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老鄉見面 作者:未知 “老李!” “小張!” “王伯!” “陳叔!” 一千多的士兵帶着他們的長官來投降,順帶把邊防這邊的人都給俘虜了,三千多人朝着孔傻子這邊來投降,看見孔傻子的新軍之後,投降變成尋親了。 “來,鹹魚幹!”新軍戰士給丟盔棄甲的投兵一塊鹹魚幹,兩個人是一個村中的人,新兵說到:“你們投降來的真是時候,我在南寧就投降了,現在看看沒有,班長!” 新兵指着自己的衣服,有着一絲自豪,同鄉啃着鹹魚幹留着眼淚說到:“這真好喫,我好久都沒有喫到鹽了,天天就舔酸咯噔兒了!” “那玩意是給畜生喫的,兄弟你怎麼能夠喫那個玩意,你要是喜歡鹹魚幹,我這邊還有半斤,全都給你吃了!”小班長拿出半斤鹹魚幹來。 這個同鄉不捨得自己喫,就把自己的朋友全都給叫來了,大家都是哭着喫這個,小班長說到:“你們別哭啊!我和你們說正經事情,我是一個班長,你們是投降來的,思想好,算是進步份子,要是留下來,你們申請跟我幹,要是想要回家的,一人給二兩銀子路費。” “兄弟,你說說我們是回家好,還是留下來好,當初我們出來當兵,不就是爲了一口飯喫,誰知道打仗了,我當時還花了五兩銀子才當上兵。”邊界摩擦很多,大戰沒有。 爲了安隆邊界將士軍心,邊界軍費從不拖欠,很多人就動了當兵養家的念頭,這個人就是花錢當兵,誰知道打仗了,家沒有養成錢還砸進去了。 “我們這邊打仗分地,和司馬狗那邊不一樣,我這才入伍幾個月,就有一分地了,你五兩銀子當的兵,我也是五兩,五兩銀子能買一分地嗎?”小班長很是自豪,就在這邊這些俘虜中炫耀。 這些俘虜啃着鹹魚幹,看着小班長吹,一個兩個人眼睛都直了,銅鑼一響,小班長說到:“我要回去了,明天見,我還有任務!” 新兵從這些俘虜中腿了出來,這些俘虜心中開始不淡定了,孔傻子也不淡定了,一口氣弄了三千多人來,糧食現在是夠喫,可是幾個月後就不夠吃了,三千張嘴巴要養活。 楊元良接到電報後,頭也是疼的很,他現在遇見的麻煩就是,廣東這邊的統治區中,老百姓軍人福利好,是因爲人少,楊元良自己的錢多,可以貼補他們。 全國的糧食總產量是不變了,他打下來的地盤越是多,他的後勤壓力就越大,按照這種福利根本就養不起這些軍隊。 宋澤賢也想學着楊元良提高軍人待遇,宋澤賢地盤多大了,還有各種其他文官之類的,根本就搞不齊,楊元良現在也到了極限了。 “發電報去東桑!”楊元良現在唯一能夠搞到糧食,度過今年難關的地方只有東桑了,東桑餓死多少人楊元良都不會關心,他要糧食養活自己的人。 東桑那邊很快回電,糧食在倉庫中有兩萬多石,不過海船沒有,小海船運輸過來危險大,大海船現在沒有過來,軍艦被燒了三艘,剩下的不足以運輸糧食了。 楊元良致電灣灣:“弄十條大海船過去!”譯電員把消息告訴邱新武之後,邱新武立刻就去準備這個事情。 “宏才,你看看朕選的這些人怎麼樣?”宋澤賢親自操刀,選出了一百人,這一百人就是軍官學校的第一批學生。 教官就是宋澤賢最爲器重的御林軍統領尹宏才,相貌較好,四十多歲的尹宏才,說到:“微臣以爲極好!” 宋澤賢說到:“是啊!這些人,你要好好的操練,教導他們兵法,教導他們武藝,朕隨時都會去督查,將來這些人要有大用途的。” “微臣遵旨!”尹宏才退下,隨着新年的結束,馮天佑的義學開張了,這些義學的學子各個都是精氣神十足,穿着統一的服裝,唱着宋澤賢讓人做的軍歌,效仿楊元良的人,在城市中跑步。 “這唱的什麼東西?” “還是精忠報國好聽!” “別說了,誰能和天下第一才子比才華?” 臨安城中的老百姓並不買賬,就當是一個樂呵在看了,達官貴人可不一樣了,這一次軍校的學生都是宋澤賢親自挑選,算是天子門生了,身份根本不一樣。 好多人都開始接觸巴結這些人,希望現在拉近關係,將來在朝廷中好見面,楊元良的徵兵報紙現在擴散到各地,正月十八,一批貴州學子五人趕到了楊元良這邊,求一個前程。 “咱當兵的人……”城北報名處外,一個人穿着參謀軍裝一邊跑着一邊唱歌,後面還跟着兩個士兵,這羣書生就好奇了。 “大爺,別人都是一堆人巡邏,早上我們也聽見唱歌,這個人的衣服好像不一樣?怎麼就他一個唱歌?”一邊店鋪的大爺說到:“這個是參謀,聽說是被罰了!” “參謀是什麼官?”書生不知道,大爺就說到:“指揮所有軍隊的一羣人,差不多有五六十個,隨便拿出去都是可以帶着數千人打仗的團長!” “我的天吶,這就是將軍了!” “好年輕啊!” “老伯我們要從軍,就是前面報名吧!” 老頭說道:“我帶着你們去。”楊元良這邊大門敞開,不問身份,不問地位,不要賄賂,識字不識字楊元良都有辦法教導。 這五個人高興的報名之後,工作人員還給他們安排了一個不要錢的住處,提供不要錢的熱水,飯錢要他們自己解決,這可是把這幾個小夥子給高興壞了。 五個小夥子安頓下來之後,政委就來和這些小夥子談心了,第一是打探一下他們的底細,第二就是給他們提升一下思想素質。 楊元良這邊的採礦班中,思想素質提升的最爲到位,現在這些人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楊元良把他們中一半的人,調去合山開採煤礦,給了一定的人員和機械設備。 採礦班中楊元良最爲看好的蘇誠士在正月十八這天終於到家了,蘇家老爺看着蘇誠士的樣子,微微皺着眉頭,沒有過多的說話,先讓這一大家子進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