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大人物的擔當

作者:佚名
這個問題,對劉弘毅而言,其實是有答案的。

  但他有答案沒用。

  楚州地區拿不定主意,靜江省也拿不定主意。

  “那楚州現在是怎麼規定的?”

  顯然,徐啓迪對此也有些不好拿。他雖然位高權重,但目前主要是分管精神文明建設和宣傳領域這一塊,對這樣的大事,也不能輕易表態。

  劉弘毅說道:“楚州現在試行了一個辦法,就是暫時規定,個體戶僱工不得超過六個人。不包括個體戶本身在內。”

  “鄉村小集體企業,原則上不對外招工,優先滿足本集體的成年者。如果因爲技術和銷售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必須要對外招工的,一是要報縣裏批准,二是招工總數不得超過企業總員工人數的百分之二十。”

  “哦,這倒也是個辦法……”

  既不會過於限制個體戶和小集體企業的發展,也不至於一下子就變成“資本主義”。

  劉弘毅卻搖了搖頭,說道:“已經遇到問題了……”

  “哦,遇到了什麼問題?”

  “許多個體戶的作坊,六個人遠遠不夠。楚新縣小柳巷那邊,有個做麪條的師傅,麪條做得特別筋道,很受歡迎。他僱了六個人,還是忙不過來,多次打報告說,要多招幾個學徒,縣裏不敢給他批……”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就是軍工企業退休的一位老師傅,是個八級工,水平很高。他回家搞了個小加工廠,專門爲摩托車廠生產一種配件,就他那個作坊做出來的合格率最高,符合摩托車的要求。但這個六個人僱工的規定,限制死了他的產能,摩托車廠急得跳腳……”

  “嗯?你們的摩托車廠,還有零配件加工外包的?”

  徐啓迪揚起了眉毛,顯然有些意想不到。

  “是的,徐書記,這是一早就定下來的發展策略。建工廠,不但是爲了解決城市待業青年的就業問題,增加地方財政收入,還有一個更大的作用,就是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把一些零配件外包給個體加工廠,一方面可以確保工廠的規模不至於太大。現階段,我們極度缺乏大型企業的高端管理人才。”

  “一個幾百人的工廠和一個幾千人的工廠,在管理難度方面是完全不一樣的。”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一個合格的營長,不見得就是一個合格的師長。

  “如果每個工廠都搞全產業鏈,那楚州現在就會出現至少十幾個大型企業,職工最少都得在三四千人以上。”

  “但是楚州地區,找不到這麼多能管大企業的人才。”

  “這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

  “畢竟幾年之前,楚州都還是一個農業地區,工業基礎極其薄弱,基本上沒什麼人有管理大型企業的經驗,只能趕鴨子上架。”

  “所以艾高峯同志和我父親,就定下來這樣的策略,儘可能把一些零配件外包給個體加工廠。”

  “在控制企業規模的同時,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這些遍地開花的小作坊小加工廠,不但吸納了大批的勞動力,也極大地減輕了企事業單位職工編制的擴張。”

  “同時,每個小作坊小加工廠都是一個小型的培訓基地,可以爲工業產業培養出大量的熟練工人。”

  “等他們掌握了一定的技術,積累了一定的管理經驗之後,他們又會自立門戶,開自己的加工廠。如果全部把他們都招收進國營和集體企業去,他們最多就是一個優秀的技術工人,卻不會成長爲企業家。”

  “另外,市面上也會缺乏活力,經濟發展的速度,遠沒有現在這麼快。”

  “現在楚新縣城郊區,新建起來兩條街,全部都是這種小型加工廠。”

  “除此之外,這兩條街道上,還開了一些小飯店,雜貨店,以及其他服務行業的店子,很是熱鬧。”

  “不知不覺間,城市的規模就擴大了很多。”

  徐文心突然笑起來,輕聲說道:“這是你的建議吧?”

  劉弘毅笑着反問道:“胡出此言?”

  徐文心撇了撇嘴,說道:“這不就是你最開始搞電風扇廠和傢俱廠的思路嗎?大量的零配件外包給其他工廠加工,咱們學校的工廠,主要就是組裝。”

  對劉弘毅這三年來,在慶華的所有動作,徐文心都特別關注,瞭如指掌。

  劉弘毅也笑了,撓了撓頭,說道:“咱們三產辦的主任是趙遠方老師,他那個時候,還是個計算機專業的教授呢,猛一傢伙讓他搞個幾百上千人的工廠,搞不好就會手忙腳亂的。總也得給他一個適應的過程。”

  “當然現在的話,那就是小兒科了,整個慶華科技發展總公司,幾千號人,他也管得井井有條。”

  “已經是大將之才了。”

  徐文心抿着嘴笑。

  這個人啊,總是會不遺餘力地推薦自己身邊那些親近的人,怎麼這麼會爲人處世呢?

  不知不覺間,趙遠方老師就在她父親心目中留下了一個極好的印象。

  徐啓迪何等睿智,對劉弘毅這種不動聲色的“推薦”,也是非常欣賞。

  年輕人,不急不躁,說出來的話,讓人聽着就是舒服,如沐春風。

  對於劉弘毅提出來的問題,徐啓迪想了想,說道:“這樣,小劉,你可以回去告訴你父親劉楚安同志,如果確實有利於發展生產,那這個政策,還可以適當放寬。”

  “六個人不夠,那就加到十二個人嘛。”

  “個體戶規模太大,也可以考慮變成正式的企業。”

  “當然,如果需要的話,我也可以給邊至誠同志打個電話,讓他支持一下楚州地區的改革嘗試。同時啊,我也會把這個情況,向大領導彙報的。”

  劉弘毅頓時大喜,站起身來,朝徐啓迪微微鞠了一躬,由衷地說道:“那就太感謝您了,徐書記。”

  “您的這個指示,一定會爲楚州地區,爲我父親解決燃眉之急。”

  徐啓迪雖然並不分管工業生產這一塊,但他既然這麼說了,以他的性格,他就會擔這個擔子!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