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吊腳樓

作者:佚名
“好,就按照你的計劃走。”

  在具體的工作上,劉弘毅是非常樂意接受“專家”意見的。

  縣委書記做了最終的決定,大家便只能遵照執行了。

  嚮導當先開路,劉弘毅緊隨其後,大夥兒進山。

  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還有些興奮,不停地說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看到漂亮的風景,女孩子們還會歡呼着停下來,拿起相機,咔嚓咔嚓地拍照。

  這可是真正的原生態。

  當然,現階段最不值錢的也是原生態了。

  在廣大山區,你還真不容易找到幾個非原生態的東西。

  但是很快,他們就沒有那麼活躍了。

  走山路,真的非常耗費體力。

  不僅僅因爲山路崎嶇難行,地勢一路走高,本就比較費力,還在於走山路需要集中精神,導致體力消耗更大。

  劉弘毅照顧着幾名姑娘,吩咐嚮導刻意壓着點速度,不要走得太快。

  十里地,他們差不多走了兩個半小時。

  在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他們翻過一道山樑,終於見到了一個小村落。站在山樑上,遠遠看去,竹木吊腳樓依山而建,稀稀疏疏地挨在一起,大約有二十來棟屋子。

  “書記,那裏就是一道拐,也是三道拐大隊的三隊。”

  徐文心一邊喘息一邊問道:“楊大哥,爲什麼一道拐是三隊?”

  嚮導笑着答道:“他們是由裏往外排的。三道拐那邊,人口最多,大隊部也在那裏,所以那裏是一生產隊。二道拐就是二隊,一道拐是三隊。”

  合理。

  嚮導擡頭看了看天,說道:“書記,得走快一點,怕是會下雨……”

  山區的天氣是最變幻莫測的。

  上一刻可能還是豔陽高照,下一刻就有可能傾盆大雨。

  “好,大家加把勁,馬上就到了,到時候再好好休息……”

  劉弘毅給大家鼓勁,然後攙扶着艾小雨向前走。

  見到大夥兒含笑的眼神,艾小雨有些害羞地推開他,低聲說道:“沒事,我能走……”

  其實她確實有幾分累了。

  不過看徐文心和鞠紅都是堅持自己走,她也不好意思讓劉弘毅攙她。

  劉弘毅知道她是小姑娘心性,也不堅持,笑着鬆開了手。

  一行人加快速度,向一道拐趕去。

  嚮導對天氣的判斷還是非常準確的,剛走到一半,突然就開始下雨,好在他們都準備了雨衣,當即穿戴起來,雨勢也不是很大,倒也抵擋得住。

  快要進村的時候,卻在山道旁邊見到一個小女孩,背上揹着一捆木柴,正在艱難地向前。

  劉弘毅急忙走上前去,將木柴從她背上取下來,入手十分沉重,得有二三十斤的樣子。

  小女孩約莫十來歲左右,有些緊張地擡頭看他。

  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一下子就把劉弘毅吸引住了。

  “大眼睛”!

  雖然臉沒有“形象大使”那麼圓,但也有六七分相似了。

  關鍵年齡也相近。

  當此之時,劉弘毅也不忙着問她,隨手將木柴放下,解開雨衣的扣子,將一半雨衣掀起來,遮掩在她的頭上。

  “老楊,你問一下她,是不是前邊三隊的社員?”

  其實不用問,附近只有這麼一個聚居區,十來歲的小姑娘還揹着木柴,也不可能住在其他地方。

  嚮導點點頭,和小姑娘說了幾句,主要就是緩解她的緊張情緒,隨即向劉弘毅彙報道:“劉書記,她姓吳,就是前邊三隊的。上山打柴呢……”

  “燒炭是麻石和三道拐的社員最主要的副業。”

  這一點,劉弘毅倒是知道的。

  當年太平天國金田起義,主力就是山裏的“炭幫”,東王楊秀清和西王蕭朝貴,是炭幫的大首領。

  這個燒炭,不是挖煤,而是燒木炭。

  雖然現在已經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木炭在很多地方還是有需求的。

  山區羣衆將燒炭當成副業,十分合理。

  不過,山區羣衆平時自己烤火取暖,卻是捨不得燒木炭的,直接就是燒木柴。

  一羣人幫小姑娘拎着木柴,徐文心接替劉弘毅,掀起雨衣給小姑娘避雨,進了前邊小山村。

  鎮南這邊的山區民居,不少都是吊腳樓式樣,一共分爲三層。

  大多數是杉木建造。

  最下層是豬圈雞欄和雜屋。第二層則是類似堂屋,內設火塘,是祖宗安坐之位,又是烤火取暖,煮飯炒菜的地方。第三層則是臥室和穀倉。

  整個樓房除屋面蓋瓦之外,其餘部分全部是杉木建造,四周設有吊腳柱,謂之“吊腳樓”。

  三隊的吊腳樓都很陳舊,看上去灰撲撲的。

  小姑娘的家就在村口不遠處,劉弘毅等人將她送回家,沒有停留,直奔生產隊隊長家裏而去。小姑娘家的吊腳樓又小又破,顯然並不具備接待他們一行十來人的條件。

  雖然整個三隊的社員都很貧窮,但生產隊長家裏,總歸條件要稍好一些。

  而且隊長是“話事人”,上級領導來了,理所當然要由他出面接待。

  隊長是個四十幾歲的中年男子,和嚮導認識,驟然間見到這許多“貴人”到來,本就頗爲驚訝,再聽嚮導將劉弘毅韋應紅陳解放等人的身份一報出來,更是驚駭莫名,一下子變得緊張無比,眼神只在那個揹着五六半步槍的公安人員身上瞄來瞄去。

  劉弘毅的本地方言還是有些詞不達意,便由陳解放出面,好好安慰了隊長一番,告訴他不是來“抓人”的,是縣委書記下來調查瞭解情況。

  好不容易纔讓隊長緊張的心情稍微平復下來,當即忙不迭地邀請“貴人們”進屋。

  在後世的旅遊宣傳之中,吊腳樓是很有民族風味的景點。但只有真正住過吊腳樓的人才知道,那個氣味,實在是有點感人。

  樓下就是豬圈和雞舍啊。

  木板樓面又不隔絕氣味,你只要稍微想象一下就能知道是個什麼味兒了。

  好在吊腳樓通風不錯,把氣味吹散了不少,要不然,還真有點燻人。

  請“貴人們”落座之後,隊長趕緊吩咐妻子女兒準備晚飯,殺雞宰鴨,好一陣忙亂。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