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父母的想法
“爸,你放鬆一點,別激動了。”毫無睏意的應昊,開口勸道。
應天實卻是充耳不聞:“有錢了,有錢了。能把貸款還掉,順便把你欠的那些錢還掉一些了。”
自從張亞萍生病,醫療費就跟一座大山一樣壓在了應天實的身上。
雖然應昊以提前透支工資的理由弄到了張亞萍看病的錢,但是應天實心裏的壓力卻是更加大了起來。
因爲應天實知道,那些錢是應昊提前從公司支取的,並不是應昊賺的。若是出現什麼變故,這筆錢非得一次性還給公司。並且應昊也欠了公司一個天大的人情,如果以後不是老闆不要應昊了,應昊根本就沒有理由離開公司。
不然的話,說起來應昊就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後面應昊又貸款搞耐克加盟店,貸款貸了幾十萬。
表面上經過應昊的解釋,應天實瞭解了加盟店有多賺錢。
可是在沒有真的看到錢的時候,應天實根本就放心不了。要是耐克加盟店沒有應昊所說的那麼賺錢的話,那麼他們家就得背上一筆天大的債務。
應昊又沒有工資,只能靠他一個人來還貸款。以他一個人的工資,又要補貼家用,還得還銀行貸款,那是不現實的。
中年成家男人的壓力,很多人是理解不了的。
今天得到拆遷通知的時候,應天實整個人就像吃了興奮劑一樣,平靜不下來。
拆遷,意味着應昊貸款的那筆錢可以還掉了。另外,還能剩下一些讓應昊將從公司提前透支的工資給還掉。
這樣的話,不管耐克店到底能不能賺到錢,起碼壓力沒有那麼大了。
應昊自然是不知道這些的,如果知道的話,應昊肯定會找個更好的理由來解釋那些錢的由來。
應昊感到很無語,揉了揉腦袋:“爸,行了,那些錢根本就不是什麼事。我金陵那邊的事情已經都處理好了,公司也把我調到申城這邊來上班了。”
應天實聞言更加高興了,對老人來說,子女纔是唯一。
任由誰將子女養那麼大,子女離開身邊以後,誰都會感到很落寞。
哪怕是知道子女的離開是必須的,可是人的感情並不會因爲理由而變淡。
應昊這一代人,本身就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
辛辛苦苦的養大孩子,結果孩子卻在長大成人以後離開了自己,這是對父母最大的傷害。
“那以後就住家裏了?”應天實問道。
應昊點了點頭:“對的,以後就住家裏了。申城這邊的分公司還沒弄好,這幾天我沒啥事情,正好先看看房子。最好能在拆遷之前,就把新房子定下來。不然等房子開始拆遷,咱們房子還沒找好,那就麻煩了。”
應天實也沒反對應昊的提議:“嗯,你看看。也不要問我跟你媽的意見了,你喜歡就好。”
“你們不需要看看嗎?”應昊感覺應天實的話好像有些奇怪。
誰知道應天實卻是點了點頭:“我跟你媽你沒必要去看了,你們的戶口還在鄉下那邊,我們是可以到鄉下去申請一塊宅基地的。我準備跟你媽兩個人回鄉下去蓋幾間平房,重新買的房子就留給你了。你看房子的時候,夠你一個人暫時住着就行了。”
這是下午應天實跟張亞萍兩個人商量出來的結果,他們覺得應昊歲數也差不多該結婚了。
因爲張亞萍的病跟開耐克加盟店,應家欠了一屁股的債。
不然的話,拆遷分兩套房子,再加上幾十萬的賠款,完全可以讓他們過的舒舒服服的。
可是,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他們也不會去多說什麼,只想着給應昊減輕點壓力。
拆遷他們準備全部拿錢,一部分錢給應昊去買房子,他們再拿一部分回去蓋三間平房,剩下的就留着還債。
這樣的話,可以將拆遷的錢儘可能的最大化利用。
買的那套房子,就留着應昊以後結婚用。
重生的應昊,自然猜到了應天實的想法,開口說道:“爸,沒必要的。我都跟您說了,咱們外面就欠了那麼點錢。如果加盟店生意足夠好的話,說不定幾個月就能全還掉了。別的不說,就說我媽,你們回鄉下去蓋房子,我媽怎麼辦?鄉下那裏現在交通又不方便,難道你讓她一直待在家裏嗎?還是讓她去種田?”
