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瑾言掛帥平叛軍 作者:未知 其實,蕭瑾言這只是一種“假戲真做要做真”的表現,他並不是真正地想替劉鬆着想,而是要裝出一副真心替劉鬆着想的姿態。因爲只有這樣,蕭瑾言才能讓劉鬆徹底信任他,才能夠讓劉鬆放心大膽地把兵權交到他的手上…… 就在這時,一旁的戰英不禁微微一笑,義正言辭地對劉鬆說道:“呵呵……陛下,微臣聽蕭瑾言這一席話,頓時如撥雲見日,豁然開朗啊。微臣認爲,蕭瑾言確有統兵之才,他是這次平叛大軍主帥的不二人選啊!” 劉鬆聽罷,方纔點了點頭,欣慰地對蕭瑾言說道:“蕭瑾言聽旨,朕加封你上將軍,封號依然爲‘天府上將’。着令你擇日統兵出征,進駐瀝陽,剿滅逆賊劉!” 蕭瑾言聽罷,頓時內心一陣竊喜,他不禁心想,呵呵……搞定了,大功告成,劉鬆終於上當了,把兵馬交給老子了,哈哈哈……而且,老子這‘天府上將’的封號又回來了…… 哎……想當年,庾佳被劉鬆霸佔,老子衝冠一怒爲紅顏,持劍闖宮,殺人、傷人,結果剛剛因爲青州之戰的戰功被加封了一個“天府上將”,就這麼讓劉鬆給免了…… 不過,話說回來,以當時的情形,瑾言能保住一條性命就已經很不錯了,更不用說保住官職和封號了。現在,“天府上將”這個封號還是老子的……這可能就是人們常說的“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吧…… 不過,現在官職和封號對老子來說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劉鬆這王八蛋到底捨得給老子多少兵馬? 於是,蕭瑾言不禁頓了頓,接着對劉鬆說道:“陛下,微臣領命。只是不知……陛下給微臣多少兵馬?” 劉鬆聽罷,不禁想了想,接着對蕭瑾言說道:“這樣吧,蕭愛卿,朕命左武衛將軍路昭陵,右武衛將軍馮熙各率兩萬精兵做你的副將,助你一臂之力。再加上愛卿虎賁營的兵馬,這些兵馬加起來總共不下六萬,足以對付劉的叛軍了吧?” 蕭瑾言聽罷,剛剛還狂喜的內心瞬間便涼了半截,他不禁心想,握草,路昭陵、馮熙……這兩個人可都是劉鬆的親信。若論行軍打仗,他們不行,但這二人卻對劉鬆忠心耿耿……很明顯,劉鬆這是對瑾言“既用且防”,還是不太信任瑾言啊……而劉鬆給瑾言身邊委派親信副將,牽制瑾言,這也是劉鬆平時慣用的伎倆…… 不過,劉鬆不知道的是,瑾言除了虎賁營,還在建康郊外的棲霞山上養了一支黑風營,這支黑風營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戰鬥力極強。這樣的話,算上劉鬆給的四萬兵馬,瑾言手裏的兵力可以達到七萬以上…… 呵呵……這些兵馬對於瑾言來講已然夠用了……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路昭陵和馮熙二人手裏的四萬兵馬如何真正變成瑾言的兵馬,聽從瑾言的號令?這個問題恐怕到時候又要費一番腦筋了…… 於是,蕭瑾言連忙點了點頭,接着對劉鬆說道:“謝主隆恩,微臣必然不辱使命!” 劉鬆聽罷,不禁頓了頓,接着對蕭瑾言說道:“蕭愛卿還有什麼條件,儘管說出來吧,朕一定會盡量滿足你的。” 蕭瑾言聽罷,不禁心想,呵呵……條件?現在瑾言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把蕭家的人和身邊的人統統都帶走,全部隨軍出征,最好一個也不要留在建康,省的他們待在建康這個虎狼之地成爲劉鬆的人質,令瑾言投鼠忌器…… 於是,蕭瑾言定了定神,接着對劉鬆說道:“陛下,微臣只有一個請求,讓微臣帶着虎賁營的舊部莫笛、謝盾、穆天舜、張敬、張寶等人,還有微臣的胞弟蕭瑾夕一起出徵。這些人跟隨微臣多年,身經百戰,微臣用起來比較順手,也更容易打勝仗。” 劉鬆聽罷,頓時心頭一陣緊張,不禁心想,握草,蕭瑾言這是看不上朕給他選的副將,非要帶着他自己的舊部一起出徵才行啊?不過,這舊部用起來比較順手這個理由倒也能說得過去……爲了打敗劉的叛軍,朕不妨就準了蕭瑾言…… 可是,其他人倒是還好說,這蕭瑾夕可是蕭瑾言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啊,一旦蕭瑾言這隻風箏放了出去,朕的手裏頭總得抓着點風箏線吧……不然的話,蕭瑾言擁兵自重,任意胡來可如何是好?不行,其他人都可以跟隨蕭瑾言出征,唯獨蕭瑾夕必須得留在建康當人質! 於是,劉鬆頓了頓,頗有些爲難地對蕭瑾言說道:“莫笛和謝盾等人本來就是你虎賁營的舊部,愛卿帶他們出征是理所應當的。至於這蕭瑾夕嘛,齊國公只有你們兄弟二人這兩個兒子,朕實在是不忍心都派到前線去打仗啊。” “你說,這萬一要是有個閃失,朕可如何向齊國公交待啊。依朕之見,蕭瑾夕就不要去了,讓他留在建康,朕另有重用。” 蕭瑾言聽罷,不禁眉頭一皺,一臉無奈的表情,心想,握草,劉鬆這疑心病啊……他居然又要把瑾夕扣在建康做人質,就像上次瑾言帶兵出征青州那時候一樣。而且,劉鬆這一次就連臺詞都不帶變的,就說怕瑾夕有什麼閃失,也真是他女良的服了…… 哎……瑾夕作爲瑾言的弟弟,也真是夠悲催的,每一次瑾言帶兵出征,他都不能得到表現的機會,才華生生都給埋沒了……不過,這一次,瑾言無論如何也要帶瑾夕離開建康,因爲,和劉鬆最終決戰的時刻已經到了…… 於是,蕭瑾言只好點了點頭,無奈地對劉鬆說道:“是,陛下。” 雖然劉鬆依然對蕭瑾言的忠心持懷疑態度,但他的手裏實在拿不出一個像樣的,能帶兵打仗的將領。如果不能成功打敗劉、劉戎、劉、劉義恭等人,劉鬆一樣會丟掉他的大宋江山,甚至會丟掉性命…… 所以,在戰英的極力舉薦下,劉鬆半信半疑,還是決定將兵馬大權交給蕭瑾言,命他領兵平叛。可以說,劉鬆能夠選擇的餘地很小,這已經是他賭博式的希望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