合法經營,直接取締關門。”

  鄭國生愣了一下。

  我是這個意思嗎?

  我說的是你們這個大方向的問題……

  但艾高峯這個話,他一時之間,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一切都在管控之下,情況不對,隨時收了嘛。

  國生書記,你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