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沙姜價格暴漲事件

作者:未知
陸坤知道,1989版的“姜你軍”事件就快要上演了。 對陸坤來說,這一次至關重要的發家機遇,不容有失。 1989年11月下旬開始,寧貴省內的沙姜價格就會開始一連串的暴漲,甚至漲到了極其恐怖的十幾元一斤! 如果陸坤不是在前世經歷過,恐怕他也會認爲這是天方夜譚! 要知道,這是1989年,十塊錢都能買到四五斤豬肉了。 而在1989年11月上旬之前,沙姜價格一直都是不瘟不火,在五六毛錢左右一斤的價格區間內徘徊。 不過短短半個月,沙姜便由原來的每市斤五六毛錢暴漲到十幾元每市斤,價格足足翻了二十多倍! 很明顯,這不是正常的市場供需失衡,而是有大批的資本在做空“沙姜”這一農產品,人爲地製造沙姜原材料供應緊長的局面,以達到獲取鉅額利益的目的。 在改革開放初期,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這樣的事情在當時的社會並不少見。 “姜你軍”、“蘋什麼”、“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油他去”等擾亂市場、哄擡物價的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1989年的沙姜價格暴漲事件,來得快去得也快。 前前後後只有三個月時間,及時撤退的人賺得盆滿鉢滿,墊後的要麼大筆資金被套牢,要麼就是被抓了當典型。 前世沙姜價格暴漲的時候,陸坤還窩在農村裏,沒能接觸到這些祕密,白白錯失了在其中分一杯羹的良機。 這輩子他可不會讓這個好機會平白溜走。 村裏人倒是也有人種沙姜賺了錢,不過農民想要和資本家鬥智鬥勇,顯然是癡心妄想。 有不少村裏人在沙姜價格暴漲之前就已經把沙姜早早地賣了出去,即便是沒賣出去的,看着沙姜價格不斷走高,也不敢再賣了,心裏想着沙姜價格還會接着漲或是明年沙姜更貴,把剩下的都留做種。 甚至還有不少老農在沙姜價格攀高至十幾元的時候還入手了不少沙姜,留做來年的種子,最終賠得乾乾淨淨。 距離生薑價格發生劇烈波動還有近兩個月,在這兩個月裏,陸坤都在拼命地攢本錢。 …… “唉……還是重生晚了點”,陸坤擦了把汗,在心裏嘆道。要是早重生幾個月,家裏的兩畝地就不中糧食,直接種沙姜,到時後輕鬆便能賺好幾萬。 …… 在不少人眼裏,八九十年代的錢特別好掙,就像是遍地黃金一樣,隨便撿。 其實不然。 八九十年代期間,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是那麼健全,法律法規也有很多的漏洞可鑽。 國內國外的一些不法商人在違法犯罪的邊緣瘋狂試探,甚至鋌而走險地操縱各種生產資料的價格暴漲暴跌,謀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八九十年代的小作坊主、小工廠主受到資本力量的影響,多是今日百萬富翁,明日百萬負翁。 改革開放初期,國家鼓勵人們下海經商,不少人成爲先行者,嚐到了甜頭,一躍而起,成爲“萬元戶”、“百萬元戶”…… 其實這些人能夠發家,跟他們自身的管理能力並無直接關係。 事實也證明了,早期發家的那批人,基本都是撐不過二十五年的企業壽命“詛咒”,在二十世紀末迎來了倒閉潮。 有個笑話,改革開放初期,各地政府想要在早期致富方面樹立典型,紛紛派出各路記者,尋訪、報道各個大名鼎鼎的“百萬元”戶。 結果報道剛登出來,幾天前的採訪的百萬富翁就因爲生產原料價格暴漲,無法按時完成訂單、無力賠償違約金而被告上法庭。 百萬富翁短短几天時間就成了“百萬負翁”! 街頭巷尾都把報紙上的故事當做笑話來講。 賊特麼尷尬! …… 陸坤現在要做的就是攢錢攢錢再攢錢,低調低調再低調!跟着打順風仗就好。 跟風炒作沙姜起家,畢竟好說不好聽。 在中國,很多時候,一個好的名聲甚至能夠成爲一張護身符! 相反的,如果一個人的名聲壞了,那對於企業和企業所有者來說,真的是猶如天塌地陷一般。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某想。 曾經甚至被視爲民族脊樑,中國政府高新技術領域遮羞布的行業先驅,名聲壞了之後,洗了那麼多年照樣洗不白。甚至有不少網友自帶乾糧地在網上全面黑。 這個時代,大家的屁股都不乾淨,所以低調就至關重要了。 中國百富榜甚至被商人們稱爲殺豬榜,幾乎每一個上榜了的人都不由得戰戰兢兢,就怕懸在脖子上的那一刀會砍下來。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媒體對於深挖富商們的各種黑料,那簡直就是熟門熟路。 富商們的起家黑料被爆出來,政府迫於輿論壓力,也不得不提起砍刀殺人。 基本上是商人們一上“中國百富榜”兩三個月,榜上的人名就悄悄地少了一小半。 也因此,資本家們都把自家刻意地包裝起來,要麼儘可能地低調,要麼就儘可能地表現得更有良心。 在八九十年代甚至是二十一世紀初,有許多地方小報爲了奪人眼球,紛紛以“無良資本家面對乞丐一毛不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千萬富豪竟然對少女做這種事……”等標題吸引喫瓜羣衆。甚至一些頗有影響力的大報也紛紛跟進。 在一片風聲鶴唳之下,屁股不乾淨的,要麼就是趕緊洗白,要麼就得把頭縮進褲襠藏起來。 換句話說,在那個時候在火車上提着大麻袋、渾身上下散發着臭烘烘的氣味的老農民模樣人,很可能是百萬富翁。 八九十年代是整個中國最瘋狂的年代,也是如野火般熾烈燃燒的年代。 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以“穩中求進爲前提,遵循“摸着石頭過河”的原則,在部分地區先行先試,先積累出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後,再逐步推開。 各行各業都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場面,經濟建設領域百花齊放,成就斐然。 陸坤知道,唯有跟着大勢走,最終才能出人頭地,逆着潮流闖,唯有死路一條。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