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養殖場
於是問道:“你好像經常在小河那邊玩,除了抓魚之外,對於那些魚的習性也很瞭解呀。”
李鐵蛋毫不謙虛,他連連點頭。
“是啊,我確實經常在那裏抓魚,而且時不時的還能碰到幾條大的,那些人都沒我抓魚厲害。”
“我拿着一個叉子,直接就能把魚插上來。而且每次在插到魚的時候,不會把它扎的血肉模糊,而是扎的恰到好處。”
羅峯點了點頭,“那你有沒有興趣養魚?”
李鐵蛋睜了睜眼睛,他搖了搖頭,“沒什麼興趣,就算我養魚,也只是興趣愛好,並不能夠幫家裏賺錢。”
“我現在唯一想的就是多賺點錢,我知道我沒有這個商業頭腦,但是羅哥,你有!”
“我聽村子裏的人說,你應該是咱們村子裏最聰明的人了,指不定大家所有人,都要靠你發財致富呢!”
羅峯笑了笑,並未答話。
“我只是問你想還是不想?”
“想,如果養魚可以賺錢的話,我當然想了。”
羅峯接着說道:“那我就幫你一回。”
“怎麼幫?”
“幫忙做個養殖場。”
“養殖場?真的嗎?咱們村可以做?”
李鐵蛋本來開心的一張臉,瞬間垮了下來。
“我可聽說,養殖場或者水產業這種東西要花不少的錢,前期需要有巨大的投資。可我沒有錢,不知道該怎麼投資。”
“我去投資,你只需要幫我做工就行了。對了,除了你之外,應該還有其他的同伴吧,要是他們都不上學或者沒事幹,只想掙錢,那就把他們全都僱傭過來!我負責給你們錢,你們只要幫我幹活就行。”
“那一個月能給多少錢?”
李鐵蛋小心翼翼的問道。
“我不要太多,一個月給我三塊錢就行!”
“三塊錢,哪行啊?”
難道還是要的太多了?
李鐵蛋的心就跟繃緊的弦一般。
他當即伸出一根手指頭。
卻不曾想,和對面的羅峯剛好碰到了一起。
原來一個月就一塊錢!
李鐵蛋咬了咬牙,一塊錢就一塊錢了,總比什麼都沒有的好。
而且他這方面只是個門外漢,指不定和羅峯在一起,除了掙錢之外,還能學習到其他方面的知識。
等羅峯這面的生意辦的越來越好,他會帶着全村的人發家致富。
那時,他在把自己的要求提出來,或者漲價錢,羅峯應該不會不同意的吧?
羅峯笑眯眯的說道:“一個月給你三十塊錢,怎麼樣?”
“多少?”
李鐵蛋愣在原地!
“三十塊錢。”
“可是你剛纔豎起一根手指頭……”
李鐵蛋完全呆住了。
天吶,三十!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數字,他心裏再清楚不過。
這不是比那些在廠子裏幹活的正式員工,還多的很多嗎?
他們只是個臨時打雜的,一下給這麼多錢,實在難以接受。
倒不是不願意多掙錢,而是覺得這聽上去,就像是在畫大餅一般。
誰都不敢相信!
這要是他告訴其他的夥伴,那些小夥伴們也會不太相信的,但如果真的給這麼多錢,他敢打保票,那些人保準爭着搶着,要過來幹活。
“我說出去的話就沒有收回去的道理,這件事,你先跟那些小夥伴說一下吧,目前還不能做。”
“我覺得要過幾,辦養殖場需要一個浩大的工程,我要去銀行取一份錢。”
李鐵蛋連連點頭,關於羅峯的話,他深信不疑。
羅峯已經辦了整個村子最豪華的一頓宴席,難道連這點錢還掏不出來嗎?
他們都傳遍了!
羅峯之前說的那一桌宴席,就要一百八,實際上這一桌宴席,沒有那麼貴。
羅峯刻意這麼說,就是爲了給對面的人聽的,爲了震懾劉春他們兩個。
卻不曾想,這裏的人可真夠憨厚的,說什麼就信什麼。
不過這也不能怪那些人,畢竟他們在這村子裏面見識的也少。
有很多菜都是從未喫過的,算上人工費,成本費亂七八糟加在一起確實容易估量起這麼個價。
羅峯倒也不是完全忽悠劉春,他們按照這一百八的價格來算,不論是裏面還是外面。
加在一起,也確實值這個價了,只是不是一桌。
李鐵蛋走後不久,羅峯去找了蘇秀紅。
並把辦養殖場的事和蘇秀紅說了。
蘇秀紅點了點頭,“無論你做什麼,我都是會支持的,不過在你辦養殖場之前,還需要再開一塊地,並讓他們給你批一塊地出來。這件事,你必須去找書記。”
羅峯和蘇秀紅簡單的說了幾句之後就出發了,他先是拐了彎,去了隔壁。
一看那鄭書記還沒在家,就知道他應該在供銷社。
鄭書記唯一的兩大愛好,除了坐辦公室之外,就是喜歡逛供銷社。
於是,羅峯也下車去了縣裏,找到了離得最近的供銷社。
鄭書記果然在那供銷社裏逛着。
他不時的東看看,右瞅瞅,還買了一點東西,只不過買的東西都不是很貴。
鄭書記雖然是一個書記,可卻兩袖清風。
和村裏面的村長相比,也不能富裕多少。
羅峯一看到鄭書記,當即走了過去,和鄭書記打了招呼。
鄭書記也知道羅峯是誰,揮了揮手道。
“羅同志,咱們兩個之前,不是才見過?”
“你辦的那個宴席,味道可真不錯,我這輩子喫過的最好喫的飯就是你這次辦的宴席了!可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什麼叫做大城市的廚師!”
羅峯看着對面的鄭書記,感慨一聲。
曾經也是風光無限的人,可惜了,自從那件事之後,就被趕到了柳河村。
雖說名義上,還掛着個書記,來到柳河村之後,確實也有點實權。
就是幫忙批地,再做一些其他的工作。
但對於鄭書記,這個從大城市過來的人來講,有些東西,還是不大適應。
“鄭書記,剛纔我瞧着你進了供銷社,我就有一個想法,想跟你說一下。”
“有什麼事,你直說就成,咱們兩個之間也不是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