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性格 作者:未知 “先不管那些了。你先自己練習這套拳法。我不是李家人,雖然看過這套拳法,卻並不能理解其中的玄妙之處。所以,得你自己配合着精神力,慢慢去琢磨。” 頓了一下,又道:“至於易家的功夫,暫時先不急。等你把李家拳練熟之後,咱們再開始練易家拳。” 易秋雨自然是聽從父親安排。於是,她開啓了真正的地獄式訓練生活。 易老爹給她安排的作息時間表:早上五點起來挑滿一缸水,然後跑步上山,在山頂上練拳一百遍。然後下山回家做早飯。順便可以逗逗兒子。 院子邊上的那片菜地,被老爹用手拍進了一排一排木樁子,然後就變成了一個梅花樁的陣形。早飯後她就得在院子裏站樁,如果沒有村民來看病的話。這樁就要站到中午做飯。 午飯後,有半個小時的親子活動時間。之後又是站樁。用老爹的話說,千萬別小看站樁,萬丈高樓平地起,這地基纔是最重要的一環。而站樁就是所有武學的基石。 其實易秋雨並沒有覺得有多苦,在原主的記易中,人家是從小就開啓了這樣的模式。她現在只是還有一些不協調而已。其實她的身體本身是很熟悉這種運動的。 這也是老爹所說的,讓她重新撿起來的意思。 不得不承認,在武學方面,她確實不如原主有天賦。若不是有原主的底子在那兒撐着,她估計光是站樁一項她就會死得很慘。 估計老爹也是看出這一點,纔會讓她琢磨李家的拳法吧! 易家老爹回到村裏,村民們沒什麼反應。不過,當他們看到易秋雨在院子裏練梅花樁時,就有許多人動心了。 特別是跟着易秋雨採藥製藥的那羣小傢伙,直接就站在一邊不走了。 估計易老爹是受不了他們那炙熱的眼神,在他們圍觀了三天後。就給了他們一個機會,只要他們做到了,就將他們收入後補隊中。教他們在院子的平地上扎馬步。 “你們過來這邊學習扎馬步。如果能夠堅持住一個小時,以後就可以繼續跟着你們的易醫生一起練武術。如果辦不到,那從明天開始,就不準再來圍觀了。你們在這兒圍着,會讓她分心。” 聽到易老爹劃下道來,原意給他們一個機會。小傢伙們興高采烈的應下了。然後,按照易老爹教授的呼吸換氣方法,擺開姿勢,在院子裏蹲了一排。 可是,這扎馬步也不是看着那麼容易的事。不到五分鐘,就有小朋友雙腿發軟,撐不住,坐到地上去了。 易老爹也沒有訓他,只是笑着衝他擺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小傢伙哭喪着一張小臉,依依不捨的走了。 有了第一個放棄的人,接着就有第二個,第三個……真正能夠堅持到一個小時沒動的,就只有小三子一個。其他人全部淘汰出局。 小三子到最後也是雙腿打顫,冷汗都出來了。可是,這小傢伙很有韌性。他愣是咬着牙關堅持住了。當易老爹宣佈時間到時,他直接坐地上起不來了。 “大娃子,將小三子扶回去。記住,不準揹他。你扶着他慢慢走回去。然後告訴你嬸子,讓她燒點熱水給他泡澡。” 易老爹很有耐心的交待,“明天早上起來,小腿肯定會很痛,不過這很正常。如果你明天還想繼續練的話,那就早上起來自己在家扎一個小時馬步。吃了早飯後,再過來跟着你們醫生一起練。” “那要扎多久才能練真正的功夫啊?”小三子急切的問道。 “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易老爹指着正在梅花樁上跳來跳去的易醫生道:“看到沒,等你練到她那種程度,就可以學拳法了。” 呃!小三子眼睛裏的光彩一下子就息滅了。要練到醫生那種程度,這得需要多少時間啊?這完全看不到希望啊! “算了,咱們還是別練了吧!”大娃子在一邊給小夥伴潑冷水。“再說,我們都沒能過關,只有你一個人過關了,那以後咱們豈不是要分開玩了?” 小三子聽了大娃子的話,果然就遲疑起來。一方面他挺想學功夫的,可是他又不想同大娃子他們分開。這真是一道難解的題啊! “要不,我回去問問我媽?”小三子最後決定將難題交給他媽去解。媽媽讓學,那就學。媽媽不讓,那就不學了。 聽了他的話,原本挺看好他的易老爹微微搖了搖頭。習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沒有主見和毅力的孩子是很難堅持下來的。 最終小三子還是沒能堅持下來。最主要是,他家父母並不支持。覺得跟着學武,還不如多學點醫術有用。 其實易秋雨沒有跟他們說。在這個沒有高考,不能憑着讀書跳出農門的時代。如果孩子們學武有成,過兩年送進部隊當兵還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只是,人家父母都不說話,她一個外人也不好多說。她覺得多半是上次小三子被野豬傷了的事情,讓張大姐後怕了。不敢再讓兒子做任何危險的事情。 其實這就是父母的性格問題了。如果是性格剛強的父母,在兒子出了這樣的事後,肯定是想方設法讓兒子變得更加強大,以後再碰到類似的危險,就能自救。 比如易老爹,他就是屬於性格剛強的父母。他並沒有因爲曾經有過一次失敗的教育,就對現在的女兒放任不管。他仍然堅持着讓女兒變強的教育理念。 而性格保守軟弱的父母,在兒子出事之後,就會選擇讓兒子從此繞開危險。遠離危險。以保安全無憂。 可是,事世難料,所謂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危險這種東西,有時候是沒辦法躲避的。只有直面危險,解決掉它,這樣的人生纔有意義。 這也是易老爹堅持讓女兒重新操練起來的原因。 至於小三子的父母,他們其實也是疼愛孩子。只是,方法不同而已。當然,這其中孩子本身的個性也很重要。小三子如果自己能堅持,他父母估計也不會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