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教導 作者:未知 易秋雨道了聲謝,接過東西,當着他的面打開包布。裏面是一本線裝書冊。上書“候氏族譜”。易秋雨對候氏不感興趣,直接翻到記錄最尾頁,這一頁正是記載着外祖一家的情況。她眼睛一掃,就記下了外祖的生辰八字。其他人的信息,她掃都沒掃一眼。 看完後,她就將東西重新包好,還給少年,“行了,東西你拿回去收好了。” 少年卻沒有接,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媽說,東西放我們那兒不安全。如果不麻煩的話,想請表哥暫時幫我們保管着。” “行,沒什麼麻煩的。那就先放我這兒吧!讓你媽放心,保證給收好了。” 少年鬆了口氣,起身道:“謝謝表嫂。那我就不打擾表嫂了。” 易秋雨將少年按回去,“先別急着走。我還有事跟你說呢!你先坐一會兒,我馬上就來。”說完就拿着東西進了堂屋。 她先給少年裝了一大碗綠豆沙和一盤子點心送過去。“你先喝點糖水,喫些點心。我寫點東西,一會兒給你媽帶回去。” 少年這次沒客氣,眼睛早就落在那碗綠豆沙上扯不出來了。他是送表嫂離開後,就去了老宅那邊取東西。然後又從老宅走到表嫂家。跑了幾個小時的路,他早就又渴又餓了。之前就想着要不要問表嫂要碗水喝,可是他沒好意思開口。 這會兒看着表嫂端來了他最喜歡的綠豆糖水,他哪裏還顧得上別的喲。道了聲謝,接過綠豆沙就喝。冰涼爽滑的綠豆沙一入喉,只覺渾身都舒暢了。 這是他喝過最好喫的綠豆糖水,沒有之一。他也是過個好日子的孩子,以前夏天的時候家裏也會煮綠豆湯,可是沒有誰會把綠豆皮去掉,還在裏面加冰糖。 這位表嫂可真會喫。 他一口氣喝了半碗糖水下去,目光落在了旁邊的蛋糕上。這東西他認識,以前大院裏一個蘇聯專家的老婆經常會做。東西出鍋的時候,香飄滿院。 許多孩子都被這香味勾去了,他也是其中之一。不過,他只是偷偷看了看能散發出香味的是啥東西,可不像其他人一樣,沒臉沒皮的問人家討東西喫。 自然也沒機會償試這東西的味道。沒想到,表嫂家裏還有這麼好的東西。他毫不猶豫的抓了一塊。 呃,這東西也太軟了,力氣使大了點,一下子就給捏壞了。他擡頭往門口看了一眼,表嫂還沒出來,暗自鬆了一口氣。 卻不知,他的一舉一動,都在他表嫂眼裏看着呢! 趕緊將捏壞的蛋糕塞進嘴裏毀屍滅跡。東西一進口,眼睛立刻就亮了。“真沒想到,這麼東西不光是聞起來香,喫起來也那麼美味。” 接着他就有些收不住了,當他想起自己還在別人家做客,需要矜持一些的時候,裝點心的盤子已經空了。 他不好意思的看了看還餘下幾口的綠豆湯,決定還是全部喝光吧!總不能把自己喝過的東西,再留給主人家吧!這樣也太不禮貌了。 這麼一樣,他就心安理得的把綠豆湯給喝了個精光。嗯,雖然沒有喫飽,可肚子裏也有六分貨了。至少不再餓了。 易秋雨看他那樣子,就知道這孩子是沒喫飽。猜到他爲了去取族譜,估計沒喫午飯,乾脆從空間給他端了一大盤水餃。 “你沒喫午飯吧!中午剩下一些餃子給你煮了。快喫吧!” 少年看着那盤餃子眼睛都紅了。心裏又酸又脹,他說不出自己是啥感覺。 “快喫吧!豬肉薺菜餡兒。薺菜還是我和小胖去公園的草地裏拔的野菜呢!” 聽表嫂提到小胖,少年纔想到,他都進來這麼久了,還沒見着那個長得跟年畫似的小娃娃。不禁開問詢問:“小胖呢?怎麼不見他?” “你來時,剛睡下。他第天中午都要午睡。” 這樣一打岔,少年心裏的情緒就平復了。他真誠的向表嫂道謝,然後懷着一顆對食物敬仰的心,吃了幾顆餃子。 “怎麼不吃了?” “我喫飽了。”他怎麼好意思把這麼美味的東西全喫光呢!還是留給小表侄晚上喫吧! 這孩子的表情實在是太豐富了。心裏的想法,全都表現在臉上。易秋雨覺得特好玩。忍不住逗他,“你就喫飽了?那我把剩下的給你打包,你一會兒帶走。” “啊?”他故意留給小侄子的,怎麼能帶走呢? 易秋雨瞪眼,“啊什麼?這是你喫剩下的東西,你自己不解決,難道要我們幫你解決?” “不是,我,我沒有動過這些餃了。”少年又急又羞,耳根子都紅了。 “噗呲!”易秋雨終於忍不住暴笑出聲。“哈哈……少年,逗你玩兒呢!趕緊喫吧!這些都是按照你的量,專門給你做的。你小侄子還有呢!不用省給他。” 少年並沒有因爲被逗趣而生氣,反而一本正經的望着她問:“表嫂是不是會讀心術?爲什麼我心裏想什麼你都知道?” 易秋雨斂住笑意,正色道:“不是我會讀心術,而是你的想法都寫在臉上了。我想裝着看不懂都困難啊!” 呃?少年一臉蒙圈的看向她。他可是一直在跟着爺爺學深藏不露,怎麼會把心思寫在臉上?他有那麼淺薄嗎? 見少年被打擊得有點重,易秋雨安撫他,“這與淺薄無關,主要是你的面部表情實在是太豐富了。你若想做到讓別人看不出你的情緒,那你首先要學會控制你的面部表情。” 易秋雨突然沉着一張臉,教他,“看到沒有,就這樣,永遠冷着一張臉。無論是開心,還是生氣,都是一個表情,這樣別人就看不出你的真實想法了。” “當然,等你以後經歷多了,就會發現,不光是表情可以控制。就連情緒都可以控制。比如你爺爺和你爸爸,他們在面對外人時是真笑,還是假笑,你能看出來嗎?” 少年認真回憶了一下,搖頭道:“他們在家裏時,我能看出他們是不是真生氣,卻看不出他們是不是開心。”至於長輩在外面的事,他哪能知道啊。