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路子來了
蘇南笑眯眯地和程雙成說着客套話。
因爲上一次來參觀省城養殖場的時候,程雙成就已經帶着蘇南介紹過省城養殖場的情況,知道他們除了養豬這個主業之外,還兼職養鴨子、雞、山羊之類的。
這回蘇南也算是門清了,她奔着的就是省城養殖場的鴨子,先買一部分的小鴨子回去做種,然後把孵化機也買回去,鴨子和兔子一樣,生長和繁殖週期都挺短的,她能靠着這兩樣賺上一筆錢。
因爲上次蘇南那張通行證的面子,程雙成對蘇南非常耐心,很快就談妥了。
小鴨子的價格很便宜,基本上一毛多錢一個,蘇南以八十二塊的價格,購買了省城養殖場的500只小鴨子。
不過這回蘇南來省城,並沒有把之前那賣麻辣冷喫兔的錢帶過來,所以暫時手頭上沒什麼錢。
於是蘇南問程雙成,“程部長,我還得在省城逗留幾天,能不能等我事情都辦完了,再過來提貨,提貨的時候給錢?”
“成,沒問題。”程雙成沒什麼異議,答應的很爽快。
這個年代買賣之間都是公對公,講究的就是一個誠信,所以不存在後世的跑單情況。
所以即使程雙成覺得蘇南這人有些扣扣搜搜,對她有些微詞,還是答應了。
談完了這事兒,蘇南又問程雙成,“程部長,你們省城養殖場真大啊,經營了這麼多年,又有這麼大的規模,有沒有什麼淘汰不要用了的舊設備?”
“蘇南同志,我想說你不精明都不行啊,原來這次你不是專程過來找我買鴨子的,還要過來找我買淘汰的設備啊!”
程雙成是個專門接待和銷售的人才,對於人情世故非常精通,一聽蘇南這個話頭,他就知道蘇南想要幹什麼。
這就是和聰明人打交道的好處,根本不需要和他多說什麼,他就會意了。
如果能夠達成雙贏的局面,那麼他絕對會同意。
“程部長,真是什麼都瞞不過你的法眼啊。”蘇南笑着恭維着程雙成。
程雙成倒是沒有爲難蘇南的意思,臉上還是繼續掛着笑容,“說說吧,你看上什麼了。”
蘇南有些不好意思地說着,“程部長,如果不是我們青縣太偏僻,每次有點兒什麼事兒,都得倒好幾次車來省城,
再加上省城有沒有其他養殖場,就算是有也不像你們養殖場這麼先進,這麼大規模,我也不想每次都過來麻煩你幫我這點兒小忙,真是不好意思啊,
我們養殖場現在處於剛剛發展的階段,養豬的時間長,這就導致資金非常不充足,我們婦聯決定開展一條新的生產線,那就是養鴨子,
但這養鴨子買鴨苗又是一個問題,要是每次都來省城,爲了這麼點兒小事兒麻煩你,也不是個事兒,所以我這次過來是想問問你們養殖場有沒有淘汰掉的孵蛋的孵化機,
我就要那種用不上,但是丟了又可惜,可以廢物利用的那種孵化機。”
蘇南這樣的要求,在後世肯定屬於別人不會答應的那種,因爲後世競爭對手特別多,就算不能把對方掐死在搖籃裏,也不會把舊設備賣給別人,讓他們發展起來和自己做競爭對手搶生意。
真要把這樣的東西便宜賣了,那可不會成爲養殖場的新客戶,而是會讓他們多一個競爭對手。
但是這個年代不一樣,所以的單位都是國營單位,是集體的公共資產,不管業績怎麼樣,掙多少錢,對於他們來說拿到手就是這麼多錢,喫一樣的飯,所以這個年代的國營單位人員對於工作的積極性並不高,危機意識也基本沒有。
而且蘇南剛剛的話也算是說到了程雙成的心坎裏面去了,每次蘇南過來都是爲了小事兒麻煩他,找馬紹、放山羊、還有買幾百只鴨子這樣的小生意,程雙成壓根就不看在眼裏。
如果不是上一次蘇南開過來的那張虞政委的通行證,程雙成壓根不會接待蘇南,他這次就已經有些嫌麻煩了。
在程雙成的眼中,蘇南開得這個鄉下的養殖場就是小打小鬧而已,壓根發展不起來多大的規模,他也沒放在眼裏。
所以聽到蘇南提這個要求的第一時間,程雙成首先想到的不是這樣會影響他們的生意。
反而程雙成非常高興,“蘇南同志,你這人漂亮就不說了,沒想到說話辦事兒也都這麼漂亮,
我心裏想什麼你都知道,我們省城養殖場確實有一批淘汰不用的舊機器,裏面就有你說的孵化機,只不過是燒煤的,用起來比較麻煩,
我們現在用的都是電力孵化機,專門從京市買過來的機器,據說還是專門從國外進口過來的,所以這燒煤的孵化機已經堆積在庫房已經很久了。”
省城養殖場發展先進,在這個農村還沒供上電的年代,省城養殖場已經有了自己的發電站,所以纔會淘汰掉這些舊機器。
程雙成還擔心蘇南會嫌棄看不上,但蘇南卻非常高興,燒煤的孵化機正好符合她的心意,“沒事兒,我們不嫌麻煩的,
我們養殖場就是公社農村一個小小的廠房,資金不足窮得很,能有個燒煤的孵化機都謝天謝地了,程部長,麻煩你帶我們過去看看吧。”
程部長看着蘇南低服做小的樣子非常滿意,他二話不說帶着蘇南去了庫房,省城養殖場的倉庫非常大,裏面擺着不少的機器,都是燒煤的,因爲許久不用有些積了灰塵。
裏面就有兩臺蘇南想要的孵化機,一臺可以孵兩百隻,一隻可以孵化八百隻的,這批機器見證了省城養殖場的發展史。
像這樣的機器,需要用到的單位,在這個年代非常少,省城養殖場這麼有錢,又有了電能之後,是再也看不上這些設備的。
和他們同樣的其他省的養殖場肯定也是看不上,要是更小地方的,別說想不到要開個養殖場,就算是有養殖場,也找不到這個門路,或者想不到還可以這樣辦。
所以這個年代有非常多的資源,全都浪費在廠房裏面了。
看着這些發灰的機器,蘇南深信魯迅先生的那句名言,這個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變成了路。
這不,她的路子這就來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