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見義勇爲的退伍兵
在幾年前那場大戰中受傷,左臉上留下一塊疤痕,而且因爲傷到了面部神經,所以他的臉頰,在受到刺激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不住抽搐,和他不熟悉的人,會感到非常恐怖。
但實際上,李三奇是個非常講義氣的人,部隊幾年兵當下來,也很講規矩。
因爲他是農村兵,退伍之後並沒有安排工作,拿着不多的退伍安置費,回到了老家,靜江久安下邊的一個縣。
兩年前,和幾個同大隊的年輕人一起,到江口來闖蕩。
農村的生活太苦,李三奇想要到江口來碰碰運氣。
聽說江口的市長,是原先的楚州地委第一書記劉楚安,雖然和他李三奇沒有一毛錢關係,八竿子打不着,但好歹也算是老鄉,莫名讓人覺得心安,感覺在這千里之外的異地他鄉,也不是沒有家鄉人“關照”。
大家都說江口在搞改革開放,遍地都是錢,彎腰就能撿到。
嗯,那個年代的農村,有很多有意思的觀念,在他們看來,改革開放是一個非常具象化的東西。曾經有不少地方傳聞“共產主義”到了附近某個鎮,大家敲鑼打鼓去迎接。
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允許私人養豬養雞養牛,大家覺得這只是政策的改變,還談不上是“改革開放”。
畢竟“改革開放”是那麼的高大上,肯定得有一些特別的與衆不同。
等大夥兒到了江口之後,發現傳聞屬實,也不屬實。
爲什麼這麼講呢?
江口確實遍地都是錢,但你得付出足夠的努力才能“撿到”。
李三奇和同大隊的小夥伴們文化程度都不高,在江口找不到太輕鬆的活計,只能在工地上幹。不過這對於自幼喫苦耐勞的李三奇而言,都不叫事。
農村伢子,還能怕辛苦?
只要給的工錢足夠,再苦再累都幹。
尤其是李三奇,他很需要錢。
他在家裏是老大,下邊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母親身體還不好,不能幹重活。家庭的重擔,都壓在父親和李三奇身上。
李三奇的弟弟李六安和小妹妹李丁香學習成績不錯。
但家庭條件那麼差,是供不起兩個學生的。
父親的意思,是全力以赴供李六安上學,要是能考上中專,那可就是城裏人了,妥妥的跳出農門,光宗耀祖。至於李丁香,女孩子終究是要嫁人的,家裏條件好,當然要供她上學,可條件不好,那就沒辦法了。只能讓她輟學。
李三奇堅決不同意。
他特別喜歡小妹妹,是他抱着長大的。
所以李三奇在江口乾活特別賣力,賺到的每一分錢,除了必要的生活費,全都給家裏寄回去。兩年來,李三奇只添置了一次新衣服,兩套換洗的舊軍裝,早已洗得發白。唯一添置的那套新衣服,還是因爲在工地幹活需要,買的“工裝”,也就是勞動布服裝,倒是有點像牛仔服。
家裏傳回的消息,讓李三奇非常安心。
李六安和李丁香都在上學,學習成績也一直很好。尤其是李丁香,考了聯校初三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大家都說她只要堅持認真學習,考一個大專應該是很有把握的。
如果運氣好,說不定能考上本科大學。
那可真就是山窩裏飛出的金鳳凰了。
李三奇也因爲踏實肯幹,又是退伍軍人,得到工地老闆的看重,讓他擔任小工頭,工錢比普通工人要高一點。
一切都很好。
但網絡小說寫過: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就要發生意外了。
這句話用在李三奇身上,竟然出奇的靈驗。
就在四個月前,李三奇按照老闆的指令,去買一批勞保用品。途中在經過一個飯店的時候,突然發生一個緊急情況,從飯店三樓掉下來一扇玻璃窗,而樓下,正好有一個幾歲的小男孩在玩耍,完全沒有意識到風險,李三奇幾乎想都沒想,條件反射式的猛衝上前,把小男孩一把推開,自己則閃避不及,被玻璃窗重重砸中右腿,當場軟癱在地。
而被他推開的小男孩,無巧不巧的,腦袋磕在馬路牙子上,額頭上撕開一道口子。
隨後兩人都被送到醫院治療。
小男孩情況不算嚴重,縫了一針,過幾天就好了。
李三奇的傷勢就要嚴重得多。
那扇玻璃窗,是老式的鐵框玻璃窗,非常沉重。
江口是海濱城市,每年都會刮颱風。
這種老式鐵框玻璃窗的合頁很容易鬆動,每次颱風季,都會出現那種高空墜物的情況。
李三奇被玻璃窗砸中右腿,導致骨折,更嚴重的是,還傷到了腳筋。
在醫院足足住了三個月,骨折是勉強癒合了,但腳筋受損,導致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醫生告訴他,他這個情況,如果去省裏的大醫院治療,或許有希望痊癒。不過醫療費用很昂貴。
否則的話,今後就會落下殘疾,慢慢走路問題不大,但跑步什麼的是不用想了,更加不可能幹得了重活。
這個消息,對李三奇而言,簡直如同晴天霹靂。
他就是個工地幹活的小工啊。
也只會這麼一個技能。
現在幹不了重活,以後不要說賺錢養家,連養活自己都成問題。
他還年輕,甚至都沒有結婚成家。
在戰場上傷到臉頰,本來就“面目猙獰”,人見人怕。現在又“斷了”腿,那以後怎麼生活?
至於去省裏大醫院治療,這個選項不在李三奇的考慮範圍之內。
他根本不可能出得起那筆醫療費。
就他在本地醫院治療的這幾個月,醫療費和生活費都是各方湊的。
工地老闆出了一部分,工友們湊了一點,還有兩名同樣在江口乾活的戰友,也湊了一點。另外就是家裏到處借錢。
因爲這個,李丁香只能輟學,甚至明年就要參加高考的李六安,也主動提出來不上學了,到江口來打工,一邊賺錢養家一邊照顧大哥。
被李三奇嚴詞拒絕。
小妹輟學,已經讓他心如刀絞,弟弟再輟學,他們家的希望就一點都沒有了。
以後世世代代都是農民!
這是李三奇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弟弟必須考大學,這是他心裏最後的底線。
爲此,一貫厚道講義氣的李三奇,不得不拉下臉皮,去找飯店老闆要錢。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