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大領導日理萬機,每天不知道要做出多少次重大決策,但很久沒看到他如此糾結了。
是啊,決斷好下。
但決斷的後果難平!
尤其是現在這個局面,每一個選擇可能都有道理。
是建,是緩,還是等新技術突破。
未來太多懸而未決。
與其說是考驗政治智慧,不如說是考驗政治勇氣。
決斷力!
是一個政治家最重要的能力!
一言九鼎,笑對長風!
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要不要再請他們豐富豐富,論證論證?”祕書試探着問道。
當領導無法下定決心的時候,放一放也是一種做法。
“不能再放了,再放,也不會有更好的選擇,只能是耽誤時間而已!既然如此,那就交給歷史,交給人民吧!”大領導眼中精光一閃,似乎下定了決心。
祕書沒搞明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大領導。
他知道,大領導必有下文。
“華夏的民主進程走到了今天,日漸成熟,是時候應用在重大經濟決策領域了,究竟建與不建,投票決定吧,我,親自觀摩!”大領導鄭重地說。
祕書更加凜然。
這種決策方式,絕對是先行先試。
不過,也正適合這種懸而未決的局面。
黨一直實行的是民主集中制,集體領導、集體決策。
不過,集體決策的範圍,卻是關鍵。
聽大領導的這個意思,似乎要在相當範圍內投票。
這可就是破天荒了。
“當然,投票的範圍不能無限擴大,發改委一個,鐵道部一個,科技部一個,財政部一個,商務部一個,交通部一個,民航總局一個,科學院一個,工程院一個,九路諸侯,九九歸一!”大領導大筆一揮批示。
祕書眼前一亮,露出佩服的神色,道:“這本質上是一種代議制投票,跟咱們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異曲同工之妙!是否再讓議題更聚焦一些?直接就投建設和緩建?”祕書問。
其實,磁懸浮現在還不成熟,也只能歸於緩建一派。
只要磁懸浮技術有所突破,它瞬間就能秒殺其他派別,根本就沒有討論空間了。
當然,這種突破三五年內恐怕不會有,這是大家的基本判斷。
“好,就是這樣!擬件傳達吧!”
梁江濤在宴清部長辦公室,看着國辦的通知,有些發懵。
他知道,其他部委估計也是差不多的感覺。
這種投票決策的方式,簡直聞所未聞。
而且,似乎有些偏向緩建派。
因爲發改委在裏面只佔一票!
但在以往的慣例中,發改委的決策佔比,至少能佔一半。
這基本上是一種赤裸裸的削弱啊!
這是不是代表了大領導的一種傾向性?
“有什麼感覺?”李晏清問道。
“緩建派,他們佔了上風!”梁江濤艱難苦澀地說。
本來,他覺得已經勝券在握。
以爲憑藉着發改委的影響力,以及這幾個月的深入細緻調查,再加上財政部、民航總局其他幾個部委的協助敲邊鼓,一定能夠說服大領導,儘快推進高鐵建設。
想不到卻是這樣一種決定!
這種投票方式,不光限制了發改委的影響力,而且,對緩建派還很有利。
因爲科學院和工程院,是一大幫院士,天然傾向於磁懸浮。
如此一來,彼盈我竭,此消彼長,局面一下子不樂觀了!
“你說說看,怎麼佔了上風?”李晏清不動聲色地問道。
“九大單位,確定能支持我們的,只有財政部和鐵道部,民航總局應該也差不多,商務部不知道,且算中立,而科技部那邊,科學院和工程院是鐵定支持它的,交通部,由於跟鐵道部之間的微妙關係,恐怕很難在這個時候支持建設鐵路!只看當前的贏面,我們不如他們!”梁江濤搖了搖頭,語氣有一絲酸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