“你別說有你,加盟店這邊還要你過來呢。鄉下到店裏起碼要兩個小時,你覺得你整天這麼跑喫得消嗎?更別說,我媽還沒人照顧。”
應昊這段話說完,應天實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應天實跟張亞萍兩個人只考慮了怎麼省錢,卻沒有考慮到,省錢之後,對他們兩個人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所以,在聽到應昊的話後,應天實頓時愣在了那裏。
應昊接着說道:“拆遷之後的事情你們就別管了,按照我的安排來。以後這個家,我來當。”
如果說是在一般的普通家庭,兒子跟老子這麼說話,十有八九會爆發出矛盾。可是,偏偏在應家,應天實的脾氣本身就好,再加上應昊確實有出息。所以當應昊說出這句話後,應天實什麼反駁的話都沒有說。
而是點頭應道:“那就按照你想的做吧,我跟你媽能做的不多,儘量不拖累你就好。”
應昊看了看客廳牆上掛着的電子鐘,時針已經快要轉到十二點了:“先睡覺吧,有什麼事情咱們明天再說。分公司的辦公室還沒找好,明天我不要去上班。”
應天實同樣看到了時間,也知道應昊趕車回來比較累,沒有再說什麼就起身回房了。
同樣起身的應昊,也回到了房間裏。
只是,當坐到牀上後,應昊只覺得心裏有點憋得慌。
不爲其他,只爲應天實跟張亞萍一切都爲了他着想。
感覺到情緒無法排解的應昊,起身坐到了書桌前,拿起筆在桌子上的本子隨意瞎寫着。
寫着寫着,應昊口中不禁開始哼起了不知名的曲子。
重生前的應昊,在張亞萍去世之前,喜歡聽流行歌。在張亞萍去世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應昊不聽歌。等到走出了張亞萍去世的陰影后,應昊又錯過了吳婉清,這些經歷讓應昊愛上了民謠。
有人說民謠很窮,窮的只剩煙和酒。有人說民謠很富,富的可以四海爲家。
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有些人不喜歡民謠,覺得民謠是壓抑的,是憂鬱,甚至是消極的。
不否認,有些民謠確實如此。
可是,絕大部分民謠,都是來自於創作者生活中的情感經歷。這也是很多人聽到某首民謠後,便單曲循環停不下來的原因。
因爲,那首歌,唱出了他心中的感情。
應昊之所以愛上民謠,也是這樣。
那時候的應昊,正處於情感極度脆弱的時候。當聽到能夠引起情感共鳴的民謠時,就徹底的俘獲了他的心。
應昊並不覺得民謠難聽,哪怕他聽的民謠,確實如很多人所說的那樣,從頭到尾都是一個調調。
像跟朋友,客戶一起去玩。
別的人唱的都是流行歌,英文歌,粵語歌等等,應昊卻一直專注於民謠。
這會兒應昊口中哼着的,便是重生前他最喜歡的一首民謠《理想三旬》。
這首歌,是他在15年再次遇到吳婉清之後,聽到的一首民謠新歌。
當聽到這首民謠的時候,應昊就徹底的記住了這首歌的歌詞。
張亞萍去世後,應昊是孤獨的。
或許是逃避,或許是忙碌,這裏面所包含的理由,很複雜。
重生前的應昊,並沒有結婚生子。根本體會不到父母對兒女能夠一直陪在身邊的期盼,除了對張亞萍的懷念,應天實在應昊的腦海裏並沒有過於深刻的記憶。
應昊只覺得孤獨,卻沒有發現,應天實其實在一直默默的陪着他。只不過,是他沒有發現而已。
覺得孤獨的應昊,有事就在公司,沒事就跟朋友一起出去放鬆。每天回到家的時候,都已經很晚。而早上出門,一般也是在房間內洗漱完就直接出門,很少會跟應天實說話。
除了偶爾給錢應天實的時候,父子兩個才能說兩句話。而應天實,平常也不會主動去找應昊去聊什麼,因爲應天實知道,應昊很忙。
這會兒的應昊,只覺得自己重生前,讓應天實過那種生活,確實是真的很混賬。應昊認爲讓應天實喫喝住不愁就是最大的回報,卻沒有意識到,應天實最想要的,其實是他的陪伴。
想到這裏,應昊也沒有心思在紙上胡亂劃來劃去,脫了衣服直接躺到了牀上,睜着眼睛看着天花板。
哪怕這會兒已經是深夜,可從外面依稀傳來的光亮,讓應昊能夠勉強能夠看到頭頂的天花板。
看着天花板的應昊,在心裏默默的下了決定:這輩子一定要讓應天實跟張亞萍兩個人過上好日子,在儘可能抽出時間的情況下,陪着他們兩個人。
想着想着,睏意就漸漸來襲,應昊也閉上了眼睛,陷入了沉睡。
PS:明天三更
。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