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商品證券化】求票票! 作者:未知 簡單酒樓作爲安桂最上檔次的高檔餐飲企業,每天都是客似雲來,往來的不是豪商巨賈,就是高門權貴。 今天的簡單酒樓顯得有些與衆不同,顯得更加張揚、更加霸氣。 酒樓門前的廣場,幾乎已經被徹底堵死,平日裏難得一見的“豪車”在這裏隨處可見。 爲什麼平日豪車較少?當然是真正的權貴更深知低調的重要性了。 ...... 門口的保安戰戰兢兢地疏導着後來的車輛繞着酒樓轉半圈,從後面開進地下停車場,那說話的語氣表情,跟紅燈區小姐招手的風情都有的一拼。 “他們的派頭,倒是比我還足”,陸坤輕笑一聲。 孫博文和黃明博坐他邊上,對視一眼道:“那是您太低調了!” 這個年代談生意,都是先敬羅衫,後敬人,沒點兒派頭,出去談生意,別人能直接把你給轟出去! 大哥大、名錶、一身“國際”名牌、大金鍊子、豪車......你要是一樣都不沾邊,想光靠兩瓣嘴就把生意談成,那真的是異想天開。 相反,這些配置你若是全有的,那生意還沒開始談,就成功了一小半了。 面子上的實力合作伙伴一眼就可以看到,反倒是內裏的實力可以憑藉兩瓣嘴上下一碰,瞎咧咧。 “請來的人靠譜不?可別請一羣肚子裏沒貨兒的,山中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可不要。”,陸坤看了一眼窗外道。 孫博文看向黃明博,示意他開口。 “應該靠譜。”黃明博沉吟了一會兒道,“老話說得好,盛名之下無虛士。” 陸坤現在名下所屬的企業與投資入股的企業太多太雜,整體架構也太過臃腫,弊端重重,在野蠻生長的年代裏,還可以活得滋潤,但一遇到市場經濟的風暴,就得像歷經風雨的青翠麥苗一樣倒伏。 陸坤想在年前對名下產業進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免得問題集中爆發的時候手忙腳亂。 …… 在看過專業人士分析報告之後,陸坤才帶着孫博文和黃明博往會議室走。 …… “陸總,您可算是來了,再不來,我們可要直接帶人上您家裏了!” 說話的是簡單酒樓衆多股東推出來的話事人崔永國。 今天這場會議可是親自他全程操持的。 “人來齊了?”陸坤笑笑,往會議室裏一瞧,基本都坐滿了人。 陸坤名下直屬的華坤超市、瀚海地產、康師傅食品飲料集團、以及華坤控股投資有限公司的高層基本全來了。 “今天我們開的是閉門會議,可千萬不要讓不相關的人混進來,尤其是記者”,陸坤和崔永國握手,提醒了一句道。 酒店門口豪車一排排的,鬧出這麼大的動靜,怕是會引來不少記者。 這是一羣不怕事兒大的主兒,整天就想挖出什麼大新聞,折騰出點動靜來。 “陸總放心,我會交代下去的”崔永國臉色一肅,認真說道。 ...... “很高興與大家再次相見。” 一個簡單的開場白過後,陸坤開始直入正題,“就目前爲止,我名下企業以及投資入股、控股的企業中,競爭力最強的華坤超市,知名度最廣的是康師傅,發展最穩定的是瀚海地產,管理最散亂的是華坤控股”。 陸坤一句話總結之後,開始提出問題,“最讓我憂心的是華坤控股。它的盈利能力最強,資產負債表現極佳。 它旗下工廠、工坊的產品小到針頭線團,大到五金、傢俱,它幾乎涵蓋了普通老百姓生活資料的方方面面。 比如打火機廠、火柴廠、撲克牌廠、飼料廠、月餅廠、糖果廠、膠鞋廠......” 在場的許多人都忍不住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當然,也有面色尷尬的。 楊曉山作爲華坤控股的主要負責人之一,這會兒的面色是醬紫色的。 自己人知道自家事兒。 他這個所謂的負責人,只不過是個橡皮章。投資什麼項目,他可以建議,但卻拿不了主意。 “這是組織架構出了問題,而不單單是管理人員的個人錯誤,所以今天我們要做出調整......”,陸坤適時得爲楊曉山卸掉一些火力。 “商之一途,講究的就是一個‘活’字。” 陸坤頓了頓,輕咳了一聲,繼續道:“官僚化的管理制度,不適合我們的商業經營活動,我們要主動地去發現問題,而不是等到捂不住蓋子了,才‘創新’出另一套制度來防止它。只是走上了歧路了......” ...... 一個會議下來,華坤控股投資計劃書上的投資項目就被陸坤給劃掉二十幾個。 像什麼打火機廠、火柴廠、胸針廠、線團廠、膠鞋廠、炒貨廠之類的,不單是計劃書上的要劃掉,就是已經投資入股了類似項目也要儘快轉手賣出去,忽悠冤大頭接手。 接下來一兩年內,在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這種以往相當喫香的小廠子,都會陷入行業虧損期。 不少地方政府以往就指着這種小廠子創收呢,別看現在不少地方政府都把這些“優質資產”捂得嚴嚴實實的,但再過一年半載,他們就要欲哭無淚了。 到最後白菜價都送不出去。 老職工的安置向來是大難題。 “陸總,爲什麼您把餅廠劃掉了,單獨留下了月餅廠?”,楊曉山疑惑道。 “我要做個試驗”,陸坤也沒瞞着她,隨口道。 後世的月餅越來越少人喫,但爲什麼月餅廠卻活得很滋潤?這就涉及到商品的證券化。 舉個例子。 月餅廠把月餅券65元賣給經銷商,經銷商80元賣給企業,企業當100元發給員工,員工40元賣給黃牛,黃牛50元再賣回給月餅廠。從頭到尾,月餅廠啥也沒生產,卻賺了15元。 這就是商品證券化。 爲什麼選擇月餅?因爲月餅具有成爲高端禮品的基礎。 其實在陸坤看來,腦殘金如果玩這一招,那它的利潤率怕是會突破天際。 高端禮品與生俱來地就具有商品證券化的基礎。 比如名煙、名茶、名酒等,生產能力跟不上不要緊,一張券子來回轉手,企業的利潤率又蹭蹭蹭地往上漲。 最終銷售業績一出來,好傢伙,瓶子能繞地球n圈。 事實呢?利潤的大頭都在券子上,跟生產銷售毛關係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