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大寧市委第一書記
艾高峯斟酌着詞句,慢慢說道。
“嗯嗯……”
邊至誠連連點頭。
“所以我的意見呢,是借鑑古代那些散階制度……將年齡較大的老同志,安排到合適的位置上去,保留他們的職級和待遇不變,甚至還可以提一提級別和待遇,但是,把具體的工作崗位讓出來,交給相對年輕的同志。”
“部分年齡不算太大,但思想轉變不容易的同志,則可以重新安排崗位,把比較重要的崗位交給其他思想轉變快,敢想敢幹的同志。”
邊至誠眼神比剛纔更亮了,沉吟着說道:“這倒是個辦法……”
也就劉弘毅不在這裏,他要是在,一定會驚歎於艾高峯的創造性思維。
這簡直就和數年之後採取的措施一模一樣。
艾高峯居然提前幾年就有了這樣的想法。
“那第二個辦法呢?”
邊至誠又問道。
“第二個辦法比第一個辦法麻煩一點,簡單來說,就是專事專辦,專人專責。”
“哦,怎麼個專事專辦,專人專責?”
邊至誠來了興趣。
“至誠書記,清閒的職務,總是有限的,也沒辦法把所有不合適的人都安排下來。實在不行的時候,對於一些極其重要的工作,必須馬上就搞,不能耽擱的,那就只能撇開原先的班子,另外再組建一套精幹的小班子來專門抓這個工作了。”
“只不過這樣一來,你這位省委一把手,就要辛苦一些了。得幫着李和同志管一管大寧的具體工作。”
艾高峯帶着點玩笑的意思說道。
李和是省委書記處書記,是邊至誠最主要的副手之一,除了邊至誠自己,其他人還真沒辦法越過李和直接插手大寧市的具體工作。
常務書記鄭國生勉強可以做到,李和跟鄭國生關係一直非常好。鄭國生說的話,在李和那裏比較好使。
問題鄭國生自己都是“保守派”,讓他去插手大寧的具體工作,跟李和自己在管有什麼區別?
邊至誠也笑起來,意味深長地看着他,說道:“高峯,你也不要幸災樂禍……我不會插手大寧的具體工作,那都是你的事!”
“啊?”
這下輪到艾高峯懵圈了。
什麼叫“都是我的事”?
我是楚州地委第一書記,不是大寧市委第一書記。
邊至誠緩緩說道:“你也不要驚訝,這件事,我已經考慮一段時間了。李和同志年紀確實大了,轉年就六十六歲啦,繼續奮戰在第一線,對他的身體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我認爲很不妥。”
“對老同志,我們還是要儘量多關心多照顧的。”
“另外啊,我考慮,你和楚安同志,都是能力非常強的幹部,又很年輕,繼續把你們倆都放在楚州地區,實在是太浪費了。”
“所以我決定給上級打報告,請李和同志離休退二線,調你去大寧接他的班。”
“在此之前,我已經跟上級口頭彙報過這個情況,上級領導對此也是比較支持的。”
艾高峯腦袋嗡嗡的,邊至誠算是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他可從來沒想過這麼早就離開楚州。
畢竟他在楚州生活工作了那麼多年,對這塊土地的感情太深了。
“至誠書記,這個,我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
邊至誠說道:“高峯同志,你是高級領導幹部,工作調整,是很正常的嘛。今天晚上,也算是正式的組織談話了。”
“本來呢,我想下個月就讓你去大寧的……可是,既然鎮南的邰正陽同志要過來實地考察,那就等他來過之後再說吧。”
“不過你現在就要做好思想準備了。這段時間,把楚州的工作逐步移交給楚安同志。”
聽了這個話,艾高峯心裏一穩。
邊至誠既然這麼說了,那他去大寧基本上就已經成爲定局。那麼誰來接任楚州地委第一書記的職務,就變得十分關鍵。
雖然他覺得劉楚安是最佳人選,但這事吧,最終還得是邊至誠說了算。
正如邊至誠剛纔所言,現階段,就是資格老的老同志太多,一個地委第一書記的職務,還是非常“搶手”的,劉楚安最大的問題,便是資歷不夠。
如果邊至誠一定要另外安排一個人來接第一書記的位置,艾高峯都提不出什麼過硬的反對理由。
不過還好,邊至誠對劉楚安也是非常器重。
沒打算臨陣換將。
“高峯,你去了大寧之後,就不兼某委會主任了。反正前不久,已經發了文件,各地的某委會全部取消,改成人民政府。”
“正好趁這個機會,把這件事也辦了。另外再選一位得力的幹部,當大寧市長,和你搭檔。”
邊至誠說的這個文件,是今年五月份發的。
上級要求,在全國各地取消某委會,改成人民政府。
目前已經有不少地方開始落實下去了。
“好的,至誠書記,我完全贊成。”
艾高峯急忙表態,倒也沒有隨便謙虛,說自己還是更想留在楚州地區之類的“客氣話”。
他性格就是這樣,從來都不假模假式的做樣子。
去大寧擔任市委第一書記,可不僅僅是官升一級,一步踏入省軍級領導幹部的行列那麼簡單,更代表着新的挑戰。
他在楚州,一天到晚想着的就是如何大踏步發展生產,爭取以最快的速度趕超大寧市。
可是轉眼之間,省委居然就要把他調到大寧去當一把手了。
好嘛,現在他跟劉楚安反倒成了“競爭對手”,必須想着怎樣才能不被楚州超越,千方百計保住大寧那頂“全省第一”的桂冠。
想想就覺得有意思呢。
這一下啊,最爲難的恐怕就是劉弘毅了吧?
到底是幫自己老爹,還是幫岳父老子呢?
你搞得我好亂啊……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