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叔 請您悠着點 作者 側耳聽風

作者:滄海扁舟
小凱

  與我而言,在我目前讀過的所有書中,有兩本最爲感人,最爲治癒。一本是我前不久才爲它寫了書評的《偷影子的人》,號稱是一本“治癒了整個法國”的書。另一本自然就是這本《追風箏的人》。說起來,這兩本書的名字倒是還有些類似。這兩本書,都曾讓我讀到落淚。好吧,我承認,我是一個情緒比較脆弱的傢伙。我一直覺的,能在茫茫書海中邂逅這兩本書,真的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那麼,今天就來說說這本《追風箏的人》,其實這個書評我早就該寫,但沒辦法,我有點懶。我知道,對於我這個五星評價,很多人就要有些不滿了,畢竟,一星和五星,都是非常容易得罪人的分數。我從來不會給書打一星,因爲我根本就不會爲那樣的書去寫書評。至於五星,我也很少打。畢竟說什麼必看神作,還是太誇張了些,沒有任何一本書能讓所有人都喜歡,讓所有人都覺得是神作。但就是有那麼一些書,對我有着特殊的意義,值得我毫不猶豫的爲它打五星,《追風箏的人》,就是這樣的一本書。當時在我讀完這本書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其他的書在我眼中都變的黯然失色。一句“爲你,千千萬萬遍”,不知讓全世界多少讀者爲之落淚。這本書索要表達出的東西,太過沉重了些。愛,親情,背叛與救贖,一切的一切全都包含在這本書中。如果在近些年來出版的所有書中,選出一部真正的文學名著,那毋庸置疑的會是這本書。在我看來,任何一本文學經典,是必然和它當時的時代背景有着緊密相關的聯繫的。比如莎士比亞的作品,或者狄更斯的《雙橙紀》,亦或者是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這本《追風箏的人》自然也不例外。作者以他豐富的細節描寫和不凡的文學造詣,爲我們詳細的展現出了20世紀末的動盪不安,一個處在戰火肆虐中的阿富汗。阿富汗人民的生活和習俗,以及戰爭爆發後,他們的絕望和悲哀。處於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主人公的故事自然就蒙上了一種更加灰暗、悲涼的色彩。故事以主人公阿米爾的回憶展開敘述。他從小生活在阿富汗的一個上等家庭,是當之無愧的小少爺。而哈桑就是他家裏僕人的兒子。主人公從小就和哈桑一起玩耍。也許是命運使然吧,阿米爾最先會說的話是“爸爸”,而哈桑最先會說的卻是“阿米爾少爺”。阿米爾剛剛出生時,母親就因難產而死。此後,他一直認爲,父親之所以不喜歡他,是因爲自己的出生奪走了他心愛的妻子。其實,父親之所以不喜歡他,是因爲他的性格太過懦弱,遇到什麼事情,只會躲在哈桑的身後。而善良勇敢的哈桑,更得父親的喜愛。這也另年幼的阿米爾心中對哈桑有了極度。哈桑的身份不能去學校唸書,所以阿米爾每次放學回家,都會教哈桑識字。有一次,他寫了一個故事,非常自得的讀給哈桑聽,想得到哈桑的崇拜。哈桑的確覺的他很厲害,但他卻覺的把故事的細節做一些修改,可能會變得更好。這頓時讓阿米爾頗爲不滿,他認爲,哈桑連學都不曾上過,字也不識幾個,竟然就敢對他認真想出的故事指手畫腳。讀到這裏,我忽然明白,阿米爾其實根本不把哈桑看做是他的好友,對他來說,哈桑只是一個一起玩耍的夥伴。而哈桑對阿米爾的感情,卻已經超越了友情的範圍。每當阿米爾面臨危險,他總是毫不猶豫的擋在阿米爾的身前。可哈桑卻未曾想到,他對阿米爾的保護,會給自己招來大禍。在阿富汗,一直都有着風箏比賽的習俗。起源於中國的風箏,在阿富汗反到更加普及些,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到了比賽的時候,許多風箏一起漂在空中,互相碰撞,最後誰能將所有風箏都擊落,就是勝利者。還要有一個人去把那些被擊落的風箏全都追回來,纔是真正的獲得了最終的勝利。而哈桑就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追風箏的人,這也正是本書題目的由來。對於阿米爾來說,冬天的那一次風箏比賽,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他想成爲這次風箏比賽的冠軍,由此來緩和他和父親之間越發疏遠的關係,他想要成爲父親的驕傲。於是,每天他都會和哈桑一起努力的練習。