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棄車保帥
羅峯看一眼曹穎,“那就辛苦你們了。”
“咱們之間,不提辛苦不辛苦的。你要是想看一眼劉巖,不用跟我打招呼,直接去公安局。”
羅峯擺了擺手,“我就不看了,相信你們警隊的能力。”
曹穎與羅峯等人告別之後,返回了警隊。
拿着請帖走進來的一瞬間,吸引了無數的目光。
曹穎一向身着樸素,那喜帖看着紅豔豔的。
如今這個年代,誰家但凡是有點喜事,都會包點紅紙,更別說這製作精美的請帖了。
等到曹穎進入辦公室後,其餘的公安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來。
“這是怎麼了?鐵樹要開花?咱們曹副隊長,不會要定親事了吧?”
“不能吧,怎麼一點風聲都沒有?”
“這你就不懂了,沒風聲,不代表沒那個意思。不過這些日子,確實沒有看見曹副隊長去相親。”
“沒準是趁着執行任務的時候……”
“呸呸呸,這話你敢亂說,被曹副隊長抓着了,我看,你以後的日子是不好過了!”
……
“你們幾個在幹什麼呢?不回到各自的崗位去,到這裏聊小天?”
對面的幾個公安做鳥獸散,吐了吐舌頭,都回到原來的位置,不敢出一聲大氣。
除了齊隊長和曹副隊長之外,整個隊裏最能說的上話的就是劉威了。
等到這些人全部都不在聊天之後,劉威心下狐疑,想了想,還是敲響了曹穎的辦公室的門。
此時的曹穎進入辦公室後,先去找了齊隊長。
見齊隊長不在,就把請帖放在了齊隊長的辦公桌上,而後一轉彎,碰到了劉威。
劉威正站在自己的辦公室門前。
曹穎咦了一聲,隨後將請帖遞到了劉威的手上,劉威愣住了。
“看來傳言是真的,你真的要結婚了,新郎是誰?”
曹穎啊了一聲,隨後噗嗤一聲,捂嘴笑了。
“什麼我結婚啊,你可真能瞎想,你仔細打開看看,不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劉威打開看去,只見上面寫的是羅峯的名字,驚訝不已。
“那羅師傅都早就結婚了,娃都有了,你怎麼能和他?我知道之前的事,讓你對他有所崇拜,也改觀了不少,但這樣的錯誤是堅決不能犯的。”
曹穎嚴肅道:“劉威同志。”
“到!”
劉威頓時站直了身體。
身後不遠處,雖然聽不到他們的聲音,但也能夠看到曹穎的神情,絕對是相當嚴肅的,就照劉威站的這筆直的態度,就能看得出來。
那些人無不爲劉威深深的捏了一把汗。
唉,誰都知道,得罪曹副隊長的日子必然不好過。
哪怕是他劉威呢!
“快收起你腦子裏那些不正常的想法。我和羅師傅只是正常的朋友關係,你把內容看完,然後再跟我講話。”
“是!”
劉威按照曹穎所說,翻開請帖,從頭看到尾之後,總算是明白了過來。
一想到自己剛纔的說法以及做法,被氣笑了。
“對了,怎麼沒看到齊隊長?”
劉威這才恢復嚴肅道:“聽說上面又給齊隊長派遣了一個任務,具體是什麼我並不清楚,這次不亞於那雨夜殺人魔案。”
“比雨夜屠夫還要恐怖,究竟是什麼樣的殺人魔?”
劉威搖了搖頭,“這我並不清楚,只聽說上面把局長都派過來了。”
曹穎倒吸了一口涼氣,她早先就聽說這些年來,不止是他們這裏,四處都鬧得不得安寧。
這治安真是比想象中的還要亂。
看來我輩還要努力!
曹穎捏了捏拳頭:“走吧,咱們去找找齊隊長,齊隊長此時應該在營運飯店吧?”
“差不多,上午的時候就已經出發了,帶了兩個小同志一起過去,因爲是上面的領導,跟着一起喫飯,專門找了包老闆。”
劉威頓了頓,又接着說道:“聽說縣長也跟着一起去了。”
“咱們去看看。”
劉威抓了一把曹穎的袖子,覺得不妥,又迅速的鬆開。
“曹副隊長,既然齊隊長沒有讓咱們過去,那還是別去了。”
“不行,上面既然派人下來了,咱們兩個不過去,也不像是回事。”
“我猜齊隊長之所以沒有通知我,是因爲當時我並不在公安部,而且上面派人的時候,也是臨時通知。”
仔細一想,確實也對。
劉威點了點頭,“還是沒有你想的周到,那就趕快動身吧。”
兩人往營運飯店的方向走去。
此時的營運飯店的其中一個包廂內,縣長杜明春,營運飯店的老闆包啓龍,局長何曉,公安局隊長齊天雷齊聚一堂。
剛開始,幾人還跟着寒暄幾句,到後來幾乎全是憂心忡忡。
包啓龍一看他們要談重要的案子,果斷離開了。
杜明春本來並不想趟這趟渾水,可由於這件事和他的位子也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局長沒讓他離開,他也就留下了。
“我覺得此事還要從長計議,我們會幫忙盯着的。”
何曉搖了搖頭,“光幫忙盯着,可沒什麼大用,這次市裏也給咱們施壓,務必要在半個月內,把這個案子結了。”
“什麼?半個月?這有點誇張了吧?”
連杜明春都嚇了一跳,其餘兩個小同志,意識到他們剛纔太過驚訝。
齊天雷只是淡淡的看了兩人一眼,曹副隊長此時並不在身邊,纔會帶這兩個小公安。
“那次的槍擊案逃跑的人總共有四人,其中最爲兇惡的罪犯還在潛逃之中,據說來到了你們清河縣。”
何曉皺了皺眉,說道。
“如果不能在半個月之內破案,首先第一點,消息是肯定鎮不住的。這則消息必然會寫在報紙上,鋪天蓋地的散發,關於歹徒的行蹤,咱們這面是絕對保密的,可又沒有不透風的牆。”
“這第二點,引起老百姓的慌亂,對於歹徒來講,反倒是一件好事,處於敵暗我明的狀態。對我們也甚爲不利。”
何曉咳嗽了兩聲,又繼續道。
“當然,我知曉你們的難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