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忽悠瘸了】求推薦票 作者:未知 這是個笑貧不笑娼的時代! 錢這東西的概念開始逐漸深入進每一箇中國人骨子裏,烙下深深的印記。 沒錢的人渴望有錢,有錢的人渴望更有錢,說滿身銅臭也好,說物慾橫流也罷,錢這玩意的魔力叫人着迷、無法自拔。 有了錢,人就能體會到人上人的滋味。 “有錢就了不起啊?是的,有錢就是了不起! 有錢就可以爲所欲爲嗎?是的,有錢就是可以爲所欲爲!” 儘管這種觀念有些極端,但不得不說,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如果有錢都不能解決的問題,沒錢也多半解決不了。 魯迅說過:人只要有錢,煩惱就會減掉90%以上,情商智商也會提高,更不會亂髮火! 但錢從哪兒來,魯迅不肯說...... 其實在陸坤看來,所謂的賺之道就是永遠都在關注同行,永遠都在學習同行。 最先走出路子的不一定能走到最後成爲一家獨大的巨頭,很有可能只是這條路子的先行者,替後來者蹚路的,最後的榮耀與光芒萬丈屬於後來者,與他們無關...... 今天是國慶節收假後上班的第一天。 陸坤踏着清晨的露水出門,沒多時便趕到了華坤集團總部。 “怎麼樣?讓你接觸的外國公司,有什麼消息了嗎?” 大清早的不適合散煙,陸坤乾脆揮手讓助理給孫博文上茶。 “有點眉目了。”孫博文坐在會客沙發上,規規矩矩的,一如以往地知道自己的身份,恪守本分,眉頭皺了皺,有些不確定道,“估計年底能多談下來幾個。” 陸坤點點頭,說道,“這事兒得抓緊了,當然了,保密工作也要做好。對了,如今還有什麼困難?” “主要分歧集中在價格上,對方的要價很高!” 孫博文硬着頭皮瞅了眼陸坤,發現他在認真傾聽,並沒有責怪的意思,心裏也鬆了口氣,繼續說道,“比方說蔻馳,他們就對我們公司的實力有些信不過,不肯在價格上讓步。” 自打今年五月份開始,陸坤就讓孫博文派人陸續出國與世界各大品牌商接觸,希望能作爲各大國際奢侈品牌在大中華區的總代理。 雖然華坤超市經過茅臺、五糧液以及六福珠寶的入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逼格,強化了自身的形象,一躍成爲中國大陸區一流的連鎖超市集團,但陸坤並未滿足於此。 邀請國際頂尖名牌入駐,這個旁人敢都不敢想的事情,陸坤偏偏就付諸於行動,並且朝着這個方向努力。 直接入駐,政府層面有所顧慮,但由華坤超市代理的話,別的不說,起碼安桂省政府舉雙手贊成! “咱們主要拿貨都是拿斷尾貨清倉貨,難道這樣也談不來?”陸坤眉頭皺成一個‘川’字。 中國人好面子,愛裝裱自身,這是由來已久的習性。 但現實的問題是,這個時代的國人,收入水平與消費水準,相對而言,都還並不高。 加之這個時代又沒有各種花唄、白條等等,沒有進入萬物皆可分期的時代,花遠超自身收入水平的錢去超前消費,很多人還是會顧慮重重的。 所以,華坤超市優先選擇的便是國際大牌的斷尾貨、斷碼貨、換季清倉貨。 受限於時代信息不通暢的緣故,相當一部分國人對國際品牌的認知、價格組成的具體情況沒有清晰的認識,華坤超市就可以從中賺取豐厚的利潤。 這也是華坤超市下一步的轉型方向。 隨着時間推移,華坤超市越來越不像單純的連鎖超市,反而更像是商業聯盟,將各行各業糅雜在一起,擰成一股繩,增強自身與夥伴的抗風險能力。 陸坤見孫博文面帶難色,不禁繼續問道,“談下了幾個品牌?” “只...只有一個。”孫博文伸出一個手指,“只談下了ck。” 陸坤嘴角抽了抽,“那得抓緊了。” 他對ck最大的印象在於ck內褲,儘管ck的拳頭產品在於高級成衣。 “其他國際大牌對咱們的實力,還是有比較大的顧慮的,我們的人正在竭力邀請他們來華進行市場考察。”孫博文補充道。 這年頭,東方在歐美國家公民的印象中,‘神祕’大概是排在第一位的,除此之外,就是貧窮落後、面帶菜色、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 華坤集團是什麼鬼?能喫嗎? 雖說華坤超市在安桂的牌子很響亮,在廣東、貴州、湖南等地也非泛泛之輩,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畢竟是窩在國內,名聲還遠遠傳不到歐美。 歐美知名企業沒直接趕人送客都算是客氣了的。 “這個事兒最好跟政府通個氣兒,”陸坤想了想道,“如果可以,最好讓政府派代表隨我們的人與他們接洽。” 有官方背書,估計能在一定程度上堅定對方來華考察的決心。 這也是展示華坤集團軟實力的一種方式。 國際頂尖品牌說不眼紅中國大陸廣闊市場前景是假的,可爲什麼不敢進來?還不是擔心被宰! 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碰撞不一定擦出精彩的火花,更有可能撞得對方頭破血流。 “行,回頭我親自跑一趟省政府。”孫博文眼前一亮,暗道自己之前怎麼沒想到這茬呢。 陸坤讚許地看了他一眼,轉而又道,“這件事急不來,咱們現在也不是指着這個過活,先跟他們談着吧,別讓他們誤以爲咱們很急迫。” “嗯,陸總,我明白的。”孫博文抿了抿嘴脣道。 “對了,告訴咱們在那邊的人,別太謙虛,歐美人不喫這一套。”陸坤道,“讓他們儘量吹噓誇大咱們集團的實力,別的不說,先把人給我忽悠來,也算他們大功一件!” 吹牛皮被拆穿最多被拒絕合作,不吹牛氣說不定連門都進不了。 再說了,華坤集團的體量可不小,若是赴港上市,怎麼也得四五十億港幣市值打底。 雖說與那些個國際大牌相去甚遠,但在中國大陸這一片,也算是矮個子拔高個了。 再說了,忽悠不來真正的一線頂尖大牌,忽悠一些二三線的國際品牌也是好的。 反正國人也沒幾個認識真正的大牌,多給媒體塞錢,就能把不少人忽悠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