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慢騰騰】 作者:未知 寶林縣工業園一年多時間裏,從無到有,再到如今的蒸蒸日上,任誰去看了,都得說一一個“服”字,劉德新所有的辛勞都撲在上面。 天天不是上門拜訪哪個土豪,就是去哪兒邀請那位大款,再不就是去哪兒考察調研。說白了,就是想把寶林縣的工農業的底子打下來。 可好不容易把這顆“果樹”培養開花,臨近結果成熟,卻發生了岔子。 當然了,岔子不出在工業園,而在寶林縣的農村。有人私自開採小型煤礦,鬧出了亂子。 雖然那礦老闆手裏有批文,但想想也知道批文是怎麼來的。 劉德新在這個事兒上雖然沒什麼大錯,但怎麼說也是失誤了。 隨後更是被爆出,劉德新擔任寶林縣二號領導一年多時間,僅僅下過一次鄉,南明市、甚至省政府裏都有人傳閒話,說他不注重農村基層工作,只懂得窩在縣裏一門心思搞經濟。 爲這事兒,還有領導專門找他談心了! “你說我冤不冤吶?我再能耐,也沒孫猴子的分身術啊。我這一天天的忙得腳不着地,陪人喝酒喝得身體都腫了一大圈,最後還不落好了。” 劉德喜心裏有分寸,這次的事兒也給他提了個醒,有些事情,哪怕是表面功夫,也得做足了,不然容易惹人非議。他現在就是心裏悶得慌,發發牢騷罷了。 “沒事兒,這種意外,只是趕巧罷了。人不可能一輩子走好運,也不可能一輩子走黴運,老話不是說了麼,時來運轉。” 陸坤端起酒杯跟他碰了一個,而後從口袋掏煙,分給他一支,“別忘了如今經濟掛帥正當其時,只要明年寶林縣的經濟建設增速不出現嚴重滑坡,你肯定能往上走一走。” 如今中國大地到處都是經濟建設熱潮,領導放着劉德新這麼一個經濟建設能手不用,那不是浪費了嗎? 至於劉德新個人的一些缺陷和瑕疵,這點容人之量,領導還是有的。 “希望如此吧,要是再耽擱幾年,我都快成禿子了”,劉德新摸了摸自己頗具喜感的地中海式髮型,倒是頗有幾分滑稽。 陸坤彈了彈菸灰,趁着菜還沒熱好之前,坐在這兒跟他吹牛打屁,“你啊,是在平安鎮耽擱太久了了。” 劉德新已經五十出頭了,再不趕緊往上衝一衝,可能到不了什麼高度就得退下來了。 所以這次晉升名單裏沒他,他才這麼懊悔鬱悶。 不過,劉德新能在這短短几年內連升好幾級,已經把當初和他一起在平安鎮共事的人嚇得不輕了。 娘咧,原本以爲劉扒皮去了縣裏,沒法“囂張跋扈”,可沒想到人家連跳了好幾個級別不說,還眼瞅着又要成爲一把手了。 說一句“官運亨通”都算是輕的了。 “嗨,那不是當初我琢磨着仕勳看着不像個機靈了,我趁着還能動彈的時候,低調地給他弄點東西,好給他個人生保證嘛。後來眼瞅着他生性,變得聰明開朗,我這心思才慢慢變了。”劉德新頗爲感慨道。 陸坤笑笑,沒有接話,因爲陸坤打聽過,劉仕勳這傢伙小時候就跟個低能兒似的,也就是大約八九歲的時候,纔看着有長進。 正巧服務員傳菜了,倆人吧嗒一口小酒,吧唧一口小菜。 “劉老哥,有沒有想過把仕勳弄進機關裏?” 陸坤晃了晃杯子,“以你的能耐,把仕勳扶一上一個小領導的位子,那實在是再簡單不過了,這個保障比什麼都可靠。” “不不不。”劉德新連連擺手道,“官場太髒,仕勳太善良,他進去混不開的,沒準還會惹禍。再說了,有我在呢,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會護着他。他不缺身份,也不缺錢,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陸坤笑笑,劉德新爲自己兒子還真是操碎了心。 有些人他在普羅大衆看來算不上個好人,但在他兒子的心裏,竭盡全力爲了遮風擋雨的父親,無疑是一個擎天巨人。 “嘿嘿,明年寶林縣要保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速,雖然不容易,但我的信心倒是比以往更足了。想當初我剛到寶林縣那會兒,那真的是又窮又破,這纔多久,大變樣了!”劉德新頗有種‘黃婆賣瓜、自賣自誇’的模樣。 劉德新彈了彈菸灰道,“怎麼樣?明年在我們寶林縣加大投資不?我們那兒的前景可不比省城差多少,來了不喫虧,來了不上當,各種優惠一籮筐!” “年後我讓人去和你們接洽,到時候還得劉老哥你多關照關照。”陸坤爽快道。 劉德新的上升勢頭有點猛,雖然年紀有點上去了,但前途無量是真的,已經值得陸坤投資一把了。 另外,這個時候說投資的事兒,對劉德新來說,只能說是錦上添花了,算不上雪中送炭。 劉德新在政府經濟工作報告大會上露了大臉,出了大風頭,寶林縣明年的經濟局面會好很多,相信會有不少土豪老闆親自找上門。 “誒?今年安桂的經濟總體數據是多少來着?”陸坤把手裏的煙擱在菸灰缸上,而後又抿了口茶,這纔開口問道。 劉德喜一個吃了半個肘子,差點嗆着,緩了好一會兒才道,“平均增速八點六,總體表現還不錯,除了三個縣在百分之五以下拖了後腿外,其他都差不多。” 陸坤笑呵呵道,“那還不錯,比去年的表現總體還好點。老聽趙副省叨叨,我還以爲安桂經濟要不行了呢。” 劉德新手上抓着半個肘子,擺擺手的樣子顯得頗爲滑稽,然而他貌似不自知,神情嚴肅道,“沿海地區的經濟都快熱到爆炸了,總體經濟增速都已經達到百分之十二三了。我們安桂經濟增速比去年多了一個點,已經算是優秀了,但放到沿海省份,卻又算不得什麼了。” “是啊。”陸坤頗爲感慨道,前陣子去上海轉了一圈,這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種熾烈的經濟建設的氣氛,在安桂這邊,總感覺有點像是七老八十的老人走路,總是慢騰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