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未必會輸給那廝
易逐雲頭也不回,放聲大笑。
正高聲嘲諷之際,只見前方營門騎兵如潮水般洶涌涌出,一時間塵土飛揚。再往後看,另一個營門同樣涌出大批騎兵。
易逐雲心知此地不可久留,猛提一口氣,加速追上小紅馬,對郭芙說道:“芙妹,東邊五里處有個劉家村,咱們去那兒會合!”
郭芙問道:“不打了嗎?”
易逐雲深知她在自己面前雖溫順乖巧,但仍有魯莽衝動的一面,急忙說道:“一切聽夫君的!我在前開路,你殿後禦敵。衝出去之後,萬萬不可停留!”
郭芙點頭應下,一邊催馬疾馳,一邊回身張弓搭箭,射向重陽劍等人。
雖難以射中那四個高手,但卻將數個番僧和珍珠教弟子紛紛射落馬下。
不多時,一壺箭矢已然用盡,她正伸手去取另一個箭壺中的箭矢,卻聽得蒙軍大聲呼喝,緊接着密集的箭矢破空之聲傳來。
回首望去,只見前方箭矢如雨點般傾瀉而下,她心中大驚,一時竟來不及搭箭,左手翻轉,將大弓舞動起來,風聲呼呼作響。
易逐雲叫了聲:“不要停!”
身形陡然躍起,剎那間劍影縱橫,密如蛛網,將飛來的箭矢盡數封住。一陣密集的交擊聲過後,所有箭矢紛紛落地。
郭芙伏在馬背上,一巴掌拍在馬肚子上,叫道:“馬兒,快跑!”
小紅馬長嘶一聲,撒開四蹄,朝着前方百餘輕騎衝去。
郭芙只覺背上被人輕輕一踩,擡眼望去,只見易逐雲從頭頂竄出,手中長劍舞動,丈許長的劍花朝着敵軍殺去。
劍鋒過處,鮮血飛濺,敵軍紛紛落馬。
郭芙也舞動大弓,將五六個蒙軍輕騎兵掃落馬下。
一人一騎,如入無人之境,直直衝破蒙軍百餘輕騎的阻攔,向東奔去。
郭芙問道:“雲哥,你有沒有受傷?”
正準備搭弓射箭之時,易逐雲已然收劍入鞘,縱身一躍,瞬間騎在馬背上,環住她的腰身,笑着說道:“沒有!”又笑道:“老妖道沒來,韃子大營我是必燒不可了!”
語氣之中滿是欣喜。
郭芙向後射出一箭後,便不再射箭,抓緊繮繩坐直身體,驅馬狂奔,耳畔風聲呼嘯而過。
易逐雲回首,見敵人沒再追來,雙臂轉而緊緊抱住她的腰肢,下巴輕輕靠在她肩頭,雙手不自覺地在她銀甲上緩緩摸索。
雖隔着戰甲,那凹凸有致的曼妙觸感卻仍讓人心神盪漾。
郭芙察覺到他的手摸到自己胸脯的甲片上,不由得臉頰發熱,嗔怪道:“雲哥,這戰甲硬邦邦、冷冰冰的,有甚麼好摸的,等回去了脫了,你想怎樣都成。”
易逐雲笑道:“千萬別脫,我就愛摸。芙妹,你這戰甲真是威風漂亮,簡直閃瞎旁人的眼,啥時候給我也弄一套。”
郭芙聽他這般說笑,心情也隨之輕鬆起來,將大弓斜挎在身上,說道:“這……這是從桃花島帶來的,聽媽說,這是曲師叔從皇宮裏給帶來的呢,現在就只這麼一件。你身形這般魁梧,也穿不進去。等韃子退了,咱們去桃花島,我幫你找找看。”
易逐雲笑道:“好啊。”
右手輕輕摸到她下巴,輕輕捏了捏,把她腦袋扭過來,在她滾燙的臉頰上親了幾口。
郭芙舒張手指,伸了伸右臂,道:“雲哥,我現在右手胳膊好酸。你再這麼打下去,我都怕沒力氣幫忙了。”
易逐雲大爲詫異,但見她身側這把大弓,心想這張弓拉開想必極爲費力,加之她今日連番射箭,耗費不少氣力。
易逐雲心中關切,忙伸手握住她右手,十指緊扣,運起內力,自她勞宮穴緩緩輸入,問道:“多久能恢復過來?”
