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分歧

作者:佚名
爭論的焦點,自然在於“重獎”。

  主要的分歧就在於這個獎金的數額。

  “重大科研成果,獎勵團隊十萬元,獎勵個人一萬元?”

  “這……這是不是太多了?”

  地委常務書記李超勇同志驚訝得嘴巴張得老大,滿臉不可置信的表情。

  李超勇不是楚州本地人,是從省裏派下來的。

  這也是班子搭配的標準做派。

  因爲歷史原因,現在全國各地的班子,從省到地區到縣裏,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居多。現階段,尚未正式出臺領導幹部交流任職的相關文件,所以還是沿用了以前的模式。

  但不管怎麼說,一個地區或者一個縣的領導班子,不可能全部都是本地人。

  艾高峯調走之後,省裏就派了李超勇到楚州地區擔任常務書記。

  大約還要等兩年,上邊纔會正式下達文件,全面整理各地的委員會,將省委書記處,地委書記處這樣的配置取消,第一書記第二書記常務書記書記的設置也全部取消,改爲後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書記、副書記、常委或者委員”這樣的配置。

  李超勇這位常務書記,大約和後世的專職副書記相當,就是班子裏的三把手。

  也算是位高權重。

  李超勇這個疑慮,也正是大多數人的擔憂。

  當然,也有些不理解或者說是“不服氣”——憑什麼?

  我們這些“老幹部”,四十幾歲五十歲,幹了半輩子的革命工作,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們一個月拿多少工資?

  一兩百塊錢!

  一年下來,也就兩千塊。

  可是現在,他們搞個什麼科研成果,就要獎勵十萬元?

  個人也要獎勵一萬元?

  比我們這些地師級領導幹部四年的總工資還多。

  這是不是太過分了?

  我們這些老同志,什麼時候變得這麼不值錢啦?

  “超勇同志,這個重大科研成果或者說技術革新,也是有說法的。”

  劉楚安很耐心地給李超勇解釋。

  對這位從省裏下來的副手,劉楚安一貫都比較客氣,也給了他實權,並不排擠他。一方面,是給省委和邊至誠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劉楚安性格使然。

  他從來都沒想過要以權謀私。手裏的權力,那都是組織給的,自然要用來做好工作。

  你把所有權力都拿在自己手裏,有什麼意義呢?

  人爲製造矛盾,工作反倒幹不好。

  “第一個,就是要得到上級和國家的認可;第二個,要能產生重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生產效益。”

  讓劉楚安有點鬱悶的是,現階段,國家或者省裏還沒有就科研成果設立專門的獎勵辦法。

  二十多年前,國家科學院曾經評過一次科學獎。獲得一等獎的三位都是極其著名的大科學家,放在全世界都是鼎鼎大名的泰斗級人物,當時拿到的獎金也就是一萬元。

  鑑於這些年來,國內的物價和工資一直都非常的穩定,二十幾年也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所以那個時候的一萬元,和現在的一萬元,可以進行直接比較。

  也就是說,現在楚州地區給出來的這個獎勵,單純從獎金上來說,已經超過了國家級的一等獎。

  個人獎勵一萬元,團隊還獎勵十萬元呢!

  問題楚州一隅之地,能和國家科學院相提並論嗎?

  楚州的這些“科學家”,能和國家科學院學部委員,泰斗大師們相提並論嗎?

  最關鍵的是,國家科學院的科學獎,就只評了這一次,後來因爲種種原因,沒有再評。

  國家級層面尚且阻力重重,憑什麼楚州就敢開這個先河?

  這也是李超勇和其他同志表示難以接受的主要原因。

  要犯錯誤的呀!

  這個犯錯誤,可不是開玩笑,不是你輕輕鬆鬆做個檢討就能過關的,按照大家的“經驗”,摘掉你的烏紗帽還是最輕的處罰。

  得虧現在沒有那啥學校了,不然你得去那邊待着。

  對,就是陽溝農場!

  “楚安書記,那這個標準又怎麼定呢?”

  李超勇繼續問道。

  劉楚安想了想,才說道:“我舉個例子吧。”

  “我小孩劉弘毅,在慶華大學上學,搞了個工業自動化系統,創造了比較可觀的經濟效益……慶華大學和首鋼合作,首鋼出了一千萬來買這個系統。跟漢鋼合作,漢鋼也出了一千萬……統計下來,兩年時間,光是這個工業自動化系統,慶華大學就賣了兩個多億……”

  衆人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兩個多億?

  那是多少錢?

  “爲此,慶華大學獎勵了他們研究團隊一萬塊錢現金,還給了他一個一等功。其他同志,三個二等功,七個三等功!”

  “國家教委批的。”

  “呵呵,慶華大學不愧是國內最有名的高校啊……這麼有魄力!”

  作爲劉楚安的鐵桿“兄弟”,司馬武立馬又出來“捧哏”。

  “弘毅也是真了不起,一個人就幫慶華大學賺了這麼多錢……要是我們楚州有這麼一個人,他一個人就能幫我們賺到全地區一年的財政收入!”

  這個話,就是有感而發了。

  “同志們,我是非常支持楚安書記這個建議的,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就是錢!”

  “大家說,要是劉弘毅同志在我們楚州工作,他一個研究團隊,兩年時間就能爲我們楚州地區賺兩個多億,那麼,獎勵他們團隊十萬塊錢,獎勵劉弘毅一萬塊錢,算多嗎?”

  “一點都不算多嘛!”

  “這樣的團隊要是再來兩個,不要說單元樓,我看我們地委大院都能造個新的!”

  “到時候大家還需要擔心分房子的事情嗎?”

  司馬武揮舞着胳膊說道,十分豪氣。

  一番話說得大夥兒哈哈大笑,會議室的氣氛一下子變得緩和了許多。

  說到底,劉弘毅也是他們看着長大的後生伢子,算是發生在大夥兒身邊的故事了。

  笑過之後,李超勇的態度也有所轉變,說到底,他也是想要把工作做好。

  現在黨政沒有分家,他這個常務書記,是紮紮實實的三把手,楚州地區的工作開展得好與壞,他也是負有重大責任的。

  “楚安書記,司馬專員,我看不如這樣吧,這個事太大,光是我們幾個在這裏開會研究,我認爲還是不保險。”

  “我建議啊,發一個文件,讓下邊的同志都開會討論一下,有什麼不同的意見,都反映上來,到時候我們再做決定。”

  這是老成之言,也是“風險分擔”。

  劉楚安當即表示贊同,其他同志也沒有意見。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