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化佛之法
那就不會有什麼質的變化了。
宛如一串可以隨意更改的數據。
多多少,並沒有什麼所謂。
壽元過萬,可他李某人才過了近千年的生活。
內力過十萬,對於真.破碎境初窺門檻。
下一次進步,卻又不知道是在何處。
迷茫的李長壽再次陷入了迷茫。
好在,從血蚯蚓的資料中,他總算是知道了他們此行的目的。
居然是爲了讓將妖蛻變爲佛。
當然不是那種成佛,只是爲了增強自身的抵抗力。
凡舉妖物,皆會爲佛法、道法等天然修真者所剋制。
許多時候,往往對敵雙方實力相當,卻是和尚壓着妖物吊打。
這便是屬性天然的剋制。
當然,妖物並非沒有自己的有點。
皮糙肉厚,耐打,身體強壯便是他們的優點。
若是拋去佛法等屬性的加持,同等實力下,該跑的就是大和尚了。
而黑袍國師,此次前來。
目的就是爲了消除掉血蚯蚓這妖物的弱點。
佛法固然是剋制妖氣的,可他不剋制佛法啊。
只要能讓血蚯蚓也學會佛法,無論多寡。
從今往後,便不用太擔心遇上佛門中人,或者道家高人。
而且,收益是非常之大的。
只要學會佛法,佛道兩家的加成,那是一個都不能對它起作用。
唯一的問題便是,這妖精修煉佛法,乃是難上加難之事。
佛法本就天克妖物。
若是妖物自己沒事誦經,很有可能念着念着就自己把自己給送走了。
也唯有經過點化,或者有奇遇之人,方纔有踏進佛教門檻的那一刻。
至於踏進去以後,那就天高海闊任鳥飛了。
可偏偏是這踏進去的一步,難倒了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妖物。
若非如此,妖物又非傻子。
明明知道能以佛法化解佛法,又如何會不學一門傍身?
還別說,這黑袍國師不知道是不是妖物養多了,還真知道一個步入佛門的偏方。
以妖物之力,吸取佛門高僧的殘骸。
藉助其骨骼中殘留的佛性,爲自己開光。
地底的高僧殘骸經過時光的侵蝕,沒有太大的殺傷力。
正好適合在妖物的體內埋下一顆佛門的種子。
只可惜,他們遇上了李長壽,計劃還沒開始就夭折了。
然後就
對於血蚯蚓的死活,李長壽絲毫不關心。
但是這個法子
他手上正好有個東西,就需要這個法子。
那東西,便是他唯一一個分身------------太宗殭屍。
太宗殭屍,早在李長壽剛剛小有所成的時候,便遇到的第一個小boss。
當時,大頌武力值不夠。
更兼無一精通驅邪之術的高人。
導致那倒黴的殭屍將當時大頌上下折騰的不輕。
若是當時,這殭屍出生地在北魏。
怕是分分鐘就讓人端了。
他李長壽之所以能那麼輕鬆的收服太宗殭屍。
除了實力,另一方面便是所謂的屬性剋制了。
他所修行的通天籙乃是道門絕學,天然的就對殭屍這樣的生物有所剋制。
再後來,太宗殭屍就被他煉化成了一尊分身。
只是,即便那麼多年過去了。
太宗殭屍依舊是殭屍,這身上的屬性無法褪去。
平時作戰還好,皮糙肉厚。
可一旦遇上了佛道兩教的高人,那沒事就該繞着走了。
更重要的是,分身雖然是分身。
但他無法具備本體的實力。
就好像,如今李長壽的佛法已然達到了一千的恐怖地步。
可太宗殭屍依舊不能有半分的加持。
他唯一能做的,便是遠程替李長壽吸收犯人的內力和壽元。
但那些東西,也不會到他這個分身之上。
全部都會迴歸他的本體。
流囚錄對於分身,壓根就沒有什麼加成。
如今,有了這個法子,李長壽還真打算讓自己的分身試試。
少了這個屬性剋制,太宗殭屍的實力相當於更上一層樓了。
不過嘛,現在最重要的是將自己的分身給召喚過來。
某不知名小國的冷宮
陰森冷冽的氣息在這裏飄蕩。
此國的國君乃是一荒淫好色之徒。
沒事就全國選妃。
後宮之中的爭鬥自不必說。
堪稱是一鍋大雜燴,今天你鬥我,明天我鬥你。
可惜都是無用功。
國君最是雨露均沾,同時也最是喜新厭舊。
也正因此,無論後宮千千萬,他依舊獨寵新歡。
只要入了後宮,那就沒有贏家,全是輸家。
她們就像一隻只待宰的羔羊。
唯一的差別便是什麼時候被宰罷了。
哐當
陰冷的冷宮院門被推開。
“進去吧!!!!!”
幾名太監將幾位女子大力的推搡了進來。
其中一位的打扮看上去就像是貴人。
只可惜啊。
進了冷宮的,就沒有人見她們出來過。
也正因此,這些太監纔會毫不留情。
絲毫不給自己留條後路。
“娘.........娘娘...........”
宮女模樣的丫鬟,緊緊的攙扶着昏昏欲倒的主子。
她們被打入冷宮前也是體面人。
哪裏來過這種鬼地方。
陰森的宮殿,到處都是雜草叢生。
更有數出屋檐損毀,有一處甚至能看到一個明顯的大窟窿。
明顯就是一副年久失修的模樣。
主僕幾人面對着破爛的宮殿,有些不知所措。
噠噠噠噠
噠噠噠噠噠
正當幾人愣神的時候,沉重的腳步聲響起。
沉重的腳步聲,在這空檔,陰沉的場合顯得尤爲的恐怖。
“娘..........娘娘............”
“大膽!”
“是什麼東西!!!!”
“快滾出來!”
“驚了娘娘的鳳架,你們擔待的起嗎?”
宮女大着膽子朝着聲音的來源處喊去。
聽這語氣,顯然在之前也是威風一時的主。
“嗬嗬嗬嗬嗬嗬嗬。”
“娘娘.................嗬嗬嗬嗬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