郭芙頓覺右臂暖意涌動,這股暖意迅速蔓延至全身,一股溫潤內力在體內經脈遊走,說不出的舒暢,便道:“最多兩炷香時間,稍作活動便好。”
頓了頓,又委屈道:“雲哥,你昨晚都沒來找我,我心裏念着你,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說着眼眶泛紅,垂淚欲滴。
易逐雲溫言笑道:“哪能每晚都來,你媽身體尚未復原,若惹她生氣,總是不好。”
郭芙道:“我跟我媽說了,我懷了你的孩子,她問我是否……留裏了,我說是的,她也沒多言,只是怨你娶了衆多女子,怕你辜負我。”
易逐雲心裏發笑,這是從何說起,哪有什麼孩子,早被你消化了。不過見這嬌蠻大小姐如今變得如此乖巧柔順,心中頗有成就感。
郭芙又道:“我知道你永遠不會辜負我。”
易逐雲道:“那是自然,若連你這般美人都辜負,那當真是天理難容。哎喲……這馬鞍,日後定要弄個雙人的,我如此騎着,實在難受。”
郭芙笑道:“哪有兩人同坐的馬鞍?”
易逐雲突然將她輕輕提起,雙腿一跨,穩穩坐在馬鞍上,讓她坐在自己懷中,笑呵呵道:“那我便做你的馬鞍。”
兩人人笑談間,小紅馬早已飛馳出數裏。但見前方小丘連綿起伏,丘頂立着數騎,看裝扮顯是蒙軍斥候兵。
郭芙急道:“是韃子!”
說着忙伸手去取箭矢。
易逐雲笑道:“是自己人,那是師姐她們。”
縱馬躍上土丘。
只見耶律燕驅馬靠近,嬌聲喝道:“師姐,是韃子,有兩個韃子呢,快放箭!”
洪凌波和完顏萍也驅馬過來,見是易逐雲和郭芙,都不禁莞爾。
耶律燕美目流轉,佯裝嗔怒道:“臭流氓,你不是去探虛實嗎?怎麼,去蒙軍大營搶了個美人回來?”
易逐雲笑道:“芙妹,見到姐姐們,還不快快見禮。”
郭芙羞紅了臉,低聲喚道:“燕姐。”
接着又依次喚了“師姐”“萍姐”。
幾人正說笑間,夕陽漸漸西下,晚霞似火,紅彤彤的一片,瑰麗非常。
放眼望去,土丘下有一村莊,卻滿是焦黑痕跡,房屋皆被焚燬,顯然是韃子暴行所致。
蒙古人初入中原之時,曾推行殘酷的屠掠政策,妄圖殺光漢民,只有僧道有時能僥倖免禍。
彼時,耶律楚才擔任蒙古宰相,多次上書勸諫,因此觸怒蒙古皇后。
儘管如此,蒙古朝廷還是推行了他倡導的賦役制度。嚐到甜頭後,每次南侵便大肆擄掠漢民,稱之爲“驅口”,也就是奴隸,統稱爲“南奴”。
這些奴隸被打上印記,從事繁重苦役,或是被賞賜給有功將士爲奴婢,待遇連牲口都不如。
下了土丘,只見一羣人從斷壁殘垣後現身,大多是丐幫弟子,身着宋軍皮甲,紛紛圍攏過來。
其中兩人腳步輕快,一人是武三通,另一人手持粗長鐵槳,正是點蒼漁隱,他是武三通的大師兄。
這二人皆是一燈大師高徒,內力深厚,武功不凡。點蒼漁隱力大無窮,原是大理國水軍都督,易逐雲有意拉攏他。
衆人紛紛下馬,郭芙依次喚道:
“武伯伯”“漁伯伯”。
二人微笑點頭。
武三通道:“易小兄弟,蒙軍大營情況如何?能否闖進去放火?你離開這短短時間,我真是心急如焚,度日如年!”
易逐雲找來這二人,本是忌憚李玄陰,想與他們聯手,藉助二人內力施展九轉龍吟掌。
既然麻光佐說李玄陰不在,料想不假。當即抱拳道:“前輩莫急。那老妖道不在營中,咱們成事的機率大增。只是韃子大營防禦森嚴,要想成功,還需從長計議。”
武三通抓住點蒼漁隱的手臂,說道:“怕什麼,便是那老妖道在,易兄弟武功高強,再有我與師兄助你,未必會輸給那廝!”
點蒼漁隱道:“師弟莫急,且聽聽易大俠有何高見!”
這時,羣丐已圍攏過來,衆人都迫不及待,七嘴八舌地討論着,急切想知道何時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