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顛覆認知

作者:佚名
師有事,弟子服其勞。

  那老爹有事,兒子更要服其勞。

  所以寫這個書面材料的工作,自然又落到了弘毅主席頭上。

  弘毅同志真是個勞碌命。

  重生以來,熬了不知多少個通宵。

  還沒美女相伴。

  真的很失敗啊……

  次日上午九點,依舊是西郊賓館會議室。

  大領導和四大經濟特區的主要負責同志,齊聚一堂。

  與會者和工作人員加起來,七七八八有三十來個人。會議採取了現階段比較不常見的圓桌會議形式,分爲兩排就坐。

  因爲是經濟工作彙報會,所以氣氛比較輕鬆。

  穿着筆挺軍裝的劉弘毅,比較惹人注目。

  他太年輕了。

  不要說與會者任何一位都比他要年長得多,就算是隨行人員和端茶倒水的服務人員,都比他年紀大。一開始,領導們還以爲他是大首長的警衛人員。

  穿着軍裝,年紀輕輕,英姿挺拔,看上去,就是一位“持戟郎”嘛。

  不料他卻在彙報人員隊列裏入座。

  讓不認識他的領導們好一陣驚詫。

  關鍵是,大人物似乎對他還很熟悉,都向他微笑點頭。

  這樣的會議,沒有太多的過場。

  會議由徐啓迪主持,在請示過後,簡單地說了幾句開場白,便切入正題。

  “劉楚安同志,開始吧。”

  “是,啓迪同志。”

  黨內會議,按照規定,一律稱同志。

  劉楚安起身,向首長們欠身爲禮。

  “呵呵,坐下講坐下講……你們楚州地區,幹得不錯嘛,有時間的話,我會去看看……”

  此言一出,靜江的同志皆是精神大振,俱皆露出又驚又喜的神情。

  這可是莫大的榮譽,也是莫大的肯定。

  “是……”

  劉楚安答應一聲,坐了下來,打開面前的彙報材料,開始做詳細彙報。

  最先彙報的,當然是總數據,全地區的人口,轄區,工農業總產值和人均產值之類的。

  作爲剛剛開始發展經濟的內陸地區,楚州到目前爲止,絕對數值不算太大,但增長的百分比,卻極其驚人。

  工農業總產值,連年翻番。

  三年來,年增長率竟然高達百分之一百以上。

  聽得四大經濟特區的負責同志面面相覷,也是又驚又喜。

  這對他們而言,也是莫大的鼓舞啊。

  楚州地區有什麼?

  無非就是有一些政策,相比起經濟特區的政策,一點都不算出挑。一個既無地緣優勢,又沒有雄厚基礎的內陸地區,居然實現了工農業總產值連年翻番,這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各個經濟特區同樣也能有這樣高速的發展。

  甚至會有更高速的發展。

  經濟特區今年剛剛成立,都還在初步建設的階段,接下來主要工作要怎樣搞,大家心裏都是沒底的。

  楚州地區是個很好的樣板。

  雖然不可能完全照抄作業,但確實很有啓發作用。

  “我們搞生產,是先定銷路……”

  劉楚安說道。

  “最開始搞的養殖場,就是走外貿的路子。豬肉,雞肉,雞蛋,都不愁銷路。和外貿那邊簽好銷售協議之後,開始擴大規模,現在全地區生豬存欄超過兩百萬頭,年出欄也超過兩百萬頭。不但獲得了可觀的外貿收入,還從根本上緩解了楚州地區喫肉難的問題。”

  “現在,在楚州,豬肉,雞肉,雞蛋,魚這些肉食品,都是敞開供應的,不要票。”

  “買糧食也不要票。”

  “大部分日常用的工藝品,也不要票……”

  衆人聽得“嘶嘶”的倒抽涼氣。

  兩年前,國家正式確定搞責任制,兩年來,全國絕大部分地區也只是剛剛開始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糧票依舊是必不可少的供應憑證。

  而現在,劉楚安卻告訴他們,在楚州,喫糧喫肉都不要票了。連工業產品都不要票!

  這是何等驚人?

  “現在,我們在北都,明珠,南方等城市,都開設了辦事處……地區計委有一個專門的市場調查科,有一百多人,每個月都要給地區交一份市場調查報告……目前市場缺什麼產品,大概什麼樣的價格羣衆能夠接受,這些信息,我們都能掌握。”

  “所以我們現在建的工廠,絕大部分產品都不愁銷路的。”

  “不是,劉楚安同志,我們的產品,什麼時候愁銷路了?”

  一位特區負責幹部詫異地問道。

  劉弘毅嘴角微微一扯,強忍笑容。

  這就叫時代侷限性。

  在計劃經濟時代,物資,尤其是工業品,極度缺乏,連針頭線腦都供應不足,自然就不存在愁銷路的問題,只愁產能不足。

  劉楚安朝他點點頭,說道:“項書記,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以前是計劃經濟,現在搞改革開放,解放思想,全國各地都開始大搞生產,生產出來的東西,會越來越多。但市場是有限的。”

  “很快,品質差價格高的產品,就會滯銷,賣不出去。”

  “尤其是經濟特區,是以出口爲主的。”

  “國外市場的競爭,遠比國內市場要激烈得多。他們不但要求品質好,還要求價格便宜。如果我們不做市場調查,我們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沒有競爭力。”

  項書記還是有些不理解,說道:“可是外貿出口這一塊,不都是外國人給我們單子,我們按需生產嗎?他們要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呀……”

  就代加工!

  劉楚安搖搖頭,說道:“項書記,這只是最簡單的外貿出口模式。主動權完全在外國人手裏。說白了,別人自己不願意生產的,沒什麼利潤的單子,他們纔會給我們來做,就是看中了我們人工便宜,原材料也便宜。”

  “這樣的外貿出口,其實就是個加工廠。我們最多就是賺個辛苦錢,完全沒有任何自主權。”

  “我們之所以主動搞市場調查,就是在爭取主動權。”

  “我們生產的產品,都是羣衆最迫切需要的。所以產品經常供不應求。”

  “我們擴大生產線或者建新工廠的時候,心裏就不慌。”

  “這個道理,用在外貿出口方面,其實也是一樣的。”

  “我們要主動出擊,掌握主動權,不能讓外國人卡我們的脖子!”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