在比賽即將開始時,哈桑對阿米爾說:“放心吧,阿米爾少爺,我們一定會獲得勝利的。”比賽開始了,一隻只風箏被阿米爾擊落,哈桑就像能判斷風去的方向一樣,飛快的跑了出去,將風箏陸續的追了回來。他興奮的大喊着:“爲你,千千萬萬遍。”經過阿米爾不懈的努力,最後一隻藍色風箏被擊落,他終於堅持到了最後。哈桑立刻向那隻風箏去的方向飛快的奔去,阿米爾相信,哈桑一定能把風箏爲他追回來,這是他們兩人之間的默契。他看到了父親眼中的喜悅,他正向四周驕傲的喊着:“那是我的兒子。”哈桑追到那隻藍色風箏之後,卻被三個男孩不懷好意的攔了下來。這三個男孩曾欺侮過阿米爾,是哈桑站出來保護了阿米爾。這三個男孩全都是種族主義者,最崇拜的人物是希特勒。他們本來遍十分仇視哈桑,他們知道他們不能對阿米爾真的做出什麼過分的事情,但對於哈桑,他們就沒有絲毫的顧慮了。接下來,悲慘不堪的事發生了。阿米爾爲了尋找哈桑來到了這裏。他躲在一睹坍塌了的圍牆後面,窺視着那條小巷,旁邊是結冰的小溪。眼睜睜的看着自己最要好的夥伴,被那幾個男孩拽下褲子,被殘忍的凌辱。由於天生的懦弱,阿米爾並沒有出去阻止,只是瞪大了眼睛,絕望的看着這一切的發生。這一刻的場景,成爲了阿米爾永恆的噩夢。我想,他當時如果敢出去阻止的話,這一切的一切都將變的截然不同。阿米爾回到了家,假裝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但他知道,那時候哈桑一定看到了他。晚上,哈桑終於回來了,爲他帶回了那隻藍色風箏。可阿米爾的心中卻再也感受不到絲毫的喜悅了,他只是覺得悔恨,覺的自己是一個可恥的懦夫。此後,阿米爾開始故意疏遠哈桑,覺的他沒有資格去面對他。可哈桑卻選擇原諒了阿米爾,並想要恢復他們之間的關係。但哈桑越是如此,阿米爾遍覺的自己越發的卑劣。終於,忍無可忍的阿米爾做出了一個讓他後悔終生的決定,他要逼走哈桑。只要哈桑在他的世界消失,他的心就能徹底的解脫。他非常狡猾的將一件事冤枉到了哈桑身上,讀到這裏,我對這個主人公產生了厭惡。父親並不相信哈桑會做那件事,想要留住哈桑。但哈桑的父親已經發現,這全都是阿米爾做的。爲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在受到傷害,他毅然的選擇了離開。父親哭了,像個無助的孩子一樣哭了,阿米爾不明白這是爲什麼。讀到最後,我才知道父親當時爲何那麼絕望。或許連阿米爾也未曾想到,他和哈桑這一別會成爲永別。多年以後,戰爭爆發,俄國入侵了阿富汗,阿米爾和父親一起逃往了美國。在逃難的過程中,一件事情另我印象很深。一個俄國士兵想對和阿米爾父子一起逃難的一個女人做猥褻之事,就在所有人都選擇沉默的時候,阿米爾的父親卻勇敢的佔了出來,擋在那個女人的身前。俄國士兵舉起了槍說:“這是戰爭。”父親猛地把身子挺得筆直,嚴肅的回答:“正是因爲這是戰爭,纔不可以這麼做。”就在阿米爾以爲那個士兵要開槍擊斃他們父子的時候,俄國士兵的長官將他攔了下來,並向那個女人表示了歉意。到了美國後,他們父子兩人開始了全新的生活。父親一天天的變老,阿米爾也有了自己的戀人。終於,在父親去世不久後,他和那個姑娘結婚。但由始至終,阿米爾都沒有忘記哈桑。隨着時間的流逝,他心中對哈桑的愧疚變的越發沉重。他說:“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爲往事會自行爬上來。”最後,他的在阿富汗的一位長輩給他打來了電話:“來吧,這兒有成爲好人的路。”阿米爾終於明白,他必須回去,親自向哈桑懺悔自己的過錯。然而當他回到了阿富汗,卻悲痛的發現,哈桑已經不在了,只剩下了他孤苦零丁的孩子。阿米爾決定要收養這個孩子,來償還他對哈桑所犯下的錯。他問那個男孩:“你喜歡放風箏嗎?”男孩拘束的點了點頭。於是阿米爾牽起了小男孩的手:“我來教你吧。”他們跑了出去,阿米爾一直輕聲喊着:“爲你,千千萬萬遍。”就如同在那片同年的天空下,那個追着風箏的少年所喊出的一模一樣。故事結束了,但它所帶給我的溫暖和感動,卻一直緩緩的流淌在我的心中。對於阿米爾,我一直都有着一種厭惡感,他的懦弱,以及他對哈桑的背叛,都使我覺的憤怒。一直到書的最後,他牽起哈桑兒子的手,輕聲喊出了那一句貫穿全書的話,我纔對他有了改觀。我想,這時候的阿米爾已經懂得了,他要如何償還自己所犯的過錯,他那煎熬着的靈魂終於得到了救贖。(最後,看在我寫了這麼多字的份上,版主來個精品如何?哈哈)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