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龜井完敗
回想起以前,秦耀堂說過的那些話,秦淮陰看向對方,充滿了失落。
“哥哥,我以前只是覺得你救人心切,現在你觸犯了原則問題,你以後死了,都沒辦法去見列祖列宗,你只因爲一個秦龍輝,就犯了咱們秦家的大忌。還記得當初你是怎麼評判蘇老爺子他們所做的事嗎?”
“我……”
秦耀堂剛想再說,被秦淮陰直接打斷:“行了,你不必多說,我就當從來沒有過你這個哥哥。”
秦耀堂當即不再爭辯,而是指着龜井說道:“這次我不想跟你們說什麼有的沒的的事,我就是想告訴羅同志,關於你把這兩人推到山崖一事,這可是犯了人命官司!就算是宋公安想救你,也救不了!”
龜井點頭如搗蒜,他用一口香當撇口的話說道:“當時的情況我還沒有向宋公安彙報,我這次之所以過來找你,就是想先討個說法,我們兩個從山上下來之後,去問了當地的村民,他們已經和我們解除了合作關係,並說要和你達成合作關係,你這難道不是落井下石嗎?”
此時只有龜井一個人來,藤田並沒有過來。
羅峯甚至都懶得詢問藤田的狀況,就算是對方死了,也跟自己毫無瓜葛。
羅峯漫不經心的坐在地上摘菜。
好像這件事情,他也是第一次知道一樣。
他淡淡的看了一眼
龜井,故作高深的說道:“原來是掉下山崖了呀,那可真是不巧了,畢竟在上山之前,我記得那裏的負責人就警告過,讓你們千萬不要跟上山,可你們誰聽勸了呢?”
對方被懟的啞口無言,這事兒確實是真的,不止是那裏的負責人可以作證,那裏的村民們全都可以作證。
甚至當時羅峯在決定盤下那個地方的時候,就聽到了村民們說這件事。
但他們並不爲此事負責任,因爲山上經常有野獸出沒,這要是出了什麼大事,跟他們也沒有任何關係。
還曾經和兩人簽署過協議,這協議白紙黑字,不論放到哪裏都會被公安一方認可。
儘管這協議已經簽了,但龜井死死的咬住不放。
“當時就是有人推了我們兩個,反正跟你脫不了干係,就算不告那裏的村民,也必須告你!”
秦耀堂眼珠子一轉,他都已經被驅趕上了這條路,自然就會幫助龜井兩人講話。
他也想過要全身而退,可惜羅峯和秦華陰不幫忙秦龍輝的事。
秦龍輝在監獄裏又過得煎熬,他只能勉爲其難的和龜井等人搭一把手。
內心雖然忐忑着,但嘴上卻說道:“我說羅同志,這事兒你辦的可不地道,不管怎麼說,人家也是過來邀請你去藤井製藥局合作的,你不願意幫就算了,怎麼能害命呢?”
羅峯面無波瀾,他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徐龍豪,徐龍豪這輩子最討厭從島國那面過來的鬼子
,他一捏拳頭,當即骨頭咯吱咯吱響!
徐龍豪憤怒的盯着對面的龜井。
龜井也是傷纔剛好沒多久,大大小小的地方還都有骨折的現象。
他過來就是一瘸一拐,要是再被打一頓,這日子可真不好過,龜井本就膽小,嚇得差點尿了褲子。
“你你別過來,我告訴你!之前你把我推下去的事情,還沒有算賬……如果再把我打一頓,這麼多人看着,可是人證物證都齊了!”
羅峯冷笑一聲,“你搞清楚,之前是不是我把你們兩個推下去的這件事,你們一點證據都沒有,胡亂的咬人,就是再三污衊這次不請自來私闖民宅,我當然不會客氣。”
“要是有小偷,跑到我家來對我的老婆孩子動手,難道我連一點正當防衛都不行嗎?”
“你!”
龜井徹底怕了,他抓住了秦耀堂的手,被秦耀堂無比嫌棄的甩開。
“你幹什麼?”
龜井哆嗦着雙腿說道。
“快走吧,我不想再在這裏呆下去了。”
秦耀堂氣憤的踹了他一腳,怎麼碰到這麼個慫貨!
“你有啥好怕的?他要真打你,全都早就下來了,無非是想嚇唬你一下,你倒好!”
看到龜井已經尿了褲子,秦耀堂一腳將其踹開!
“廢物!都是廢物!”
然後一轉身,頭也不回的扭走了。
秦耀堂開車回到了家,把龜井晾在了一旁。
藤田從深坑裏爬出來,回來之後由於沒地方住,只能租住在一個比較偏僻的房屋內
。
這個房屋還是秦家人給安排的。
這件事是秦有爲故意蒐羅證據,才把藤田和龜井救了出來。
當把這兩人救出來時,他們就剩一口氣了。
養了這麼多天,纔好不容易好起來。
秦有爲想給羅峯致命一擊,這次的事,雖然感謝羅峯把秦龍輝給弄了進去,重創了秦耀堂這面,但對方想圖權利,也不是這麼快就能吐出來的。
然而,讓秦有爲更生氣的是,如果這次打擊羅峯不合格,那麼,花喜服裝就起不來。
花喜服裝一旦像現在這種半死不活的狀態,那到時候,他們秦家就發展不起來。
作爲秦家未來以後可能的掌事人,秦有爲還是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更多的權利,拿到更多的錢,而不是守着秦家這麼個空架子。
秦有爲本來以爲這次勝券在握,可當發現秦耀堂怒氣衝衝回來的身影,他就有些打怵了。
難道還是失敗了?
藤田這個人比較狡猾,他這次讓龜井去,還故意裝作養傷,就是覺得此行不妙。
秦有爲哪怕知道自己不應該湊上前去,但實在太過好奇。
還是小心翼翼的問道:“哥,怎麼樣?”
“什麼怎麼樣?”
秦耀堂坐在椅子上,氣憤的揉腦袋。
“那個龜井真是太蠢了,和他站在一起拉低了我的智商!”
在詢問了具體的情況後,秦有爲心生一計。
“哥,我覺得你太過沖動了。”
“什麼意思?”
“你不應該去找羅峯,你這麼一做,相當於
打草驚蛇,羅峯那人心眼比蜂窩煤都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